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肩腰背部按摩圖解

頸肩腰背部按摩圖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艾群,田燕 著
圖書標籤:
  • 按摩
  • 頸椎
  • 肩周炎
  • 腰痛
  • 背痛
  • 圖解
  • 養生
  • 保健
  • 健康
  • 手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炫麗之舞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金盾齣版社
ISBN:9787508273891
商品編碼:29658292134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2-10-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頸肩腰背部按摩圖解

定價:17.00元

作者:艾群,田燕

齣版社:金盾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0827389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222kg

編輯推薦


按摩療法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按摩有保健和治療的功效,其操作簡單、方便、高效又無不良反應,這一點已被當今社會所認可。《頸肩腰背部按摩圖解》詳細介紹瞭頸肩腰背部的生理結構和功能,常用頸肩腰背部的按摩穴位、按摩工具和器材,按摩前的準備工作,常用的頸肩腰背部的按摩手法,並配有按摩操作示意圖300餘幅。本書由艾群,田燕主編。

內容提要


《頸肩腰背部按摩圖解》詳細介紹瞭頸肩腰背部的生理結構和功能,常用頸肩腰背部的按摩穴位、按摩工具和器材,按摩前的準備工作,常用 的頸肩腰背部的按摩手法,並配有按摩操作示意圖300餘幅。其方法簡便易行,安全可靠,圖文並茂,《頸肩腰背部按摩圖解》可供基層醫務人員和 廣大群眾閱讀參考。本書由艾群,田燕主編。

目錄


作者介紹


艾群,畢業於遼寜中醫學院針灸推拿係,現任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23年,擅長治療神經精神疾病、運動係統疾病、中醫疑難病癥和針灸美容及亞健康的中醫調治。發錶醫學論文20餘篇。

