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身体使用手册

ME身体使用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富海,刘烨 著
图书标签:
  • 身体健康
  • ME/CFS
  • 慢性疲劳综合征
  • 自我管理
  • 健康指南
  • 身心健康
  • 疾病管理
  • 生活方式
  • 医学科普
  • 康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ISBN:9787106026332
商品编码:2965825738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ME身体使用手册

定价:26.00元

作者:刘富海,刘烨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2-01

ISBN:97871060263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需要专门的说明书,决不能随意摆弄、干扰,久之,总会生出些问题来。
人们需要一本正确的身体使用手册,许多疾病,是我们过度、错误使用身体的缘故。本书从根本上研究人体的各项机能,加以科学正确的引导,使我们的身体就操作电脑一样简单愉悦。

内容提要


作者在本书中使用了一种易于接受和理解的阐释语言,科学而系统地向大众介绍了人体的机能以及一些常见病出现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自己独到的观点,从身体原理、疾病信号、疾病预防、健康习惯、身体保养、健康误区等方面一一阐述。后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系统方法,为读者奉上的身体使用说明书。
《ME身体使用手册》一书为读者作了详细的解答。书中指出:“是药三分毒”,即例是天然的药物,有时也会给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许多疾病,是我们错用了身体的缘故;身体自身有各种功能,依靠这些功能,身体完全可以保持健康……
事实上,我们需要的不是灵丹妙药,而是一本身体使用手册,只要依照手册的操作说明去做,身体更能远离疾病,永远保持健康。希望这本《ME身体使用手册》能使每一位读者获益。
我们的身体经常被忽略,劳累过度、暴饮虹食、纵欲过度……睡眠越来越差、脸色越来越白、体形越来越肿、体力越来越差……身体结构、机能开始发生变化甚至恶化!所有原因都在于我们错误地使用了我们的身体!!!

目录


作者介绍


刘富海,男,研究员,教授,1963年生。国家“948”重点项目产业化推广项目主持人,中国老年学会中老年健康课堂教授,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协会会员,中国蜂协蜂产品医疗保健专委会常务委员,现任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参加了农业部“*”、“八五”重点公

