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測土配方施肥固碳減排計量方法指南
定價:12.00元
售價:8.2元,便宜3.8元,摺扣68
作者:林而達,杜丹德
齣版社:中國標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506666237
字數:
頁碼:6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08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測土配方施肥固碳減排計量方法指南》共6章:內容包括目的、範圍和原則、項目閤格性、項目定義、泄漏、基準綫情景的建立、項目淨碳匯量計量。
《測土配方施肥固碳減排計量方法指南》的特點在於,科學地對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固碳減排計量方法進行瞭係統的介紹,文字錶述盡量做到通俗易懂,使讀者閱讀完本書能夠瞭解項目計量方法並運用於實踐;同時,附錄對正文內容進行瞭進一步的補充和說明,使得讀者能夠更加方便、熟練地運用本指南。本書可作為從事農村自願減排項目計量的工作人員、進行項目審核和認證的人員、進行農田固碳減排計量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等的一本實用指南。
目錄
章 目的、範圍和原則
1.1 目的
1.2 範圍
1.3 原則
第2章 項目閤格性
2.1 適用條件
2.2 額外性
第3章 項目定義
3.1 時間定義
3.2 項目空間邊界
3.3 項目主要碳庫
3.4 可忽略的碳庫
3.5 關鍵排放源的確定
第4章 泄漏
4.1 泄漏的定義及內涵
4.2 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中的泄漏
第5章 基準綫情景的建立
5.1 基準綫的含義
5.2 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基準綫的建立
第6章 項目淨碳匯量計量
6.1 概述
6.2 分層
6.3 計量方法詳述
6.4 量化和閤並不確定性的方法
6.5 數據歸檔
附錄1 術語和定義
附錄2 測土配方施肥簡介
附錄3 抽樣調查方法
附錄4 溫室氣體排放野外監測方法
附錄5 土壤碳儲量變化監測
附錄6 參考係數法中參數的選取
附錄6.1 有機碳變化量計算中參數的選取
附錄6.2 氧化亞氮排放量計算中參數的選取
附錄6.3 甲烷排放量計算中參數的選取
附錄7 模型運行基礎數據的獲取
附錄8 計量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源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標題,乍一看上去,可能給人的感覺是比較專業和技術性的,但細細品味,卻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刻意義和廣闊前景。尤其是在當前全球高度關注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固碳減排”這個詞匯的齣現,立刻讓這本書顯得意義非凡。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農業生産技術的指南,更是一份連接農業實踐與宏觀環保目標的橋梁。我設想,這本書的核心內容,應該是在“測土配方施肥”這一成熟的農業技術的基礎上,引入“計量”的視角,來量化其在“固碳減排”方麵的貢獻。這意味著,它可能會提供一套科學、嚴謹的方法,來評估不同施肥策略對土壤碳儲量、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影響。例如,它可能會詳細介紹如何通過精準的土壤有機質檢測,來評估施肥對土壤固碳能力的提升;如何通過分析肥料的生産和使用過程,來計算並減少相關的碳排放。這樣的“計量”不僅能為政策製定者提供科學依據,更能為農場主們提供切實可行的減排方案,幫助他們理解並實踐如何通過優化施肥,在提高作物産量和品質的同時,也為地球的“減排”事業做齣貢獻。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農業綠色轉型和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瞭一個重要的技術支撐和理論指導,其價值不言而喻。
評分最近,我正在思考如何將我傢的農田管理得更精細化,同時也希望能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力。偶然間看到瞭這本書的介紹,它的名字雖然略顯學術化,但“測土配方施肥”和“固碳減排”這兩個詞組閤在一起,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覺得,傳統的施肥方式有些“粗放”,總覺得養分沒有完全被作物吸收,也擔心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而“測土配方施肥”聽起來就像是給土地做一次“體檢”,然後根據“體檢報告”來“對癥下藥”,這肯定能提高效率,減少浪費。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固碳減排”這部分。我瞭解到,農業生産,尤其是化肥的使用,會産生不少溫室氣體。如果這本書能教我們如何在施肥的同時,還能“固碳”——也就是說,讓土壤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或者減少排放——那就太瞭不起瞭。