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四季養生這樣吃好
定價:29.8元
售價:20.3元,便宜9.5元,摺扣68
作者:甘智榮
齣版社: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5374265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軟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我國很早就提齣瞭“天人閤一”的養生觀念,主張養生保健必須順應四時,與自然生態形成和諧統一的狀態,這就是所謂的四季養生,它是中華民族傳統養生文化的精髓之一。四季養生皆有道。本書以《黃帝內經》中提齣的春季養“生”、夏季養“長”、鞦季養“收”、鼕季養“藏”為基礎,闡釋瞭四季養生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四季養生的原則及其核心,四季藥膳養生的重點及注意事項,精選300多道常見粥品、湯羹、藥茶,並配以精美圖片,讓讀者在自然界的四季變遷中更懂得如何順時養生,養齣健康的好身體。
更多精彩好書請點擊這裏:
href='#' target='_blank'>女人不變老這樣吃**
href='#' target='_blank'>男性養生這樣吃**
href='#' target='_blank'>老年人養生這樣吃**
href='#' target='_blank'>
全書圖文並茂,專題部分介紹瞭四季養生的基本原理和知識,篇至第四篇介紹瞭春、夏、鞦、鼕四個季節的養生食譜,每一個季節的養生食譜包括常見的湯類、粥類、藥茶類等,每一個食譜詳解其材料、做法、養生功效,為您提供科學、實用、全麵的養生指導。同時,我們為每道湯、羹、粥、飲品等都配上瞭相應的精美圖片。本書結閤中華傳統養生理論與現代醫學保健知識,引入先進的健康理念,並結閤中國人日常的飲食習慣,全麵又係統地介紹瞭適宜四季的健康養生食譜。
甘智榮,中國烹飪的大師、中國雕刻大師、禦廚獲得者、深圳娛樂頻道《食客準備》特邀嘉賓、中糧集團食品開發推廣者、勞動局考核就業培訓導師,從事烹飪工作20多年,齣版專業熱菜、冷菜、圍邊、雕刻等書籍和教學光碟三十多套,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女貞子鴨湯
材料
女貞子30剋,山藥20剋,枸杞子、熟地黃各15剋,牡丹皮、澤瀉各10剋,鴨肉500剋,鹽3剋
做法
1將鴨宰殺,去掉其身上的毛及內髒,清洗乾淨並斬成塊狀。
2將除鴨肉和鹽之外的材料洗淨,與鴨肉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煎至鴨肉熟爛。
3適量放入鹽調味即可。
養生功效
女貞子,性涼,味甘、澀、微苦,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陰養血之功。此湯具有養肝補虛、滋陰補腎、補血養胃的功效。適用於女性麵部之黃褐斑,同時兼用於腰膝酸軟、形體消瘦、眩暈耳鳴、午後潮熱等。
雪蛤枸杞子甜湯
材料
枸杞子10剋,雪蛤1隻,冰糖適量
做法
1將雪蛤洗淨,斬件;枸杞子洗淨泡發。
2鍋中注水燒開,放入雪蛤煮至熟,再加入枸杞子煮熟。
3加冰糖,攪拌待冰糖溶化即可。
養生功效
雪蛤可補腎益精、養陰潤肺、健腦益智、平肝養胃;枸杞子可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具有延緩衰老、抗脂肪肝、調節血脂和血糖、促進造血功能等作用。此湯具有滋陰養肝、潤膚明目、生津止渴的功效,是愛美女性的一道養生佳品。
絲瓜豬肝湯
材料
山藥50剋,絲瓜250剋,熟豬肝75剋,高湯適量,枸杞子10剋,鹽4剋
做法
1將絲瓜去皮,洗淨切片;熟豬肝切片備用;山藥洗淨,去皮切片。
2淨鍋上火,倒入高湯,下入熟豬肝片、絲瓜片、山藥片、枸杞子煲至熟。
3調入鹽調味即可。
養生功效
絲瓜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通經絡、行血脈、美容等功效,並可治療諸如痰喘咳嗽、乳汁不通、熱病煩渴、筋骨酸痛、便血等病癥。本品具有疏肝除煩、養肝補血、清熱解毒等功效。
紅棗核桃仁烏雞湯
材料
紅棗8顆,核桃仁20剋,烏雞250剋,鹽3剋,薑片5剋,蔥花適量,枸杞子10剋
做法
1將烏雞洗淨,斬塊汆水;紅棗、核桃仁洗淨備用。
2淨鍋上火倒入水,調入鹽、薑片、蔥花,下入烏雞、紅棗、核桃仁、枸杞子。
3煲至烏雞熟爛即可。
養生功效
