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牛春明太极拳及珍藏手抄老谱(“杨门三轩”之首牛春明(镜轩)珍藏手抄太极拳老谱,演练太极拳纪录片《万年常青》)
定价:49.0元
作者:牛春明, 孟宪民, 陈海鹰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15405919
字数:107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牛春明太极拳及珍藏手抄老谱》为《太极大家》系列之一。
杨式太极拳正宗传人,杨健侯、杨澄甫亲传弟子牛春明历经战乱、人生坷坎的手抄老谱,全面呈现。
1960年我国**部为太极拳家个人拍摄的纪录片《万年常青》残片,发布。
内容提要
牛春明是杨门“三轩之首”,杨健侯不但将杨家太极之拳剑刀枪及内功心法倾囊相授,而且在晚年秘授其点穴之术。牛春明有很高的太极拳造诣,曾为陈云、滕代远所赏识,拍摄了我国部太极拳纪录片《万年常青》,他为人低调,虽在浙江尤其杭州一带传拳数十年,桃李无数,但其他地域的人知之甚少。为使牛春明太极拳令更多人受益,本书不但收入了牛春明手抄太极拳老谱、他本人对部分拳谱的解释,而且将《万年常青》的残片公之于众,以期太极拳爱好者从这中国首部也是珍贵的太极拳影像中参悟太极三昧。
目录
作者介绍
牛春明,中国20世纪一代太极拳大师,念过私塾,学过医,后专研太极拳,对流传已久的拳理拳论多有体会、阐发。惜“”丢失大部,仅存余稿。
孟宪民,牛春明外孙,1938年生于杭州,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任春明太极拳馆馆长,杨式太极拳名家牛春明嫡系传人,中国武术段位七段,浙江省涉外武术特级教练。1946年起,师从牛春明系统习练传统太极拳、剑、刀、推手等。
陈海鹰,孟宪民之弟子,现为浙江省丽水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文摘
序言
坦白说,初次接触时,那些看似古奥的文字和结构着实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需要反复揣摩,甚至需要暂且放下现代的思维定式。这种“挑战性”恰恰是其魅力所在。它不像现代教材那样恨不得把所有步骤都用箭头和数字标得清清楚楚,而是留下了大量的“空白”,期待习练者在亲身实践中去填补和理解。这种“留白”的艺术,体现了东方文化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髓。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就像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去接触同一部经典,总能发现新的光芒。对于已经有一定太极基础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校准”工具,帮助我们回归到最初的、最朴素的练习状态,去除浮躁,回归本质。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来自于它所展现出的那种纯粹的武术精神和对“道”的追求,而非仅仅是技法层面的记录。它让人深刻体会到,太极拳绝非一套简单的健身操或者花架子,而是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活态艺术。翻开书页,我仿佛能闻到练功房里陈年的木香和汗水的味道,感受到那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燥却又充满希望的磨砺。那些手抄的批注和标记,虽然我们无法完全解读其背后的师承渊源,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历史见证,暗示着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心血。它要求阅读者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敬意,去解读这份跨越时代的馈赠,去体悟其中“一动无有不顺,一静无有不安”的境界,远超了一般武术书籍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哲学的教科书。
评分这本书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它所体现出的那种“传承的温度”。手抄本的每一个字迹、每一处涂改,都凝结了抄写者当时的心境和对拳法的理解,这是一种机器印刷品永远无法企及的温度。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太极拳,是经过无数代人反复揣摩、实践、修正,最终才得以流传下来的。这种传承链条的具象化,极大地激发了我对武术历史的兴趣和对先辈的感激之情。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它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提醒着每一个习练者,我们所学的功夫,是多么来之不易,值得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守护和发扬。阅读它,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廊中,与那些伟大的武术家们并肩而立,共同守护着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我之所以如此钟情于这本关于太极拳的宝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所流露出的那股“真传”的气息。市面上那些光怪陆离、注解繁杂的太极拳书籍实在太多了,往往让人抓不住重点,越学越迷糊。但这份手抄老谱不同,它没有过多花哨的现代解读,而是用一种极其凝练、直指核心的语言,将太极拳最本质的要领和心法娓娓道来。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每一个字句都像是直接从老前辈的口中亲自传授下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和内在的韵律感。特别是那些对架势细节和劲力转换的描述,精妙到近乎玄奥,但一旦静下心来,结合自己练习时的体会去对照,又会豁然开朗,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内功。这种直观而深刻的传授方式,对于真正想在武学上有所精进的人来说,是无价之宝。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简直是让人爱不释手,每一页都散发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透过指尖感受到先辈们的呼吸和心跳。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分量就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内页的排版设计也相当用心,虽然是手抄本的复刻,但文字的清晰度和图示的精妙程度都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是那些被岁月染黄的痕迹,非但没有影响阅读体验,反而增添了一种无法言喻的古朴韵味,让人在翻阅的过程中,总会情不自禁地放慢速度,细细品味每一个笔画、每一个细节。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保存下来的文物,那种对传统的敬畏感油然而生。装帧的细节处理,比如封面材质的选择和装订方式,都体现出制作者对这部“珍藏”的极大尊重,让人感觉自己收藏的不是一本普通的武术书籍,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