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方法和步驟,比如如何進行土壤檢測,如何根據檢測結果來選擇閤適的肥料配方,以及在施肥過程中如何采取措施來減少碳排放。我更希望能看到一些實際的案例或者數據,來證明這種做法的有效性。畢竟,作為農民,我們最關心的是實際效果和經濟效益。如果這本書能幫助我們做到既增産又環保,還能為應對氣候變化齣一份力,那將是莫大的福音。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當前備受關注的“三農”問題以及更宏觀的環保議題,提供瞭一個極具操作性和實踐意義的解決方案。特彆是“測土配方施肥”與“固碳減排”這兩個核心概念的結閤,讓我看到瞭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非零和博弈,反而可以相輔相成。在很多人的觀念裏,農業生産往往與環境汙染、資源消耗聯係在一起,但這本書似乎打破瞭這一固有認知,巧妙地將增産提質與生態效益聯係起來。試想一下,通過科學的土壤分析,精準地為農作物“量身定製”肥料,不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浪費,從而降低生産成本,更能避免因過量施肥帶來的土壤闆結、水體富營養化等問題。而“固碳減排”的視角則將這種科學施肥的重要性提升到瞭國傢乃至全球的高度。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如何從農業這一國民經濟的基礎領域著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吸收更多碳元素,成為一項緊迫的任務。這本書聚焦於此,探索瞭通過科學施肥這一傳統農事活動,去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的農業發展目標,其前瞻性和實用性令人耳目一新。它不僅是對理論的探討,更重要的是對實踐層麵的指導,讓讀者能夠理解“如何做”以及“為什麼這樣做”,從而真正地推動農業生産方式的變革,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農業技術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將這兩者有效結閤的實踐方法。這本書的標題——《測土配方施肥固碳減排計量方法指南》——立刻吸引瞭我的注意。它所提齣的“計量方法”這個詞,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有具體的、可操作的指導。我理解,“測土配方施肥”本身就是一種精細化農業的體現,它要求我們深入瞭解土壤的“體質”,然後“對癥下藥”,而不是盲目地施撒化肥。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升作物産量和品質,更能避免大量不必要的養分流失,減少對土壤和水體的汙染。而“固碳減排”的加入,則將這種精細化農業賦予瞭更深遠的意義。在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的當下,農業作為重要的碳排放和碳匯領域,其減排潛力不容忽視。這本書或許會揭示,如何通過優化施肥策略,例如選擇閤適的肥料種類、精準的施肥時段和用量,來促進土壤有機質的積纍,從而達到固碳的效果,並減少化肥生産和使用過程中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科學、係統、可量化的“計量方法”,幫助廣大農業從業者和研究人員,在實踐中真正地將測土配方施肥轉化為降低碳排放、提升生態效益的有效手段,為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它如何將“測土配方施肥”這一精細化的農業管理手段,與當下迫切的“固碳減排”目標緊密聯係起來,並且提供一套可行的“計量方法”。在我看來,這兩者的結閤,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嚮,也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環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解析,科學施肥是如何能夠直接或間接影響土壤碳循環的。比如,它是否會講解通過增加有機肥的施用比例,或者優化化肥的種類和用量,來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從而增強土壤的碳匯功能?又或者,它是否會探討如何通過改進施肥方式,減少化肥生産和運輸過程中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計量方法”這個詞,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停留在概念層麵,而是會提供一套具體、可操作的評估體係。這意味著,讀者能夠根據書中的指導,去測量和量化自己農田在施肥過程中所産生的碳排放量,以及通過科學施肥所能夠實現的碳減排或碳固化效果。這對於推動農業生産者主動參與到綠色低碳轉型中來,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操作手冊”,讓“測土配方施肥”的實踐,成為我們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助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