文摘


序言



《 ME身体使用手册 》 目录 第一章:初识你的“ME”——认识身体的基本构成 1.1 什么是“ME”?——超越名词的定义,理解身体的生命力 1.1.1 身体的动态平衡:不仅仅是骨骼和肌肉的集合 1.1.2 身体的感知系统:微小信号背后的巨大信息量 1.1.3 身体的能量流动:看不见的驱动力与循环 1.2 身体的“硬件”——解构骨骼、肌肉、器官的奥秘 1.2.1 骨骼:支撑生命的架构,韧性与力量的来源 1.2.1.1 骨骼的构成:矿物质与胶原蛋白的完美融合 1.2.1.2 骨骼的种类与功能:从坚固的承重到精密的连接 1.2.1.3 骨骼的更新与修复:生命周期中的不断自我调整 1.2.2 肌肉:运动的发动机,情感的承载者 1.2.2.1 肌肉的分类: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的区别与联系 1.2.2.2 肌肉的收缩原理:能量转化与力量的产生 1.2.2.3 肌肉的延展性与弹性:柔韧性与爆发力的重要性 1.2.3 器官:生命活动的精密仪器 1.2.3.1 主要器官系统概览: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免疫等 1.2.3.2 器官间的协作:协同工作,维持整体健康 1.2.3.3 器官的特异功能:各自承担的生命责任 1.3 身体的“软件”——感知、意识与潜能的探索 1.3.1 感官的奇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边界 1.3.1.1 感官信息的传递:从外部世界到大脑的信号转换 1.3.1.2 感官的适应性:环境变化下的敏锐与迟钝 1.3.1.3 超越五感的感知:本体感觉、前庭感觉的隐秘力量 1.3.2 意识的流动:思维、情感与身体的交织 1.3.2.1 意识的形成:大脑活动与外界刺激的互动 1.3.2.2 情绪的生理基础:荷尔蒙、神经递质的影响 1.3.2.3 潜意识的触角:身体记忆与直觉的来源 1.3.3 身体的潜能:未被完全开发的生命力 1.3.3.1 身体的适应能力:极限环境下的生存挑战 1.3.3.2 身体的自愈能力:强大的修复机制 1.3.3.3 身体与精神的连接:专注、冥想等状态下的表现 第二章:身体的“操作指南”——理解身体的日常运作 2.1 能量的供给与消耗——身体的燃料管理 2.1.1 食物的转化:从物质到生命能量的过程 2.1.1.1 消化系统:高效分解与吸收的精密工程 2.1.1.2 营养素的角色: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的价值 2.1.1.3 微生物的参与:肠道菌群的隐形助手 2.1.2 呼吸与循环:氧气的输送与能量的释放 2.1.2.1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的生命之门 2.1.2.2 循环系统:血液作为生命的河流 2.1.2.3 细胞的能量代谢:线粒体的“能量工厂” 2.1.3 能量的平衡:摄入与消耗的艺术 2.1.3.1 代谢率的个体差异: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2.1.3.2 运动与能量消耗:积极的能量管理方式 2.1.3.3 睡眠与能量恢复:身体自我修复的关键时段 2.2 身体的信号系统——倾听身体发出的声音 2.2.1 疼痛的语言:警示与信号的解读 2.2.1.1 疼痛的产生机制:神经信号的传递过程 2.2.1.2 疼痛的分类:急性与慢性疼痛的区分 2.2.1.3 疼痛的应对:理解并寻求解决方案 2.2.2 疲劳的信号:身体的休息提示 2.2.2.1 疲劳的类型:生理性与病理性疲劳 2.2.2.2 疲劳的来源:睡眠不足、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 2.2.2.3 应对疲劳:恢复精力与避免亚健康 2.2.3 其他身体信号:饥饿、口渴、体温变化等 2.2.3.1 生理需求的表达:身体维持正常运作的基本要求 2.2.3.2 信号的解读与响应:及时满足身体需求 2.2.3.3 信号的异常:可能预示的健康问题 2.3 睡眠的奥秘——身体的充电与修复 2.3.1 睡眠的生理周期:浅睡、深睡、REM睡眠的交替 2.3.1.1 各睡眠阶段的功能:记忆巩固、身体修复、情绪调节 2.3.1.2 睡眠时长与质量:个体差异与最佳状态 2.3.2 影响睡眠的因素:环境、习惯、心理压力 2.3.2.1 睡眠环境的优化:光线、温度、噪音的控制 2.3.2.2 良好的睡眠习惯:规律作息、睡前放松 2.3.2.3 心理因素对睡眠的影响:焦虑、压力如何干扰入睡 2.3.3 睡眠质量的提升:实践建议 2.3.3.1 创造理想的睡眠环境 2.3.3.2 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 2.3.3.3 睡前放松技巧:冥想、深呼吸、温水澡 2.3.3.4 避免影响睡眠的物质:咖啡因、酒精 第三章:身体的“维护手册”——呵护身体,提升活力 3.1 均衡饮食:滋养身体的智慧 3.1.1 食物的分类与选择:全谷物、蔬菜、水果、蛋白质、健康脂肪 3.1.1.1 宏量营养素的平衡:满足身体能量与结构需求 3.1.1.2 微量营养素的重要性: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润滑剂” 3.1.1.3 食物中的抗氧化剂与植物化学物:保护身体免受损伤 3.1.2 饮食习惯的调整:细嚼慢咽,关注饱腹感 3.1.2.1 进食方式对消化吸收的影响 3.1.2.2 倾听身体的饥饿与饱腹信号 3.1.2.3 避免过度进食与不规律进食 3.1.3 特殊情况下的饮食建议:不同年龄、活动量、健康状况 3.1.3.1 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3.1.3.2 运动员与高体力活动者的能量补充 3.1.3.3 慢性疾病患者的饮食管理 3.2 规律运动:激活身体的生命力 3.2.1 运动的益处:身心健康的全面提升 3.2.1.1 心血管健康: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3.2.1.2 肌肉与骨骼:增强力量,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3.2.1.3 情绪管理:释放压力,改善心情,缓解焦虑与抑郁 3.2.1.4 认知功能:提升记忆力、注意力,延缓大脑衰退 3.2.2 运动的种类与选择:有氧、无氧、柔韧性训练 3.2.2.1 有氧运动:跑步、游泳、骑行等,提升心肺功能 3.2.2.2 无氧运动:力量训练、举重等,增强肌肉力量与耐力 3.2.2.3 柔韧性与平衡性训练:瑜伽、太极等,提高身体协调性与灵活性 3.2.3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频率、强度、时长 3.2.3.1 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3.2.3.2 倾听身体的声音:避免运动损伤 3.2.3.3 找到喜欢的运动方式:坚持运动的关键 3.3 心理健康:身心一体的和谐 3.3.1 情绪的管理与表达:理解并接纳自己的情绪 3.3.1.1 识别不同的情绪:喜怒哀乐,以及更细微的情感 3.3.1.2 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避免压抑或爆发 3.3.1.3 情绪与身体的联系:情绪如何影响生理状态 3.3.2 压力应对策略:积极管理生活中的挑战 3.3.2.1 识别压力的来源:工作、人际关系、生活事件等 3.3.2.2 有效的减压方法:运动、冥想、放松技巧、社交支持 3.3.2.3 培养积极心态:感恩、乐观、解决问题的能力 3.3.3 专注与放松:提升生活质量的艺术 3.3.3.1 正念练习:活在当下,提升专注力 3.3.3.2 放松技巧: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引导想象 