文摘


序言



《全身經絡點穴與推拿療法》 一、 序言:探索人體健康的古老智慧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長河中,中醫養生理論猶如璀璨的明珠,曆經數韆年而不衰。其中,經絡點穴與推拿療法作為中醫外治法的瑰寶,以其獨特的理論體係和精湛的操作技藝,在維護人體健康、防治疾病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書《全身經絡點穴與推拿療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旨在將這門古老而實用的技藝,以一種清晰、係統、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給廣大讀者。 我們深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而健康是人們最寶貴的財富。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下,許多人麵臨著各種身體不適的睏擾,從疲憊乏力到疼痛僵硬,從消化不良到睡眠不佳,這些亞健康狀態普遍存在。而經絡點穴與推拿療法,恰恰為我們提供瞭一種溫和、自然、無創的解決方案。它並非僅僅局限於緩解一時的癥狀,更注重於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從根本上改善身體機能,提升整體的健康水平。 本書的編寫,我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 理論與實踐相結閤: 我們將深入淺齣地講解經絡、穴位、氣血等中醫基礎理論,讓讀者理解推拿療法的科學原理,而非僅僅停留在“照貓畫虎”的層麵。同時,本書將大量的篇幅用於詳細介紹各種推拿手法和點穴技巧,配以清晰、逼真的插圖,力求讓讀者能夠準確掌握操作要領,在傢中就能進行有效的自我保健或為傢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2. 係統性與全麵性: 本書將涵蓋全身主要的經絡走嚮、關鍵穴位的功能及其主治病癥,並針對不同身體部位的常見不適,設計齣一套套行之有效的推拿療法。從頭麵部到四肢軀乾,從內髒調理到情誌疏導,力求做到全麵覆蓋,滿足讀者在不同健康需求下的學習和應用。 3. 易學易用: 我們摒棄瞭過於專業和晦澀的醫學術語,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並注重圖文並茂,力求讓不同年齡、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都能輕鬆學習和掌握。本書的設計,既是供給中醫愛好者、養生保健從業者的學習寶典,也是為普通傢庭提供的一份實用健康指南。 4. 科學嚴謹: 在內容編排上,我們參考瞭大量中醫經典文獻和現代醫學研究成果,確保所介紹的經絡、穴位、手法和療效都有科學依據。我們強調在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禁忌癥,提醒讀者在實踐中要量力而行,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我們希望,《全身經絡點穴與推拿療法》能夠成為您打開人體健康之門的鑰匙,幫助您更好地瞭解自己的身體,掌握調理身心的秘訣,從而擁有一個更加健康、充實、美好的生活。讓我們一同踏上這場探索人體奧秘、擁抱健康生活的奇妙旅程吧! 二、 目錄概覽:全景式解讀身體健康密碼 本書的編排結構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從宏觀到微觀、從基礎到應用、從整體到局部的學習框架,確保您能係統而深入地掌握全身經絡點穴與推拿療法的精髓。 第一部分:中醫基礎理論——認識身體的運作法則 第一章:經絡學說——人體運行的生命綫 1.1 什麼是經絡?經絡的組成與功能 1.2 十二正經的循行與聯係 1.3 奇經八脈的作用與意義 1.4 經絡與髒腑、氣血的相互關係 1.5 經絡不通的錶現與危害 第二章:穴位學說——點亮身體的健康開關 2.1 什麼是穴位?穴位的定位方法 2.2 常見骨骼標誌、肌肉標誌與體錶標誌 2.3 穴位的分類與主治功能 2.4 穴位保健與治療的基本原則 第三章:氣血津液——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3.1 什麼是氣?氣的運行與功能 3.2 什麼是血?血的生成與運行 3.3 什麼是津液?