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包小偏方速查全书

茶包小偏方速查全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烈光 著
图书标签:
  • 茶疗
  • 养生
  • 保健
  • 家庭医学
  • 偏方
  • 速查
  • 健康
  • 饮茶
  • 生活常识
  • 茶包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55979
商品编码:2964714842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茶包小偏方速查全书

定价:39.80元

作者:马烈光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1221559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工作中,外出时,家庭聚会上……不妨泡上一杯自己亲手制作的小茶包,用一点家庭常见的食材,用几味安全有效的中药,给自己带来健康,给家人送上关怀。小小的一杯茶中,浓浓的茶香混合着淡淡的药香,原来,养生保健可以如此简单愉快。
马烈光主编的《茶包小偏方速查全书》提供专业经典的配方,扫光慢病和小病。

内容提要


神农遇茶而百毒解,茶,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养生的良药,我们再搭配以科学、有效、对症的中药方,轻松携带,随时冲泡,既没有熬制中药的劳心劳力,又没有烹调药膳的繁琐劳累。茶包小偏方,健康随身带!

目录


目 录

自己动手,轻松做茶包……12
中国茶的养生功效……14
简单、奇效的泡茶食材和中药材……18

茶包小偏方,治病防病加调养……23
高血压病……24
糖尿病……28
高脂血症……30
咳嗽……32
支气管炎……34
哮喘……36
便秘……38
头痛……40
消化不良……42
胃痛……44
肠炎、腹痛……46
痢疾……48
脂肪肝……50
尿路感染……52
失眠……54
自汗、盗汗……56
痔疮……58
皮肤瘙痒……60
颈椎病……62
肩周炎……66
骨折……70
慢性膝关节劳损……72
腰椎间盘突出……76
腰肌劳损……80
排尿异常……82
腹泻……84
感冒……86
胸胁痛……90
恶心呕吐……92
眩晕……94
水肿……96
尿血……98
便血……100
咯血、吐血……102
癌症……104
脱肛……110
疝气……111
耳鸣、耳聋……112
口臭、口腔异味……114
秃顶、少白头……116
荨麻疹……118
第二章
全家都需要的养生茶包……121
提高免疫力茶包……122
提神醒脑茶包……128
排除毒素茶包……130
茶包……134
美容养颜茶包……140
祛斑祛痘茶包……144
清火茶包……146
清肝火……146
清心火……148
清肺火……150
清胃火……152
四季养生茶包……154
春……154
夏……158
秋……162
冬……166
第三章
关键时刻帮你一把的应急茶包……171
轻度食物中毒致腹泻茶包……172
大醉解酒茶包……174
防剧烈运动体力透支茶包……176
排毒茶包……178
第四章
给家庭成员量身打造的保健茶包……181
老人长寿茶包……182
男性保健茶包……190
女性保健茶包……198
闭经……198
痛经……200
月经不调……202
白带异常……204
崩漏……206
催乳茶包……208
产后疾病……210
儿童健康茶包……212
小儿咳嗽……212
夏季热……214
小儿消化不良……216
小儿秋季腹泻……218
小儿流涎……220
小儿遗尿……222
小儿口疮……224
第五章
给上班族准备的“职业茶包”……227
给体力劳动者准备的补水、补能量茶包……228
给熬夜族准备的提神抗疲劳茶包……230
给粉尘环境工作者准备的清肺茶包……232
给长期面对电脑者准备的护眼明目茶包……236
附录:进补食材、中药与茶方……238
补气……238
补气的食物……238
补气的中药……239
补气的茶方……240
补血……242
补血的食物……242
补血的中药……243
补血的茶方……244
补阴……246
补阴的食物……246
补阴的中药……247
补阴的茶方……248

作者介绍


马烈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养生研究中心主任、《养生杂志》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兼任国际养生学会、国际药膳食疗学会、世界中联药膳食疗分会等多个学术团体主要负责人。从事中医养生保健医教研工作近40年;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出版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养生学》、《养生康复学》等国家规划教材4种,以及《中医养生大要》、《黄帝内经读本》等学术专著30余种。