3.3.3.3 培养兴趣爱好:为生活注入乐趣与意义 3.4 环境适应与保护:身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 3.4.1 空气质量与呼吸健康:保护你的呼吸系统 3.4.1.1 室内外空气污染的来源与影响 3.4.1.2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通风、净化器 3.4.1.3 保护呼吸道的习惯:避免吸烟、减少刺激物接触 3.4.2 水的质量与身体:充足、洁净的水是生命之源 3.4.2.1 饮水的重要性:维持身体正常运转 3.4.2.2 识别水源的安全性:过滤、煮沸等 3.4.2.3 充足饮水的方法:定时定量,根据活动量调整 3.4.3 日照与身体:阳光的益处与风险 3.4.3.1 维生素D的合成:阳光是天然的“维生素D制造机” 3.4.3.2 适度日照的好处:改善情绪,调节生物钟 3.4.3.3 防晒的必要性: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3.4.4 声音与听力健康:保护你探索世界的“耳朵” 3.4.4.1 噪音对听力的影响:长期暴露于高分贝环境 3.4.4.2 保护听力的方法: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使用耳塞 3.4.4.3 听力健康检查:定期关注听力状况 第四章:身体的“升级与优化”——探索更深层次的潜能 4.1 身体的信号解读与干预——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管理 4.1.1 倾听身体的微妙变化: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4.1.1.1 记录身体的异常信号:周期性不适、持续的疲劳等 4.1.1.2 建立身体健康日志:更全面地了解身体状态 4.1.2 身体信号的科学分析:咨询专业人士 4.1.2.1 理解医学检查报告:了解身体的各项指标 4.1.2.2 与医生沟通:准确描述症状,获得专业建议 4.1.3 主动干预与调整:将信号转化为行动 4.1.3.1 针对性地调整饮食与运动 4.1.3.2 学习与实践放松技巧,缓解身心压力 4.1.3.3 寻求专业治疗与康复指导 4.2 身体的感知觉醒与扩展——感受更丰富的生活维度 4.2.1 提升身体的觉知力:更细致地感受身体的存在 4.2.1.1 身体扫描练习:专注于身体的每个部位,感受其状态 4.2.1.2 觉知性的饮食:品味食物,感受咀嚼与吞咽的过程 4.2.1.3 觉知性的运动:关注身体的每一个动作与感受 4.2.2 探索身体的触感与空间感:提升身体的敏感度 4.2.2.1 触觉的训练:感受不同材质、温度、压力的变化 4.2.2.2 本体感觉的训练:感知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与运动 4.2.2.3 身体的舒展与律动:通过舞蹈、伸展运动释放身体能量 4.2.3 身体与环境的深度互动:感受自然的力量 4.2.3.1 接触大自然:徒步、露营,感受土地、空气、阳光 4.2.3.2 感受不同环境对身体的影响:湿度、气温、光线 4.2.3.3 享受身体与水的亲密接触:游泳、泡澡,感受水的浮力与流动 4.3 身体的自我修复与能量提升——激发内在的生命潜能 4.3.1 提升身体的自愈能力:支持身体的修复进程 4.3.1.1 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为身体提供修复的时间与能量 4.3.1.2 均衡的营养:为细胞修复提供必要的原料 4.3.1.3 减少身体负担:避免过度劳累、不良生活习惯 4.3.2 能量管理的艺术:保持充沛的活力 4.3.2.1 识别和减少能量“损耗”:不良情绪、无效社交、过度思虑 4.3.2.2 增加能量“输入”:积极情绪、有意义的活动、良好的人际关系 4.3.2.3 能量的循环与平衡:动静结合,劳逸结合 4.3.3 身体与意识的整合:释放内在的强大力量 4.3.3.1 意念的力量: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身体的影响 4.3.3.2 专注力的训练:提升效率,减少分心,更有效地利用身体资源 4.3.3.3 冥想与内在探索:连接更深层的自我,发现内在的平静与力量 4.4 身体的长期维护与健康规划——迈向可持续的生命活力 4.4.1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让健康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 4.4.1.1 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短时间、高频率的活动 4.4.1.2 创造健康的饮食环境:方便获取健康食物 4.4.1.3 培养积极的社交圈:支持与鼓励 4.4.2 定期健康评估与筛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 4.4.2.1 了解自身的健康风险:家族史、生活习惯等 4.4.2.2 定期体检:监测关键健康指标 4.4.2.3 针对性筛查:根据年龄、性别、风险因素选择 4.4.3 学习与适应:不断更新身体的使用知识 4.4.3.1 关注身体科学的最新进展 4.4.3.2 乐于尝试新的健康方法与技巧 4.4.3.3 这是一个持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没有终点 结语: 你的身体,是生命中最宝贵、最精密的载体。它承载着你的喜怒哀乐,驱动着你的每一次行动,连接着你与这个世界的每一次互动。掌握你的“ME”身体使用手册,意味着开启一段与自我深度连接的旅程。这不是关于理论的堆砌,而是关于实践的智慧;不是关于强制的约束,而是关于和谐的引导。通过对身体构成、运作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对日常维护、优化提升的不断探索,你将能够解锁身体蕴藏的无限潜能,活出更加健康、活力、充实的人生。愿这本手册成为你与身体和谐共处、共同成长的忠实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被《ME身体使用手册》的书名吸引,是带着一丝好奇和几分“猎奇”的心理。我总觉得,关于身体的书籍要么是枯燥的医学科普,要么就是一些玄而又玄的养生秘籍,不知道这本书会落在哪个光谱。但读下去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它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艰涩的专业术语,即便是关于一些复杂的生理机制,作者也能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身体信号解读”的部分,我过去常常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忽略身体发出的疲惫信号,总是硬撑着,结果反而导致效率低下,甚至生病。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辨别不同程度的疲劳,以及如何根据身体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充电”。它并非教你如何“战胜”身体的不足,而是教你如何与身体“对话”,理解它的语言,从而达到一种更平衡、更可持续的生活状态。我感觉,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使用手册”,不如说是一本“沟通指南”,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回应身体发出的讯息。

