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慢练学二胡(第3册)》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岳峰,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执教三十余载,学生遍及各地。致力于国乐教化,编写《二胡基础教程》《中老年二胡教秘等书,读者将近二十万众;潜心乐史钩沉,编撰《倍乐家储师竹》《闵季骞民乐人生》有四;关注时下乐坛,有学术专题“二胡史中的‘三字经”“‘现代民乐的寻根之路”及普及讲座“品味国乐”“寻味二胡”等。
C调(26弦)练习
1.C调下式音位练习
2.在那遥远的地方
3.太阳出来喜洋洋
4.思想起
5.一只鸟仔
6.绣金匾
7.对花
8.C调上式音位练习
9.军民大生产
10.十送红军
11.天空之城
12.红梅赞
13.绣红旗
bB调(37弦)练习
14.bB调音位练习
15.四季歌
16.小 草
17.北风吹
18.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19.月牙五更
20.微山湖
21.外婆的澎湖湾
22.赞歌
23.映山红
24.小九连环
25.少年壮志不言愁
A调(41弦)练习
26.A调音位练习
27.掀起你的盖头来
28.山清水秀
29.月儿弯弯照九州
30.四季歌
31.望春风
32.送我一枝玫瑰花
33.半个月亮爬上来
34.山植树
35.游击队歌
36.永远是朋友
37.放风筝
38.敢问路在何方
39.手挽手
bE调(74弦)练习
40.bE调音位练习
41.念故乡
42.故乡的亲人
附录
一、二胡各调五度定弦对照表
二、二胡常用七调把位图
三、光碟说明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确实挺有吸引力的,那种带着岁月痕迹的字体,让人一眼就能感觉到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教程,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琴师亲手递过来的“武功秘籍”。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基础功的强调,没有急着让你去拉那些花哨的曲子,而是耐心地从最基本的运弓、指法开始讲起,每一个动作都有详细的图解和文字说明,即便是像我这样初学乍练的人,也能摸着门道,不至于走弯路。尤其是关于换把的技巧,书中介绍的那些小窍门,真是醍醐灌顶,以前总觉得换把时声音会“打滑”,照着书里的方法练习几次后,果然顺畅了许多。看得出来,作者对中老年学习者的需求把握得非常精准,节奏不紧不慢,非常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巩固的群体。光盘的配套也做得非常贴心,边听边看,比单纯看谱子要直观太多了,这种视听结合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乐趣。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惊喜是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它所选用的练习曲目,很多都带着浓郁的民间色彩,并且在附带的DVD中,还能听到原汁原味的范奏,那音色之纯正,仿佛能把我带回到某个古老的戏台子前。我注意到,在介绍某些曲目时,作者还会简要提及该曲的地域特色或历史背景,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文化视野。我一直觉得,学习乐器不光是学会技巧,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它背后的故事和灵魂。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让我们在练习“技”的同时,也在滋养着“道”。我周围不少琴友,学了很久却总觉得“差口气”,可能就是缺少了这种对文化根基的深入挖掘。这本书的细致入微,让“慢练”不再是枯燥的重复,而成为了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体现出了一种“慢工出细活”的匠心。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即便是反复翻阅,也不容易磨损。更重要的是,它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谱子的行距、字号都经过了精心考虑,在昏暗的灯光下练习,眼睛也不会感到十分吃力,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老花镜辅助阅读的人来说,真的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我记得有一次为了搞清楚一个连弓的细节,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图示和文字说明,发现作者对“气息”在二胡演奏中的重要性阐述得尤为深刻。他用了好多篇幅来描述如何通过身体的放松来带动手臂,进而影响到弓子的稳定性和音色的饱满度,这在很多速成的教材中是几乎看不到的,它们往往只关注指尖的动作。这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让我对二胡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感觉自己不再只是一个“演奏者”,更像是一个“声音的雕塑家”。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学二胡走过不少弯路,买过好几本教材,总觉得它们要么内容太深奥,要么就是编排得像应试教育,生怕你学不会似的。然而,这本《细说慢练学二胡》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用大白话跟你唠嗑,把那些复杂的乐理和演奏技巧,拆解成一个个可以轻松完成的小目标。特别是第三册,它涉及到的曲目和技巧难度都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但它并没有一下子把难度抛给你,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曲目,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更复杂的弓法和揉弦技巧。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音乐表现力”的那一章,它不再仅仅教你“怎么拉”,更重要的是教你“为什么要这样拉”,如何注入情感。比如讲解某个颤音时,作者会引用古诗词来比喻意境,这种文学与音乐的结合,让我的演奏不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味道。这对于追求精神享受的我们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评分坦白说,当我决定深入学习二胡时,最大的顾虑就是“找不到对口的教材”。市面上的材料要么是给专业院校学生准备的,内容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面向儿童的,过于简化。这本书完美地填补了中老年进阶学习者的这个空白。它的难度曲线设计得非常平滑,你不会觉得某一章节突然难度暴增,而是每一步都走在“努力一把就能达到”的区间内。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非常注重纠正那些长期存在的坏习惯。例如,对于很多中老年学习者容易出现的“抱琴过紧”的问题,书中提供了好几个非常实用的放松练习,并且配上了清晰的体态图示。这不仅仅是一本教材,它更像是一套系统性的“演奏体态矫正方案”。通过这本书的指导,我发现自己拉琴时不知不觉中肩膀放松了,气息也更匀长了,音色自然也就变得温暖和宽厚起来,这种实实在在的进步,是对“慢练”最好的诠释和回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