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手机故障维修必杀招
:32.00元
售价:23.4元,便宜8.6元,折扣73
作者:李波勇著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118061079
字数:362000
页码:2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本书对日常维修工作中碰到的一些手机疑难故障的维修处理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全书共分6章,首先按照目前手机芯片分类,分别介绍了MT芯片、AD芯片、TI芯片以及其他芯片的手机常见故障的必杀招处理方法,然后介绍了国产杂牌手机的常见故障的必杀招。后对目前较为棘手的各类手机摄像故障必杀招进行了阐述。使得读者能借鉴其中的一些处理方法,很快地将手机故障修复。
本书内容新颖,涉及面广,重在故障的解决。附录中还收集了手机的相关操作指令与元件代换,不但可作为手机维修技术人员的维修指导和自学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中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教材。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挺吸引眼球的,那种带着一点专业感又不过于枯燥的排版,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是讲技术维修的。我本来对电子产品维修这块儿没什么概念,总觉得那得是专业人士才能搞定的事情,但在翻开这本书之后,那种“原来如此”的感觉就油然而生了。它不是那种堆砌着晦涩难懂的电路图和专业术语的书,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对症下药。特别是对于一些常见的小毛病,比如屏幕失灵、电池续航突然变差,书里给出的排查步骤简直是清晰到可以打印出来贴在工作台上的程度。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静电防护和工具使用的那一章,讲得非常细致,完全没有敷衍过去,这体现了作者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总的来说,这本书在入门引导和基础知识的构建上做得非常扎实,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人感觉自己真的能从零开始摸索出一些门道。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文结合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是我衡量一本技术书籍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很多维修书籍的图示都模糊不清,或者标注混乱,让人看了反而更糊涂。然而,这本书中的插图和流程图清晰锐利,关键的测试点和受损部位都有明确的高亮和放大处理,配合文字说明,基本上可以做到“图文同步理解”。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讲述那些需要特殊技巧的拆解和装配步骤时,特意使用了分步特写镜头式的描述,这极大地减少了操作时的不确定性。它仿佛是你身边的技术顾问,时刻在你耳边提醒关键的力度、角度和注意事项。整体感觉这本书在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呈现方式上,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平衡点,绝对是值得反复翻阅和参考的宝典级别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结构简直是一场技术思维的盛宴。它不像其他技术手册那样,只是简单罗列故障和解决方案,而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故障诊断逻辑树”。作者很擅长用类比的方式来解释复杂的电子元件和信号流向,这对于我这种非科班出身的人来说,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我特别欣赏它对于“排除法”的强调,每一步都不是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引导读者通过排除掉所有已知正常的环节,最终锁定真正的病灶所在。这种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叙述方式,让人在阅读时仿佛参与了一场精彩的推理游戏。而且,书中对不同品牌和型号手机的常见设计缺陷也有所提及,这在实战中是非常宝贵的经验,避免了走不必要的弯路。读完后,那种“授人以渔”的感觉非常强烈,不再是单纯学会了修某一个特定的手机,而是掌握了一套通用的、可以迁移到其他设备上的维修思路和方法论。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我会选择“干货满满”。它没有任何水分,每一页都充满了可以立即应用到实践中的知识点。作者在介绍每一个维修步骤时,都会附带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这种深度解析,使得知识点能够真正沉淀下来。例如,在讲解电源管理芯片的检修时,它不仅指出了故障点的可能位置,还详细描述了该芯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压特征,这对于使用万用表进行精确测量至关重要。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动手能力,但希望将维修水平提升到专业水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量身定制的进阶教材。它提供了一种超越表面现象的洞察力,让维修不再是机械的零件更换,而是一门需要深入理解底层逻辑的科学艺术。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这本书,毕竟市面上关于电子维修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是内容陈旧或者翻译腔很重的。但这本完全出乎意料。它的文字风格非常接地气,用词精准却又不失亲切感,读起来一点都不累。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初学者在维修过程中会遇到的心理障碍,比如害怕拆坏、担心操作失误。书中很多地方都加入了“注意安全”和“新手常见错误”的标注,这些地方虽然看似是小细节,但恰恰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软件和系统层面故障处理的章节,这一点很多只关注硬件维修的书籍往往会忽略。它平衡了硬件的物理维修和软件的逻辑修复,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教会你如何动手,更在于让你建立起对电子设备内部工作原理的敬畏和理解,让人在操作时更加自信和从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