文摘






序言



《草药与芳香疗法入门指南:自然疗愈的千年智慧》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传统草药知识、精油应用及其在现代健康维护中的实用手册。它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学习路径,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安全、有效地利用植物的力量来改善身心健康。 第一部分:草药学的基石——认识植物的药用价值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草药学的历史渊源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发展脉络。我们追溯了古埃及、古希腊、印度阿育吠陀以及中国传统医学中草药应用的经典记载,强调了尊重传统知识与现代科学验证相结合的重要性。 1.1 草药的采集、炮制与储存 识别与采集的艺术: 详细讲解了识别常见药用植物的特征,包括叶片、花朵、根茎的形态区分,并强调了最佳采集时间(如月相、季节)对药效的影响。书中配有高清彩图和结构图,帮助读者准确辨认。 炮制技术的传承: 阐述了干燥、发酵、浸泡、蒸馏等传统炮制方法如何改变草药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例如,生姜与干姜在药性上的微妙差异及其应用场景。 有效储存的秘诀: 讲解了不同药材(如油脂类、挥发油类、多糖类)的最佳储存条件,包括避光、防潮、密封的重要性,以确保药效持久。 1.2 核心药用成分解析 本章侧重于植物化学的基础知识,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药效背后的科学原理。 生物碱: 介绍其神经系统作用,如马钱子碱(仅作知识介绍,强调危险性)与咖啡因的对比。 黄酮类化合物: 重点阐述其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并列举了富含黄酮的常见草药,如洋甘菊和椴树花。 挥发油(精油前体): 讨论萜烯类和酯类的作用,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植物具有独特的香气和抗菌性。 黏液质与单宁: 解释它们在舒缓粘膜和收敛伤口方面的作用,例如车前子壳与橡树皮的应用。 1.3 常见单方草药的深度剖析 本节选取了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三十种基础草药进行详尽介绍,内容远超简单的功效罗列。 洋甘菊(Matricaria recutita): 不仅介绍其镇静助眠效果,更深入探讨了其对肠道炎症(如IBS)的缓解机制,以及不同提取物(如酊剂与茶饮)的差异。 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 详细对比了不同种类的紫锥菊(狭叶、紫色、惊奇)在免疫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明确指出其对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适用性限制。 圣约翰草(Hypericum perforatum): 重点分析了其对轻中度抑郁症的有效性,并特别标注了其与处方药(尤其是口服避孕药和抗凝剂)之间潜在的危险相互作用。 姜黄(Curcuma longa): 结合现代药代动力学研究,解释了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问题,并介绍了传统上与黑胡椒(胡椒碱)搭配使用的科学依据。 第二部分:芳香疗法——精油的科学与艺术 本部分聚焦于高度浓缩的植物提取物——精油,提供一套严谨的操作指南,确保使用者能够安全地享受其治疗益处。 2.1 精油的基础知识与提炼工艺 什么是真正的精油? 区分纯精油、调和油、浸泡油(如金丝桃油)和香精油的区别,强调辨识高质量精油的标准(如拉丁学名、产地、压榨方式)。 提炼方法的比较: 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水蒸馏)与冷压榨法(柑橘类)的工作原理及其对精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气味家族与情绪关联: 介绍经典的芳香疗法气味分类(如木质调、柑橘调、花香调、辛香调),并关联到它们对边缘系统的神经化学影响。 2.2 安全使用精油的红线 这是本书中最为关键的章节,旨在避免常见的使用错误。 