本品具有滋補肝腎、益氣補血、滋陰清熱、調經活血、調經止帶、安神益智、潤腸通便等功效,特彆是對女性的氣虛、血虛、脾虛、腎虛等癥以及小兒生長發育遲緩、女性更年期綜閤徵等尤為有效。
黨參當歸雞湯
材料
黨參、當歸各15剋,紅棗8顆,雞腿1隻,
鹽3剋
做法
1雞腿洗淨剁塊,放入沸水中汆燙,撈起衝淨;黨參、當歸、紅棗洗淨備用。
2雞腿、黨參、當歸、紅棗一起入鍋,加適量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續煮30分鍾。
3起鍋前加鹽調味即可。
當歸燉豬心
材料
黨參20剋,當歸15剋,鮮豬心1個,蔥、薑鹽、料酒各適量
做法
1鮮豬心洗淨,一麵切幾刀,不切斷;黨參、當歸洗淨,再一起放入鮮豬心內,用竹簽固定好。
2將鮮豬心放入鍋中,撒上蔥、薑、料酒,隔水燉熟。
3去除藥渣,再加鹽調味即可。
黨參枸杞子豬肝湯
材料
黨參段、枸杞子各15剋,豬肝200剋,鹽、蔥花各適量
做法
1將豬肝洗淨切片,汆水後備用。
2將黨參段、枸杞子用溫水洗淨後備用。
3淨鍋上火倒入水,將豬肝、黨參段、枸杞子一同放進鍋裏煲至熟,加鹽和蔥花調味即可。
茯苓豆腐
材料
茯苓30剋,枸杞子10剋,豆腐500剋,香菇、鹽、料酒、澱粉、清湯、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
1豆腐擠壓齣水,切成小方塊,撒上少許鹽;香菇、茯苓均切片。將豆腐塊入高溫
食用油中煎至金黃,茯苓煎熟。
2清湯、鹽、料酒倒入鍋內燒開,加澱粉勾成白汁芡,下入炸好的豆腐塊、茯苓,與香菇片、枸杞子炒勻即成。
玉參燜鴨
材料
玉竹、沙參各50剋,老鴨1隻,生薑、鹽各適量
做法
1將老鴨洗淨斬件;生薑去皮切片。
2砂鍋內加水適量,放入老鴨、沙參、玉竹、生薑片,用大火燒沸。
3再改用小火煮1個小時至熟爛,加入鹽調味即可。
五加皮燒黃魚
材料
五加皮15剋,黃魚500剋,麵糊、黃酒、糖、醋、鹽、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
1黃魚處理乾淨,兩側切花刀。
2五加皮加水煎煮2次,取湯汁備用;黃魚掛麵糊,入油鍋中炸至酥脆,放碟中。
3五加皮湯汁放鍋中,加黃酒、糖、醋、鹽拌炒,至湯汁黏稠,澆在魚身上即可。
白芍紅豆鯽魚湯
材料
鯽魚1條(約350剋),紅豆50剋,白芍10剋,鹽適量
做法
1鯽魚處理乾淨;紅豆洗淨,入水中泡發。
2白芍用清水洗淨,放入鍋內,加水煎10分鍾,取汁備用。
3另起鍋,放入鯽魚、紅豆及白芍藥汁,加適量水清燉,燉至魚熟豆爛,加入鹽調味即可。
太子參燉豬瘦肉
材料
太子參、桑白皮各10剋,無花果60剋,豬瘦肉25剋,鹽適量
做法
1太子參、桑白皮略洗;無花果洗淨備用。
2豬瘦肉洗淨,切片。
3把太子參、桑白皮、無花果、豬瘦肉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開水,蓋好盅蓋,大火燉約1個小時,加入鹽調味即可。
鵪鶉蛋雞肝湯
材料
雞肝150剋,枸杞葉10剋,鵪鶉蛋150剋,鹽4剋,生薑5剋,香油少許
做法
1雞肝洗淨,切成片;枸杞葉洗淨。
2鵪鶉蛋入鍋中煮熟後,取齣,剝去蛋殼;生薑去皮,洗淨,切片。
3將鵪鶉蛋、雞肝、枸杞葉、生薑一起加水煮5分鍾,調入香油與鹽煮至入味即可。
順時養生,健康長壽
“鼕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夏天一碗綠豆湯,解毒去暑賽仙方”,長久以來,我國民間都流傳著這樣一些關於養生秘訣的諺語。《黃帝內經》指齣:“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鞦鼕養陰,以從其根。”《素問·金匱真言論》也提到:“五髒應四時,各有收受。”由此可見,順應四時的養生觀念早已為善養生者所推崇。我國很早就提齣瞭“天人閤一”的養生觀念,主張養生保健必須順應四時,與自然生態形成和諧統一的狀態。一年四季,氣候輪換,自然狀況改變之下,人們的生理狀況也會受影響。在不同的時節,我們需要攝取不同的養分來滿足身體的需求。因此,要在每一個季節中保持身心健康,就需要我們根據不同的季節特徵,采取不同的養生之道。所謂四季養生,就是指順應自然界春、夏、鞦、鼕的季節變化,通過調養護理的方法,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四季氣候變化突齣錶現在“春溫、夏熱、鞦涼、鼕寒”上,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在順應著這種自然的變化規律,並相應形成瞭“春生、夏長、鞦收、鼕藏”的規律。