书名:中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研究
定价:48.00元
售价:35.0元,便宜13.0元,折扣72
作者:张东军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64424916
字数:
页码:2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中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研究》作者张东军,男,1975年生于安徽省霍邱县,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博士,副教授,现任职于闽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目前主要从事体育运动心理学、体育组织人力资源的研究与教学工作。2013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建设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背景下的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研究”,同年作为团队负责人人选闽南师范大学创新团队计划;2014年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我国运动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构建与道德水平提升研究”;参与编写的专著、教材有《户外运动发展史研究》《锻炼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副主编)《体育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等;先后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1 引言
1.1 研究的源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运动员价值观及其理论综述
2.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综述
2.3 文献综述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思路
4 中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4.1 问题的提出
4.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4.3 我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理论渊源分析
4.4 我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4.5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各条目释义
4.6 讨论
5 中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问卷编制与现状调查
5.1 问题的提出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4 讨论
5.5 研究小结
6 中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研究方法与程序
6.3 研究结果
6.4 分析与讨论
6.5 研究小结
7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效果研究
7.1 问题的提出
7.2 研究方法
7.3 研究结果
7.4 分析与讨论
7.5 研究小结
8 综合讨论
8.1 我国当代运动员的核心价值观
8.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心理机制
8.3 本研究对运动队管理与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启示
8.4 总结与展望
9 研究结论
9.1 中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9.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现状特点
9.3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9.4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效果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我国运动员核心价值观》访谈提纲
附录二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内容构成问卷(轮)
附录三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座谈安排
附录四运动员核心价值观与影响因素问卷(预测试)
附录五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系列调查(正式)
这本书的排版和校对工作做得相当出色,几乎找不到明显的印刷错误或错别字,这在学术书籍中是难能可贵的。细节之处见真章,一个清晰、准确的文本呈现,极大地保障了阅读的流畅性。版式设计上,页边距的处理恰到好处,既保证了足够的留白空间,使得眼睛在长时间阅读后不易疲劳,又没有浪费宝贵的篇幅。更值得称赞的是,图表和数据的引用规范性。如果其中涉及到大量统计数据或模型图示,清晰的标注和高质量的印刷质量,是理解复杂信息流的关键。我个人偏爱那种信息密度高但阅读体验舒适的书籍,而这本在平衡这两者方面做得非常平衡。它展现出出版方对学术规范的尊重,以及对读者体验的重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初看之下,确实很有吸引力,封面色彩的搭配和字体选择都透露出一种庄重又不失现代感的气息。纸张的手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觉这是一部经过深思熟虑的学术著作。尤其是拿到书的那一刻,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芬芳,立刻将我从日常的琐碎中抽离出来,准备进入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空间。我对这类聚焦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群体精神面貌的研究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通过剖析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精神内核,能更清晰地理解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与韧性。从目录的粗略浏览来看,作者似乎构建了一个相当宏大的框架,试图从多个维度去解构和重塑我们对“当代体育精神”的传统认知。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平衡宏观的理论分析与具体的案例支撑,毕竟,没有生动的实例,再精妙的理论也容易显得空洞无力。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对时代精神的田野考察,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性的洞见。
评分翻阅内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严谨的论证逻辑和扎实的文献回顾部分。那部分内容处理得非常到位,能看出作者在前期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比较,为后续章节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在引述一些关键概念时,作者总是能给出清晰的界定,避免了术语滥用带来的理解障碍。行文风格上,保持了一种学者特有的冷静克制,句子结构多采用复合句和倒装句式,使得整体阅读体验充满了智力上的挑战和满足感。这种风格非常适合需要深入钻研的读者,它不提供廉价的结论,而是引导读者跟随作者的思路,一步步推导出最终的观点。当然,对于初涉此领域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放慢速度,反复咀嚼某些关键段落才能完全领会其深意。但正是这种略带晦涩的深度,才彰显了研究本身的价值。
评分整体而言,这本书散发着一种沉稳、厚重的气息,它明显不是为快速消费而创作的作品,更像是一份需要时间沉淀和反复琢磨的案头读物。它的语言风格是内敛的,信息的呈现是层层递进的,要求读者投入相当的专注力。对于那些希望系统性了解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构建脉络的专业人士或深度爱好者来说,它无疑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库。它所构建的知识体系,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让人感觉到作者是将多年积累的心得与研究成果倾注其中。阅读完之后,我预感这会是一本会被多次翻阅,并在不同人生阶段带来新感悟的著作,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看待现象和分析问题的深度方法论。
评分从写作的视角和切入点来看,这本书似乎不满足于停留在宏观的哲学层面探讨,而是力求将抽象的“价值观”与具体的“竞技场”情境紧密结合。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处理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张力的。毕竟,在高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当代体育环境中,运动员所面临的现实压力与社会期望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是拥抱功利主义的胜利至上,还是坚守体育精神的纯粹性?这本书是否提供了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思考路径?我期待作者能用更具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那些被神化的“英雄时刻”,揭示其背后复杂的社会文化动因,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歌颂。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本书的价值将远远超出单纯的学术研究范畴,而具备更强的社会对话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