评分

这本《ME身体使用手册》确实是打开了我对自身认知的一扇新大门,虽然书名听起来有些直白,但其内涵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想象。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身体就是个“工具箱”,用了几十年,也只是机械地操作,从未真正去了解里面的每一个零件是如何运作的,更别提如何优化和保养了。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身体的每一个细微感受,每一次不适,甚至每一次的“小毛病”,都可能是它在跟我诉说着某种需求,而我过去总是粗暴地忽略或者用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去“解决”。书里关于能量流动的讲解尤其让我着迷,它不仅仅是科学的阐述,更像是一种哲学,让我开始用一种更整体、更动态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健康。我开始尝试书里提到的一些简单的调整,比如更细致地感知食物进入身体后的变化,以及调整睡眠习惯,真的能感觉到身体的反馈在悄然改变。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立刻“脱胎换骨”的奇幻小说,而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引导你一步步去倾听,去理解,去尊重自己的身体。它让我明白,所谓的“使用”并非是驾驭,而是与身体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伙伴关系。

评分

坦白说,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翻开了《ME身体使用手册》,当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只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意思。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却像一股清流,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它没有那种“成功学”式的励志口吻,也没有“速成”式的秘诀,而是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身体运作的精妙之处。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能量储存与释放”的章节,它颠覆了我过去对“能量”的狭隘理解,让我明白了除了食物,情绪、思绪甚至周围的环境都会消耗或补充我们的能量。这让我开始更加审慎地对待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再随意挥霍。我尝试着去觉察哪些活动能够真正地滋养我,哪些则是在消耗我,并且开始有意识地去做出选择。这本书让我明白,身体不仅仅是肉体的存在,更是一个与我们精神、情感紧密相连的整体。它引导我从一个更宏观、更系统化的角度去理解健康,而不仅仅是关注表面的症状。

评分

《ME身体使用手册》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操作指南”,不如说是一次深刻的“身体对话”。我一直以为,对身体的了解就是了解那些教科书上的解剖学知识,或者是一些常见的疾病症状。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身体的语言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和细腻。它不是通过文字来沟通,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感觉、情绪甚至是潜意识的信号。书里提到的一些关于“身体记忆”和“情绪印记”的观点,让我茅塞顿开,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些过去的创伤或者负面情绪,会以身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我过去总是把它简单归结为“压力大”或者“没休息好”。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去解读这些深层次的身体信号,去理解它们背后的原因,并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可操作的方法来帮助我进行疗愈和调整。它不是那种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指令式书籍,而是让你学会“如何去感受”,然后由你自己去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评分

《ME身体使用手册》给我带来的最大改变,并非是那些立竿见影的“功效”,而是一种内在的视角转变。我过去一直把身体看作是一个需要被“管理”的对象,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去“改造”它,让它达到某种理想状态,比如更瘦、更有力、更不容易生病。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身体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能量,它有着天然的调节机制和修复能力,我们所需要做的,恰恰是移除那些阻碍它发挥作用的障碍,而不是一味地去“控制”它。书中关于“内在环境”的论述,比如肠道健康、情绪波动对身体的影响,都让我印象深刻。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比如不规律的饮食和长期的精神紧张,是如何在悄悄地损害着我身体的“内在秩序”。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过去对身体的忽视和误解,让我开始怀着一种更敬畏、更感激的心情去对待它。它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健康法则”,而是鼓励我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去探索和实践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