因此,人在春夏之時,要順其自然保養陽氣,鞦鼕之時,亦應保養陰氣,故有“春夏養陽,鞦鼕養陰”之說。那麼,四季的進補原理是什麼?每個季節應該分彆重點養護什麼?每個季節的宜、忌又是什麼?該如何飲食纔能健康長壽呢?本書將具體介紹給讀者。我們將以“養生”為先,在醫學專傢、營養專傢的建議下,根據四季氣候變化的不同,為讀者呈現適閤春、夏、鞦、鼕各個季節的有效、健康、營養的食譜。全書圖文並茂,專題部分介紹瞭四季養生的基本原理和知識,篇至第四篇介紹瞭春、夏、鞦、鼕四個季節的養生食譜,每一個季節的養生食譜包括常見的湯類、粥類、藥茶類等,每一個食譜詳解其材料、做法、養生功效,為您提供科學、實用、全麵的養生指導。同時,我們為每道湯、羹、粥、飲品等都配上瞭相應的精美圖片。本書結閤中華傳統養生理論與現代醫學保健知識,引入先進的健康理念,並結閤中國人日常的飲食習慣,全麵又係統地介紹瞭適宜四季的健康養生食譜,讀者可根據需要查詢。本書內容豐富、全麵,養生方法、實用,希望能給每一位熱愛養生的讀者帶來福音。
評價五 《四季養生這樣吃好》這本書,一拿到手,就有一種厚重而又充滿內涵的感覺。它的封麵設計,那種水墨暈染的風格,透著一股東方傳統養生的韻味,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好奇。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細讀,但僅憑這股“東方智慧”的氣息,我就知道這是一本值得深入挖掘的書。我猜測,這本書很可能不僅僅是關於“吃什麼”,而是會深入探討“為什麼這樣吃”。它會不會從陰陽五行、五榖雜糧、以及不同食材的藥食同源的特性齣發,來闡述四季養生的道理?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食養”的詳細指導,而不是簡單地列齣食譜。比如,如何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最適閤自己的食物?在不同的節氣,應該如何進行飲食調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一個更係統、更深入的養生認知,讓我不僅僅是“照著做”,而是能夠“理解並運用”。而且,這本書的篇幅應該不小,內容應該非常充實,能讓我從中獲得很多有價值的養生知識,並且能夠長久地參考。它的整體風格,我想應該會是那種嚴謹又不失溫情的,既有科學依據,又有人文關懷,讓我覺得養生是一件既有學問,又充滿樂趣的事情。
評分評價三 《四季養生這樣吃好》這本書,拿到手的感覺就非常紮實,不是那種輕飄飄的網紅書。它的紙張質量應該不錯,拿在手裏有分量,而且封麵設計也相當雅緻,沒有過多的修飾,卻透著一股沉靜的智慧。我雖然還沒開始閱讀,但僅憑書名和封麵的感覺,我就認定這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書。我猜測,這本書的內容一定會非常豐富,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一些食譜,更可能包含瞭很多關於食材選擇、烹飪技巧、以及不同體質人群的飲食注意事項。我會關注書中是否有關於“時令食材”的詳細介紹,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時令食材,發揮它們最大的養生功效。我也很想知道,它是否會提供一些關於“食補”和“食療”的建議,但不會過於誇張,而是基於科學和經驗的總結。我覺得,一本好的養生書,應該能夠幫助讀者建立一個正確的健康觀,而不是被各種“速效”的養生方法所誤導。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改變,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將健康的飲食習慣融入到我的生活中。這本書的尺寸和重量,也很適閤放在床頭,或者隨身攜帶,隨時翻閱,隨時學習。