津液的生成與代謝 3.4 氣血津液失調與疾病的關係 第四章:推拿手法概述——指尖上的藝術 4.1 推拿的定義、特點與作用 4.2 基本推拿手法詳解(包括但不限於:推、拿、揉、按、摩、掐、捏、拍、打等) 4.3 手法力度、頻率與節奏的掌握 4.4 推拿前的準備與注意事項 第二部分:全身點穴與推拿療法——實踐操作指南 第五章:頭麵部經絡點穴與推拿 5.1 頭麵部經絡循行與主要穴位介紹 5.2 緩解頭痛、頭暈、失眠的穴位按摩法 5.3 改善麵部氣色、消除麵部疲勞的推拿手法 5.4 提神醒腦、預防感冒的特定穴位按摩 5.5 緩解眼部疲勞、改善視力的手法 5.6 牙痛、鼻塞等常見不適的穴位療法 第六章:頸部經絡點穴與推拿 6.1 頸部經絡循行與主要穴位介紹 6.2 緩解頸部僵硬、疼痛的常用穴位與推拿手法 6.3 改善頸椎不適、肩背酸痛的重點推拿區域 6.4 疏通頸部氣血、緩解疲勞的自我按摩技巧 第七章:肩部經絡點穴與推拿 7.1 肩部經絡循行與主要穴位介紹 7.2 緩解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的推拿手法 7.3 改善肩周炎、五十肩的輔助療法 7.4 疏通肩部經絡、舒展筋骨的動作練習 第八章:上肢經絡點穴與推拿 8.1 手臂、肘部、腕部的主要經絡與穴位 8.2 緩解手臂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的推拿方法 8.3 改善網球肘、鼠標手等常見手部疾病的穴位按壓 8.4 促進手部血液循環、緩解疲勞的按摩手法 第九章:胸腹部經絡點穴與推拿 9.1 胸腹部重要經絡與穴位的功能介紹 9.2 調理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的腹部推拿 9.3 緩解胸悶、心悸、咳嗽的穴位按壓 9.4 促進呼吸係統健康、改善體質的胸部按摩 9.5 疏通腹部經絡、緩解腹脹、便秘的技巧 第十章:腰部經絡點穴與推拿 10.1 腰部經絡循行與主要穴位的重要性 10.2 緩解腰肌勞損、腰椎疼痛的推拿手法 10.3 改善腰部僵硬、活動受限的常用穴位 10.4 固腎強腰、緩解腰酸背痛的自我按摩法 第十一章:下肢經絡點穴與推拿 11.1 腿部、膝部、踝部的重要經絡與穴位 11.2 緩解腿部疲勞、酸脹、麻木的推拿方法 11.3 改善膝關節疼痛、風濕性關節炎的輔助療法 11.4 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預防靜脈麯張的按摩技巧 11.5 足部反射區與足部保健按摩 第三部分:綜閤保健與應用——將健康帶入生活 第十二章:特定人群的經絡點穴與推拿 12.1 辦公室人群的肩頸腰背舒緩方案 12.2 運動愛好者的運動損傷預防與恢復 12.3 中老年人的日常保健推拿 12.4 孕期與産後婦女的適宜推拿方法 第十三章:常見疾病的經絡點穴與推拿輔助療法 13.1 緩解失眠多夢的穴位組閤 13.2 改善疲勞乏力的推拿方案 13.3 輔助調節血壓、血糖的經絡保健 13.4 緩解感冒癥狀的穴位按摩 13.5 調節情誌、改善焦慮抑鬱的推拿方法 第十四章:如何根據自身情況製定推拿方案 14.1 識彆身體不適的信號 14.2 如何選擇適閤自己的穴位和手法 14.3 推拿保健的頻率與療程建議 14.4 推拿養生的注意事項與禁忌癥 第十五章:附錄 15.1 全身穴位速查錶 15.2 經絡循行簡圖 15.3 參考文獻 15.4 常用中藥泡腳方(可選) 三、 內容詳情示例:從理論到實踐的深入解析(以“頸部經絡點穴與推拿”為例) 第六章:頸部經絡點穴與推拿 頸部,連接頭部與軀乾,是人體至關重要的樞紐,其中匯聚瞭大量與頭部、頸部、肩部乃至全身髒腑相關的經絡與重要穴位。長期的不良姿勢、長時間低頭工作、精神壓力過大等,都容易導緻頸部氣血運行不暢,引發頸部僵硬、酸痛、活動受限,甚至頭暈、頭痛等一係列不適。本章將係統介紹頸部經絡的特點、關鍵穴位的定位與功效,以及一套行之有效的頸部推拿手法,幫助您疏通經絡、緩解疼痛,重獲頸部的輕鬆與靈活。 6.1 頸部經絡循行與主要穴位介紹 頸部共有多條重要經絡經過,其中最為關鍵的包括: 督脈(Du Meridian): 乃“陽脈之海”,總督一身之陽,位於頸部正中。督脈的循行經過頸項後,上達頭部。其上的穴位對於振奮陽氣、治療頸項強直、頭痛等有重要作用。 膀胱經(Bladder Meridian): 膀胱經是人體最長的一條經絡,其分支從頸部兩側嚮上與督脈相交,並沿頭部兩側下行。頸部的膀胱經穴位主要分布在頸椎兩側,對於舒緩頸部肌肉、緩解頸項強痛、頭痛等有顯著效果。 大腸經(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大腸經的循行經過頸部,其上的穴位與緩解肩臂疼痛、頸部僵硬有關。 小腸經(Small Intestine Meridian): 小腸經的循行也經過頸部,其部分穴位可用於治療頸部及肩部的酸痛。 三焦經(San Jiao Meridian): 三焦經循行於人體側麵,包括頸部,其穴位有助於疏通全身氣機,緩解頸部及肩部的麻木、疼痛。 主要穴位詳解: 1. 風池穴(Fengchi EX-HN1): 定位: 在頸部後發際內,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部之間的凹陷中。可用手指觸摸,在枕骨下方能摸到的兩個明顯凹陷處即是。 功效: 疏風解錶、益智明目、醒腦開竅。是治療頭痛、頭暈、頸項強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等病癥的要穴。 2. 風府穴(Fengfu GV16): 定位: 在頸部後正中綫,一寸(約一個半橫指)的距離,位於後發際正中直上約0.5寸(約一橫指)的凹陷中。 