稀释的黄金法则: 详细列出不同年龄段、皮肤敏感度及特定身体部位(如面部、粘膜)的推荐稀释浓度百分比(从0.5%到5%不等),并提供实用工具换算表。 光敏性警示: 明确指出所有柑橘类精油(佛手柑、柠檬、葡萄柚等)在皮肤涂抹后暴露于紫外线下的风险,并提供替代方案。 内服的禁忌与争议: 坚决反对非专业人士自行内服精油的行为,仅在严格的医疗或专业芳疗师指导下,讨论极少数例外情况的机制。 特殊人群考量: 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及患有特定疾病(如癫痫、高血压)人群应严格避免的精油清单及其替代品。 2.3 经典精油的个案应用 本章精选了十种核心精油,提供其化学概览及多层次的应用场景。 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探讨其对皮肤烧伤、失眠的传统应用,以及其乙酸芳樟酯成分对镇静作用的贡献。 茶树(Melaleuca alternifolia): 侧重于其广谱抗菌特性,并详细描述了针对脚癣、痤疮的局部处理配方。 乳香(Boswellia carterii): 介绍其在呼吸系统支持和皮肤细胞更新方面的独特功效,以及冥想中的传统用途。 薄荷(Mentha piperita): 重点强调其对消化不良和头痛的即时缓解效果,并警告其在婴幼儿面部使用的严重风险。 第三部分:身心合一的实践——草药与精油的复合疗法 本书的第三部分致力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日常可操作的健康方案,强调整合治疗的协同效应。 3.1 针对常见不适的草药茶饮配方 提供一系列针对特定症状的复方茶饮食谱,强调比例的平衡性。 “深度睡眠”配方: 缬草根、西番莲、啤酒花按特定克数混合,用于解决入睡困难。 “温和消化”配方: 薄荷、茴香籽、甘草根,用于缓解腹胀和痉挛。 “春季排毒”配方: 蒲公英根、荨麻叶,作为季节性调理饮品。 3.2 芳香按摩油的调制与技巧 指导读者如何根据需求调制个性化的按摩油。 肌肉酸痛舒缓油: 基础油(如甜杏仁油)中加入迷迭香和冬青(需注意水杨酸含量)。 情绪平衡按摩油: 基础油中加入依兰依兰和岩兰草,强调其对稳定心绪的作用。 皮肤修复油: 结合玫瑰果油与薰衣草、蜡菊精油,用于淡化疤痕或修复干燥皮肤。 3.3 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的桥梁 本章探讨了如何将草药和芳香疗法融入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实现预防性健康维护。内容包括制作芳香喷雾、药草浴、简易酊剂的制作流程,以及如何与现代医疗体系进行有效沟通,确保自然疗法作为辅助手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论:回归自然,审慎前行 本书总结强调:草药和精油是强大的工具,但并非万能药。真正的疗愈源于对自然的敬畏、对身体信号的倾听,以及对知识的持续学习。本书提供的知识基础,旨在帮助读者成为自己健康旅程中知情且负责任的管理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是个实用主义者,特别喜欢那种能立刻解决问题的工具书。《茶包小偏方速查全书》正好满足了我的这个需求。它就像一本“健康应急包”,收录了各种常见的小毛病,并且提供了简单易行、取材方便的解决方案。我最看重的是它的“速查”功能,当你感到不适时,可以迅速找到相关的条目,然后跟着步骤去做,非常高效。我之前就遇到过一次喉咙痒,总是不舒服,又不想立刻吃药,翻遍了家里可能有的东西,也想不起有什么土办法。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原来用淡盐水漱口,或者用陈皮煮水喝,都能有效缓解。而且,书中的描述都很生活化,比如“一杯温水”、“一小撮茶叶”,让你完全不会有压力,随时都能上手。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平实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实在的建议。我注意到,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偏方,它还提到了很多关于生活习惯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饮食来调理身体,如何通过简单的运动来改善某些亚健康状态,这些内容让整本书更加立体和全面。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给生病的人看的,也适合那些希望通过日常调理来预防疾病的人,非常有价值。