評分評價一 最近購入的這本書《四季養生這樣吃好》真是太有意思瞭!雖然我還沒深入閱讀,但僅僅翻閱一下目錄和封麵的設計,就已經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封麵采用瞭非常治愈係的插畫風格,色彩柔和,讓人一看就心生寜靜,仿佛置身於四季的田園風光之中。書名“四季養生這樣吃好”也直擊人心,尤其對於像我這樣,雖然懂點養生道理,但總覺得執行起來有些迷茫的人來說,這絕對是一本實用的指導手冊。我特彆好奇書中是如何將“四季”與“養生”巧妙結閤的,是不是會根據春夏鞦鼕的不同特點,推薦相應的食材、烹飪方法,甚至還有一些食療的小方子?這本書會不會像一本美食日記,記錄著不同季節裏的餐桌故事?我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簡單易學、又非常接地氣的養生秘訣,比如,春天容易犯睏,書中會不會給齣提神醒腦的食譜?夏天酷熱,有沒有解暑降溫的美味佳肴?鞦天乾燥,又該如何潤肺養顔?鼕天進補,又有哪些營養豐富的暖身菜肴?光是想想就覺得充滿瞭誘惑力。而且,我覺得這本書的排版一定也很用心,字體大小、圖文比例,都會影響閱讀的舒適度。我希望它能做得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生活的氣息,讓我在輕鬆愉悅的閱讀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會如何更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
評分評價二 拿到《四季養生這樣吃好》這本書,一股淡淡的書捲氣撲麵而來,那種質樸而又充滿智慧的感覺,瞬間打動瞭我。我還沒有機會細細品味書中的每一個字,但從它整體的風格來看,我感覺這本書是那種能夠陪伴我度過漫長歲月的良師益友。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不是那種嘩眾取寵的“養生秘籍”,而是更加注重科學與實際相結閤的指導。我猜想,書中一定用瞭很多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復雜的養生原理,並且會用很多生動的例子,來說明“吃”與“健康”之間的緊密聯係。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解答一些我長久以來的睏惑,比如,為什麼同樣的食材,在不同的季節吃,效果會不一樣?它是否會從中醫的角度,分析不同季節人體的生理變化,然後給齣相應的飲食建議?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食譜,更重要的是能夠傳遞一種健康的生活理念,讓我明白,養生並非苦行僧式的禁欲,而是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滋養身心。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那種沉靜而又充滿生命力的畫麵,仿佛在訴說著食物的天然與純粹,也暗示著這本書會帶我走進一個更自然、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會如何引導我,在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養生之道。
評分評價四 初次拿到《四季養生這樣吃好》這本書,一種溫暖而又親切的感覺油然而生。它的封麵設計,那種樸實無華但又充滿生活氣息的風格,讓我覺得這本書就像一位老朋友,靜靜地坐著,等待著與我分享它的智慧。我尚未深入閱讀,但從它的整體氣質來看,我斷定這是一本真正能夠走進尋常百姓傢的養生讀物。我期望這本書能夠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解讀“四季養生”的奧秘。我想,它不會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會用生活化的語言,分享那些簡單易行、又切實有效的飲食養生方法。比如,它會不會教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快速準備一份健康的早餐?又或者,在工作疲憊時,如何通過一道簡單的湯品來補充能量?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強調“順應自然”的養生理念,教會我如何根據季節的變化,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某種特定的“養生聖品”。我覺得,這本書的設計,很可能也會考慮到讀者的實際需求,比如,字體大小適中,排版清晰,方便閱讀,甚至可能附帶一些精美的圖片,讓食物的魅力更加直觀地展現齣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那種能夠在我日常生活中,扮演一個默默支持我的健康顧問的角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