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战术中的致命打击
定价:28.00元
作者:傅宝胜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337723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了外重大赛事中的经典棋例200例,皆为攻杀致胜型,书的后面部分系统介绍了施展战术要达到的13种战术目的,以及对25种常用的战术名词加以解读,便于读者对战术的理解和恰当的运用。旨在为棋友们学习、欣赏、研究象棋大师们的棋艺提供一个指导性平台。对提高实战中战术运用的技巧有所帮助。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兵圣之谋》简直是棋盘上的史诗!我最近沉迷于这本书中对古代兵法与现代围棋策略融合的探讨。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孙子兵法中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何在棋局的复杂变化中得以体现。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精妙的布局和中盘的佯攻,逐步瓦解对手的心理防线。特别是关于“虚实转换”的章节,作者用生动的棋例,将抽象的战略概念具象化,让我这个业余爱好者都能感受到那种运筹帷幄的快感。他没有仅仅停留在招法的层面,而是着重于思维模式的构建,教导读者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识别局面的本质。全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亲身参与了一场场高水平的对决。对于那些渴望从棋局中领悟更深层次智慧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殿堂级的读物,它拓展了我对“策略”二字的理解,远超出了棋盘的范畴。
评分关于《解码残局:终局的艺术与科学》,这本书的实用价值高得惊人,简直是每一个严肃棋手案头的“字典”。它摒弃了虚无的哲学探讨,完全聚焦于最精细的残局处理。作者以一种近乎偏执的精确性,罗列了数百种罕见但关键的残局类型,并提供了清晰的着法路线图。我特别欣赏它对“异型对杀”的处理,那些看似没有胜机的局面,在作者的引导下,总能发现一线生机,这种对细节的挖掘令人叹服。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图表和符号,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但好在作者的文字解释非常到位,即便面对复杂的局面,也能顺藤摸瓜找到核心逻辑。对于想要将自己水平从业余顶尖提升到专业水准的棋手来说,这本书是绕不过去的坎,它教会你如何在优势局中确保胜利,如何在劣势局中争取和棋。
评分《山水间的棋局》这本书,简直是一首散文诗,充满了东方哲学的韵味。它没有教你具体的开局或残局技巧,而是着重于描述在不同自然环境下,棋手心境的变化和对棋局感悟的升华。作者的文笔极其细腻,他将雨夜、竹林、雪景与棋子的得失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读起来是一种极致的享受。比如,书中描绘了在清晨薄雾中对弈,心境如何变得空灵,从而更容易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气”。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意境”,它提醒我们,下棋不仅仅是计算,更是一种与自我、与环境的对话。我发现,读完这本书后,我不再急于追求每一个计算上的优势,而是开始注重棋局的整体美感和节奏感。它让我重新爱上了下棋那种慢下来的、沉思的过程。
评分我不得不说,《幽灵算法:人工智能时代的博弈论》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程序对弈的认知。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冷峻、理性,充满了严谨的数学推导和前沿的计算机科学概念。它详细介绍了AlphaGo背后的深度学习架构,以及蒙特卡洛树搜索(MCTS)在处理巨大搜索空间时的巧妙设计。最让我震撼的是关于“不可预测性”在强人工智能中的作用的讨论,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真正的强大并非在于计算速度的极限,而在于如何高效地筛选和评估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下一步。阅读过程中,我需要频繁地查阅一些基础的概率论知识,但一旦理解了其中的精髓,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面向未来棋类AI研究者的教科书,它没有花哨的棋谱解说,全是干货,让人感受到科技浪潮下,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的边界正在如何被重新定义。
评分我最近接触了一本名为《跨界:策略游戏中的心理学陷阱》的书籍,内容非常有趣。这本书探讨的重点是人类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并将其映射到策略游戏的对抗中。作者引述了大量的心理学实验,比如“锚定效应”如何影响棋手在开局阶段对价值的判断,以及“损失厌恶”如何导致棋手在优势局面下过度保守。书中设计了一些情景测试,让我对自己下棋时的心理盲点有了清晰的认识。例如,我经常发现自己在面对对手的“声东击西”时会陷入恐慌,而这本书解释了这种恐慌背后的认知机制。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活泼,穿插着许多名人轶事和历史案例,读起来轻松愉快,但其蕴含的策略洞察力却是深刻的。它让我明白,在许多对弈中,真正的敌人往往不是对手的棋子,而是我们自己被算法支配的大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