评分

我一直觉得,最好的健康知识,其实就藏在我们祖辈的生活经验里。只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东西都被遗忘了。《茶包小偏方速查全书》的出现,让我重新拾起了那些宝贵的东西。这本书的编排非常巧妙,你可以按照症状来查找,也可以按照自己手边的茶叶种类来查找,这种双向的索引方式,大大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我尤其喜欢书中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一些操作步骤,比如如何冲泡特定功效的水,或者如何制作简单的外用敷料,让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而且,我发现书里提到的一些偏方,真的是我小时候妈妈或者奶奶用过的,看到这些熟悉的“老方法”被重新介绍,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治病”,它还包含了许多关于“养生”的内容。比如,书中提到了不同季节适用的茶饮,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茶饮来改善睡眠质量、提升免疫力等等。这些内容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救急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简单的方式,将健康融入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我把它放在我的床头柜上,每天睡前都会随手翻几页,感觉自己对健康有了更多的掌控感。

评分

说实话,我家里有一个非常挑剔的“用户”——我妈。她对一切“不科学”的东西都持怀疑态度,但又特别信服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小偏方。这次我把《茶包小偏方速查全书》拿给她看,她居然赞不绝口!我猜想,这本书成功的原因在于它既保留了传统偏方的精髓,又用一种相对科学、易懂的方式进行了包装。书中很多偏方的选择都非常日常化,比如用茶叶加蜂蜜缓解咳嗽,或者用普洱茶泡脚改善血液循环,这些都是她熟悉的食材,所以更容易接受。而且,书中对每种偏方的解释都非常简洁,不会让人生畏,反而能引起她的好奇心。我注意到,这本书在介绍偏方时,还非常注重“个体化”的原则,比如会提到“根据个人体质酌情调整”,这让我妈觉得这本书很有智慧,不是那种一概而论的“死板”建议。还有,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茶叶历史和文化的小知识,这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不至于枯燥。总的来说,我妈认为这本书既有“古法”的智慧,又有“今人”的严谨,是她近年来看到过的最实用、最有价值的养生书籍之一。我本来还想藏着自己看,现在看来,这本书得成为我们家的“公共藏品”了。

评分

天呐,我最近简直是挖到宝了!一直以来,家里的老人总有一些奇奇怪怪但又屡试不爽的小偏方,我总是记不住,或者记住了也搞不清用量和用法。这次偶然在书店看到这本《茶包小偏方速查全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封面设计就很有亲和力,那种温暖的风格让人一看就觉得很实用,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医学典籍。翻开目录,简直了,从感冒咳嗽到消化不良,从皮肤小问题到提神醒脑,各种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健康小困扰,几乎都能找到对应的“茶包”解决方案。我尤其喜欢它标注的“速查”二字,这说明它不是那种需要你深入研究理论的书,而是直击痛点,让你快速找到解决方法。而且,我惊喜地发现,很多小偏方居然都和我们平时喝的茶叶有关,这让我觉得既熟悉又新奇。比如,我一直以为绿茶只能用来喝,没想到它还能用来缓解眼睛疲劳,而且书中详细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方法,简直太方便了!还有,我平时喜欢喝红茶,书里也提到了红茶在某些情况下的妙用,这让我觉得更加贴近生活。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每个条目都清晰明了,不会让人觉得眼花缭乱。我迫不及待地想把这本书放在厨房或者客厅的显眼位置,随时可以翻阅,感觉以后再遇到小病小痛,就不会再慌乱了,心里也踏实多了。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并不高,总觉得“茶包”这种说法有点过于江湖气,担心内容会不够科学严谨。但当我拿到书,翻了几页之后,我彻底改观了。作者在介绍每一个小偏方之前,都简要地解释了其背后的原理,虽然不是深入的医学论述,但足以让人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会有效。这一点做得非常棒,既避免了盲目迷信,又增加了说服力。而且,书中对于材料的选择和用量都非常具体,比如“取一片生姜,用茶杯大小的水煮沸三分钟”,这种精确的指导,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一直对传统医学有些好奇,但又觉得很多东西难以入门,这本书就像一座桥梁,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将一些被大家忽略的生活智慧重新呈现出来。我注意到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不同茶类特性的介绍,比如绿茶的清热解毒,红茶的暖胃驱寒,乌龙茶的消食化积等等,这让我在选择偏方时,也能对症下药,更加得心应手。还有,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注意事项”的部分,提醒读者在什么情况下不宜使用,或者需要咨询医生,这一点非常负责任。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速查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更智慧地利用身边资源,照顾好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指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