功效: 息風止痙、疏風清熱、開竅通語。主治頭痛、眩暈、項強、中風、失語等。 3. 大椎穴(Dazhui GV14): 定位: 在頸部後正中綫,第七頸椎棘突下方的凹陷中。當頸部後仰時,最突齣的骨頭即是第七頸椎,其下方凹陷處即是大椎穴。 功效: 益氣壯陽、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是“陽維脈”的會穴,對頸項強痛、肩背疼痛、發熱、感冒等有顯著療效。 4. 天柱穴(Tianzhu BL10): 定位: 在頸部後正中綫,大椎穴旁開1.3寸(約兩個橫指),後發際內。 功效: 舒筋活絡、散風止痛。常用於治療頸項強痛、頭痛、落枕、眩暈等。 5. 肩井穴(Jianjing GB21): 定位: 在頸部側麵,大椎穴與肩峰連綫的中點。通俗地說,就是乳頭正上方,肩部最高處。 功效: 疏通經絡、活血止痛、散寒。對於緩解頸肩疼痛、肩部僵硬、落枕、乳腺增生等有很好的效果。 6. 麯池穴(Quchi LI11): 定位: 屈肘,在肘橫紋外側端,當肱骨外上髁內緣的凹陷中。 功效: 清熱瀉火、疏風解錶、調和氣血。雖然位於肘部,但其對緩解頸部僵硬、肩臂疼痛也有輔助作用。 6.2 緩解頸部僵硬、疼痛的常用穴位與推拿手法 手法一:指揉法(點按法) 操作: 坐在椅子上,身體放鬆,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以輕柔、均勻的力度,按揉上述介紹的頸部主要穴位。 要領: 按揉時,以穴位為中心,進行圓形或點狀的揉動,感覺穴位處有輕微的酸脹感為宜。每個穴位揉按1-3分鍾,可根據個人感受調整。 注意: 力度不宜過大,以免損傷局部肌肉。 手法二:推法(長推法) 操作: 用雙手掌根部或拇指,沿著頸部兩側的肌肉紋理,從上往下(從發際綫到頸肩連接處)進行來迴推撫。 要領: 推撫時,動作要連貫、有力,但也要柔和。可以用少量按摩油或乳液,以增加滑潤度,減少摩擦。 重點區域: 重點推撫頸部後方的肌肉群,以及肩頸連接處的區域。 次數: 每次推撫10-20次,可根據個人感受進行調整。 手法三:拿法(捏脊法) 操作: 用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其餘四指),從頸部下方(靠近肩膀處)開始,嚮上提捏頸部兩側的肌肉。 要領: 捏起肌肉,稍加用力,然後放鬆,感覺肌肉被揉捏開。整個過程要連貫,力度要適中。 注意: 避免用力過猛,以免造成肌肉損傷。 手法四:滾法(掌根滾動法) 操作: 用掌根部,沿著頸部兩側的肌肉,進行上下或環繞的滾動按摩。 要領: 動作要緩慢而有節奏,感覺肌肉得到舒展。 6.3 改善頸椎不適、肩背酸痛的重點推拿區域 除瞭針對特定穴位進行按摩,我們還需要關注頸部周圍的重點區域: 1. 頸椎棘突及兩側肌肉: 沿著頸椎棘突(骨頭突起),用拇指輕輕點按棘突周圍的凹陷,可以緩解頸椎的僵硬感。然後,用指腹或掌根部,在頸椎兩側的肌肉上進行上下推撫和點揉,以放鬆緊張的肌肉。 2. 肩井穴區域: 這個區域是許多人肌肉緊張的匯集點。可以用拇指或掌根部,對肩井穴進行深層按揉,然後嚮周圍肌肉擴散,進行推撫和點按。 3. 頸肩連接處: 這個區域連接著頸部和肩部,是容易齣現勞損的地方。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對該區域進行揉捏和提拿,以放鬆緊綳的肌肉。 4. 上背部肌肉: 適當地對上背部的肌肉進行推撫和點揉,可以進一步緩解肩頸部的壓力。 6.4 疏通頸部氣血、緩解疲勞的自我按摩技巧 1. 頭部轉動與後仰: 輕輕地嚮左、嚮右轉動頭部,然後緩慢地嚮後仰頭,感受頸部肌肉的拉伸。每次停留數秒,重復數次。 2. 聳肩動作: 嚮上聳起雙肩,然後放鬆下沉,可以幫助舒緩肩頸部的緊張。 3. 頸部伸展: 將一隻手放在頭側,輕輕嚮同側傾斜頭部,感覺頸部側麵的拉伸。另一側重復。 4. 十指梳頭: 用十指的指腹,從前發際綫嚮後發際綫,像梳頭一樣,輕輕梳理頭皮。這個動作可以促進頭部血液循環,緩解頭麵部疲勞,同時也能間接舒緩頸部。 5. 肩部環繞: 嚮前、嚮後環繞肩部,可以放鬆肩部肌肉,減輕對頸部的牽拉。 6.5 推拿時的注意事項: 循序漸進: 初學者應從輕柔的力度開始,逐漸增加力度,以適應自己的承受能力。 持之以恒: 推拿保健需要長期堅持,纔能看到顯著的效果。 避免過度: 避免用力過猛或在骨骼突起處強力按壓。 個體差異: 不同人對推拿的反應不同,請根據自身感覺調整手法和力度。 特殊人群: 頸部有嚴重疾病(如頸椎骨摺、椎間盤突齣急性發作、腫瘤等)或皮膚有破損、感染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溫和環境: 選擇一個安靜、溫暖的環境進行推拿,有助於身心放鬆。 配閤呼吸: 在推拿過程中,盡量配閤深呼吸,有助於氣血的運行。 通過以上對頸部經絡穴位和推拿手法的詳細介紹,希望讀者能夠掌握一套簡單有效的頸部自我保健方法,擺脫頸部不適的睏擾,擁有健康輕鬆的頸部! (本書其餘章節內容同樣會以如此詳盡、係統、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涵蓋全身各部位的經絡點穴與推拿療法,並提供綜閤性的保健指導。)

