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音乐名作鉴赏 |
| 丛书名: | |
| 出版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103030950 |
| 出版年份: | 2006年8月1日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293页 |
| 开本: | 1/16 |
| 图书定价: | 45元 |
| 实际重量: | 558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这本音乐鉴赏的书,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有点小小的期待落空。封面设计得中规中矩,没有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书脊上的字体也比较朴素。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还行,印刷清晰度也过得去,但排版上总觉得少了一点设计感,看着有点吃力。内容上,虽然讲了不少古典音乐的入门知识,什么奏鸣曲式、赋格曲这些基本概念都涵盖了,但讲解的深度嘛,感觉更像是面向完全没有基础的初学者,对于稍微有点乐理知识的人来说,会觉得很多地方过于浅尝辄止。比如,讲到巴赫的对位法时,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旋律线的交织与对话”,并没有深入探讨一些具体的技巧和实例分析,让人感觉有点意犹未尽。而且,书中引用的乐曲示例大多是教科书式的经典,虽然重要,但略显保守,缺乏一些能激发年轻人兴趣的当代或跨界音乐的探讨。整体来说,它是一本合格的入门读物,但远谈不上“精彩”或者“启发性强”,更像是一个规范化的工具书,适合放在图书馆的工具书架上,但不一定能点燃一个音乐爱好者的激情。
评分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最强烈的感受是“信息量足”,而非“思想共鸣”。它罗列了大量的作曲家、作品和年代背景,为初学者构建了一个坚实的知识框架,这一点值得肯定。然而,在当代社会,音乐欣赏早就不再局限于古典音乐的殿堂,而是与电影配乐、电子乐、世界音乐等多种形式紧密交织。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视野略显狭窄,似乎固守在一个相对封闭的音乐宇宙里。我希望看到更多的跨界讨论,比如声音设计在现代艺术中的作用,或者技术进步如何颠覆了传统乐器的表达力。作为一本旨在“鉴赏”的读物,它给予读者的工具,更多是“识别”而非“创造性理解”。它教会你如何拆解一个钟表,但没有告诉你如何欣赏它走时带来的时间哲学。总体而言,它是一份扎实但略显陈旧的地图,能帮你找到坐标,但或许不能带你发现新的大陆。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说白了,就是典型的“教科书式”处理——严谨、规范,但缺乏活力。如果你是那种喜欢从批判性角度审视艺术作品,或者想知道某个音乐流派是如何挑战传统观念的读者,这本书可能无法满足你。它倾向于维护一种既定的、被广泛认可的音乐品味和历史叙事,对于那些“非主流”或者“边缘化”的音乐现象着墨不多,即使提到了,也多是以一种“附录”或“补充知识”的形式出现。这种处理方式虽然保证了内容的“正统性”,却也牺牲了探索的乐趣。我个人更偏爱那些敢于质疑现有评价体系,或者能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进行有趣比较的书籍。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精心制作了一份详尽的食谱,食材和步骤都很标准,但终究没有亲口品尝到那位大厨倾注了灵魂的美味佳肴来得令人难忘。
评分我接触音乐欣赏类的书籍不少,而这一本给我的感觉是,它努力想做到面面俱到,结果却显得有些“平均用力”,缺乏鲜明的个人风格或者独特的切入点。作者在试图平衡学术性和普及性之间,似乎稍微偏向了后者,使得很多原本可以深入挖掘的音乐现象被轻描淡写地带过了。比如,在探讨特定时代背景如何影响作曲家风格时,书中给出的解释更多是基于时间线的罗列,而非深层次的文化碰撞与个人心路历程的交织。我特别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聆听”的实用技巧,比如如何分辨不同配器的细微差别,或者如何捕捉乐曲中的情绪转折点,但这些在书中都只是蜻蜓点水。更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是什么”而非“为什么”,对于音乐作品背后那些复杂的人性挣扎、社会思潮的反映,描述得比较单薄。这使得听音乐的过程,变成了一种知识点的记忆,而不是情感的共鸣与智力的探索。
评分说实话,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时不时会感到一种“被动接受”的体验。它像一个非常尽职尽责的导游,带着你走过一条规划好的路线,每一个景点都会给你讲解标准化的介绍词,但你很少有机会偏离主路,去探索一些有趣的岔路口。这本书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对于需要系统学习音乐史框架的学生来说,应该是非常方便的查阅工具。但是,作为一名渴望与音乐建立更深层次对话的读者,我总觉得少了那么一丝“人味儿”。它缺乏那种真正热爱音乐的人在分享自己沉醉体验时的那种热切与感染力。例如,在介绍某部交响乐时,文字是客观描述了乐章的结构和主要动机,但却没有一句话能让我感受到作者本人在聆听这部作品时所经历的那种震撼或感动。读完后,我脑子里装满了乐理名词,但心里却对音乐的热情没有被点燃多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