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嘹亮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歌曲集:1966-1978:第6卷 音乐 书籍 |
| 作者: | 张千一,莫蕴慧,人民音乐出版社辑部 |
| 定价: | 106.0 |
| 出版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 ISBN: | 9787103053782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中国人民建军90周年歌曲集》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建军90周年而精心策划的一部重大主题出版物。按照按编年体方式排序,分为以下9卷:卷(1927—1937),第2卷(1931—1945), 第3卷(1946—1949),第4卷(1950—1959),第5卷(1960—1966),第6卷(1966—1978),第7卷(1979—1990),第8卷(1991—2000),第9卷(2001—2017),并配套有音像光盘。本套书邀请了当下军队文艺创作的专家(作曲家、理论家、音乐评论家等)团队参与编撰。本套书真实记录了我军90年来音乐艺术创作的历史,梳理了军队歌曲的脉络。尤其是第8和第9卷,由于时代的变迁和传播渠道的变化,大部分歌曲没有机会发表和传唱,本套书的出版为正能量作品提供了传播的平台。将成为里程碑式的作品。 |
| 目录 | |
| ?导言赵大鸣n 1966—1970n 1.尊干爱兵歌魏宝贵词于林青曲n 2.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纪录片《战斗在成昆线上》插曲)集体词胡俊成曲n n 1971n 3.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郑南词刘长安曲n 4.千年的铁树开了花王倬词尚德义曲n 5.时刻准备打陈克正词晓河曲n 6.鱼水情(小舞剧《鱼水情》主题歌)焦乃积词夏康、袁至刚曲n 7.军民团结一家亲(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吴祖强词杜鸣心曲n n 1972n 8.我为祖国站岗魏宝贵词钊邦、铁源曲n 9.军民团结向前进陈克正、高峻词晓河曲n 10.扛起枪吴庆生词曲n 11.工农的子弟工农的兵红雨词赵兴曲n 12.民兵战歌董铁志词宪斌、边冀曲n 13.野营路上陈克正、王受远、高峻词陆祖龙、徐锡宜曲n 14.一壶水石祥、刘薇词遇秋、生茂曲n 15.打坦克何兆华词沈亚威曲n 16.为咱亲人补军装江西省歌舞团创作组词曲n 17.咱们的毛陕北民歌陕西文艺工作者集体改词n 18.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李若冰、关鹤岩、徐锁、冯福宽词刘烽曲n 19.军民大生产陇东民歌陕西文艺工作者集体改词n 20.翻身道情陕北道情陕西文艺工作者集体改词n 21.工农齐武装陕北民歌陕西文艺工作者集体填词n 22.我们永远是个战斗队驻浙部队前锋业余创作组词曲n n 1973n 23.真像一对亲兄弟某部战士业余演出队词曲n 24.夜航之歌申家志词刘保忠曲n 25.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胡宝善、王传流词胡宝善曲n 26.打靶歌石祥、刘薇词唐诃、生茂曲n 27.老房东“查铺”石祥、刘薇词唐诃、生茂曲n 28.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刘薇、石祥词晨耕、生茂曲n 29.敌人怕啥咱就练啥石祥词生茂曲n ……n n 1974n 1975n 1976n 1977n 1978n 毛诗词歌曲n 索引? |
从一个纯粹的音乐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本汇编的价值在于它跨越了音乐风格的界限,收录了各个层面的作品。我好奇地想知道,在那些耳熟能详的“主旋律”之外,是否也收录了一些地方性、部队内部流传的、更具民间色彩的“野歌”。如果是这样,这本书的音乐广度将大大增加,不再是单向度的宣传工具的简单集合,而是真正反映了当时社会音乐生态的“百科全书”。这种对多元声音的包容与记录,才是研究当时文化生态的基石。如果能配合附带的音频资料,那简直是完美,但即使没有,光是看着那些五线谱和简谱,想象着当时士兵们合唱时的磅礴气势,也足以令人热血沸腾。
评分这本书的定位显然是严肃且学术性的,它不仅仅是给老兵们怀旧用的工具,更是一份面向未来的历史文献。我注意到卷册的划分非常精确,这表明它很可能是一个系列工程的其中一环,暗示着背后可能有一个庞大的资料库作为支撑。这种系列化的编纂方式,使得研究者可以进行跨年度的对比分析,追踪特定主题或音乐手法的发展脉络。对于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人来说,这本第六卷就像一块精美的拼图,它与其他卷册共同构成了对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文化艺术全景的描摹。我期待看到后记或导读部分,希望能了解编纂团队是如何界定“歌曲”这个范畴,以及他们筛选素材的具体标准,这直接关系到本书的史料价值和可靠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复古与庄重的完美结合,那种泛黄的纸张质感,配上醒目的红色标题,立刻就能将人拉回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感觉,就仿佛握住了那个年代的记忆碎片。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内容,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编纂者付出的巨大心血。它不仅仅是一本歌曲集,更像是一份珍贵的口述历史档案。每一首歌曲的选取,想必都经过了精挑细选,它们承载的不仅仅是旋律,更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集体记忆。对于研究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思潮演变的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我尤其期待看到不同年份歌曲之间的微妙差异,那或许能折射出政策风向或社会情绪的细微波动,光是这种‘寻踪’的过程,就足够让人着迷。
评分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的装帧和字体选择,它们透露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感。清晰的印刷质量保证了即便是早期的手稿或老旧乐谱都能被清晰地呈现出来,这对于音乐学习者而言至关重要。我记得有几页的附注部分,虽然文字很小,但对每首歌曲的创作背景、首演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方式,体现了编者绝非是简单地进行机械汇编,而是带着一种史学家的审慎态度在做整理。这让我对内容本身充满了信心,相信它能提供一个比一般回忆录更为直接、更具感官冲击力的历史切面。我打算找一个安静的午后,泡上一壶浓茶,完全沉浸在这些旋律构建的图景之中,去感受那个年代特有的激情与坚韧。
评分说实话,当我看到“1966-1978”这个时间跨度时,心中既兴奋又略感沉重。这十三年间的社会剧烈变动,必然深刻地反映在艺术创作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展现出这种“变”——即从早期的激昂亢奋到后期的某种沉淀与反思,是如何通过音乐语言被悄无声息地记录下来的。歌曲的歌词、和声进行、节奏的快慢,无一不是那个时代情绪的晴雨表。我计划花时间去逐一研读歌词,尝试解构其中蕴含的意识形态符号,并将其与外部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比对。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乐谱,它提供的是一份高保真的“年代情绪听诊器”,其历史穿透力,远超一般的文字记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