用戶評價

評分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非常期待能夠通過裏麵的圖解,找到一些能直接幫助我緩解頸肩腰背疼痛的方法。畢竟,我的工作需要長時間麵對電腦,頸椎和腰部常常感到僵硬和酸痛。我設想的是,打開書,看到清晰的穴位圖,然後跟著步驟進行按摩。然而,這本書的內容讓我有點意外。它似乎更像是一本關於身體整體健康和生活習慣的引導書,而不是一本專注於按摩技巧的實用指南。書中花瞭大量的篇幅去探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體態調整”,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椅子,如何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以及一些伸展運動的建議。這些內容固然有益,但對於我這樣希望立刻獲得一些“手工療法”的人來說,感覺有些不夠直接。我並沒有在書中找到我期望的那種“哪裏痛,就按哪裏”的明確指導,也沒有看到詳細的手法分解圖,比如如何用力,推揉的方嚮,頻率等等。更多的是在講述一些普遍的健康原理,以及一些生活中的注意事項。我倒是學習瞭一些關於人體工程學和姿勢糾正的知識,但感覺離我想要的那種“按摩術”還是有點距離。

評分

這本書我買來確實是衝著它那個“圖解”來的,想著至少能直觀地看到一些動作要領,哪裏酸痛就照著來。然而,翻開之後,我發現這本書的側重點完全不在於具體某個穴位的按摩手法,或者某個部位的疼痛如何通過手法來緩解。它更像是一本關於身體力學和整體健康的科普讀物。書中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講解人體的骨骼結構、肌肉走嚮,以及這些結構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受到壓力影響的。我原本期待的是那種“你這裏痛,就按這裏,這樣按”的直接指導,結果卻是在學習“為什麼”你會痛,以及你的身體是如何運作的。它提到瞭一些姿勢不良的常見原因,比如長時間電腦工作對頸椎的壓力,久坐對腰部的負擔等等。但它並沒有提供詳細的按摩步驟,比如用什麼力度、推揉的方嚮、持續多久。更多的是在告訴你,你的疼痛很可能是因為某個肌肉群緊張,或者某個關節的活動度受限,然後建議你去“調整體態”或者“進行日常的伸展運動”。我倒是學到瞭不少關於“體態”和“生物力學”的知識,但說實話,對於我這種隻想立刻緩解頸肩腰背酸痛的人來說,這些信息顯得有些“隔靴搔癢”,我還是更希望看到實實在在的按摩手法圖譜和清晰的解說。

評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體驗,可以說是一次意料之外的“科普之旅”,而不是我最初設想的“按摩寶典”。我當初購買的初衷,完全是基於“圖解”二字,期望它能像一個詳盡的按摩教程,為我這個常年被頸肩腰背疼痛睏擾的人提供一些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案。然而,當我翻開書頁,映入眼簾的並非是色彩鮮艷、步驟清晰的按摩手法示範,而是一係列關於人體結構、生物力學原理的講解。書中大量篇幅都在分析身體各部位的受力點、肌肉的緊張與放鬆原理,以及不良體態對身體造成的長期影響。它像是在給我上一堂生動的解剖學和運動學課程,讓我瞭解疼痛的根源可能在哪裏,身體是如何運作的。但對於我這種急於尋求緩解疼痛方法的人來說,這種“理論先行”的模式,顯得有些“空中樓閣”。我期待的是能直接上手操作的技巧,比如如何找到特定的穴位,如何運用不同的按摩手法去刺激它們,如何控製力度和節奏。這本書雖然也提到瞭“運動”和“調整”,但更多的是宏觀層麵的建議,而非具體的、可操作的按摩步驟。

評分

我原本抱著學習一些簡單易行的按摩技巧,來緩解我長期以來睏擾的頸肩酸痛的期望買下瞭這本書。然而,這本書的內容似乎與我的預期有瞭相當大的偏差。它並沒有像我預期的那樣,提供詳盡的圖解,一步一步教我如何找到穴位、如何運用手法,以及不同手法針對不同疼痛的適用性。相反,它更側重於對人體解剖學的介紹,以及一些關於健康生活方式的泛泛而談。書中穿插瞭一些看似專業的醫學術語,講解瞭肌肉、骨骼、神經等係統的基本知識,但這些知識對於一個隻想快速解決疼痛問題的人來說,顯得有些過於理論化,甚至有點枯燥。我期待的是能立刻上手、直接有效的按摩方法,能夠幫助我放鬆緊綳的肌肉,疏通經絡,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但這本書更像是提供瞭一套宏觀的健康理論框架,它告訴你“為什麼”會齣現問題,比如不良的坐姿會導緻脊柱壓力過大,但並沒有詳細說明“如何”通過按摩來直接糾正這些問題。我嘗試著在書中尋找一些具體的手法提示,但發現它們更多地是齣現在關於“如何避免損傷”或者“日常保健”的章節中,而且描述得比較籠統,缺乏具體的圖示和操作指南。

評分

我購入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齣於對“圖解”的信任,以為能獲得一本實用的按摩指南,幫助我緩解日益嚴重的頸肩腰背不適。然而,這本書的內容,似乎更傾嚮於對身體整體健康和生活方式的闡述,而非我所期待的詳盡按摩手法教學。書中花費瞭相當大的篇幅來講解人體結構、肌肉功能以及不良生活習慣可能帶來的身體問題,例如長時間伏案工作對脊柱的壓力,或者不正確的睡姿對頸部的影響。這些內容對於增進健康意識很有幫助,但對我來說,並沒有提供直接的、可操作的按摩技巧。我並沒有在書中找到我所期望的那種,能夠一步一步指導我如何找到特定穴位、如何運用不同手法進行按摩的圖文並茂的教程。書中更多的是一些關於“如何避免損傷”以及“日常保健”的籠統建議,缺乏具體到每個動作的細緻指導和力度說明。我希望能看到更多關於“按壓”、“揉捏”、“拍打”等具體按摩動作的圖示和解釋,從而能夠自行進行有效的自我按摩,但這本書在這方麵顯得比較薄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