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庭书架经典新编--生活中常用的200种道地药材 《新家庭书架》编委会编

新家庭书架经典新编--生活中常用的200种道地药材 《新家庭书架》编委会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新家庭书架》编委会编 著
图书标签:
  • 中药
  • 药材
  • 家庭医学
  • 健康养生
  • 传统医学
  • 中医
  • 新家庭书架
  • 生活常识
  • 药用价值
  • 自然疗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久点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01096
商品编码:2971607877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新家庭书架经典新编--生活中常用的200种道地药材

定价:25.00元

作者:《新家庭书架》编委会编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20010109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精心挑选的经典内容,丰富的内涵,用心设计的版面,是都市人生活修养的一套实用丛书!
  《新家庭书架》系列图书在原版《家庭书架》畅销品种基础之上,挑选品种更贴近百姓生活,内文版式设计简明清新,语言文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配合精美图片和时尚封面设计,是量贩式阅读的经典之作。相信本系列图书能够在原《家庭书架》的畅销基础上再创辉煌。
  16开,四色或双色印刷。品质上佳,价格低廉,是一套为都市百姓精心选材打造的丛书!本系列图书在选题策划初期,由编辑人员在大众生活类图书中,严格筛选经过市场长期检验后,真正畅销的图书品种收编入系,每本书年销售均达到10万册以上。
  品种涉及普通百姓人尽皆知的经典四大名著,历史爱好者不得不知的《世界上下五千年》、《曾国藩智谋全书》,文学爱好者耳熟能详的《诗经》《鲁迅经典散文全集》《朱自清经典散文全集》,中小学生必知的《中华成语故事全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居家的生活宝典《礼仪是一种资本:日常礼仪的300个细节》《生活中的2000个实用偏方》《自我按摩治百病》。
  内容精选。制作精美。同类书中的实惠品种。


内容提要


目录


绪论
从“神农尝百草”谈起
——中药的起源
泽被万世的书卷
——本草文献
《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
《新修本草》
《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
难以的品牌
——道地药材
“四气五味”中的智慧
——中药的性能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协同作战的奥妙
——中药的配伍
健康是这样炼成的
——中药的合理利用
炮制
用量
用法
安全用药中的“雷池”
——中药的禁忌
配伍禁忌
妊娠服药禁忌
服药期饮食禁忌

01.补虚药
补气药
人参
黄芪
党参
太子参
灵芝
甘草
白术
山药
大枣
补血药
当归
何首乌
阿胶
熟地
白芍
龙眼肉
鹿茸
巴戟天
冬虫夏草
淫羊藿
杜仲
仙茅
菟丝子
补骨脂
肉苁蓉
补阴药
枸杞子
北沙参
麦冬
百合
黑芝麻
女贞子
石斛
黄精
天冬
玉竹
鳖甲

02.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防风
白芷
苍耳子
细辛
香薷
生姜
荆芥
麻黄
桂枝
紫苏
葱白
发散风热药
柴胡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菊花
葛根
桑叶
升麻

03.清热药
清热泻
决明子
知母
栀子
夏枯草
天花粉
石膏
清热凉血药
玄参
牡丹皮
赤芍
紫草
清热燥湿药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
苦参
清热解毒药
牛黄
板蓝根
金银花
连翘
蒲公英
土茯苓
鱼腥草
射干
清虚热药
青蒿
地骨皮
银柴胡

04.温里药
附子
肉桂
花椒
高良姜

05.理气药
枳实
陈皮
木香
香附
薤白
川楝子

06.消食药
神曲
山楂
莱菔子
鸡内金
麦芽

07.收涩药
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
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
固精缩尿止带药
覆盆子
莲子
芡实
山茱萸

08.祛风湿药
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
威灵仙
木瓜
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
防己
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
桑寄生

09.芳香化湿药
厚朴
藿香
砂仁
苍术

10.利水渗湿药
利水消肿药
茯苓
泽泻
薏苡仁
猪苓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滑石
通草
海金沙
灯芯草
利湿退黄药
茵陈
金钱草

11.化痰止步咳平喘药
化痰药
半夏
天南星
白芥子
前胡
桔梗
昆布
川贝母
海藻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
桑白皮
枇杷叶
白果
款冬花

12.安神药
养心安神药
远志
酸枣仁
柏子仁
合欢皮
重镇安神药
朱砂
磁石

13.平肝息风药
平肝潜阳药
石决明
牡蛎
赭石
息风止痉药
天麻
钩藤
僵蚕
全蝎

14.活血祛淤药
活血止痛药
川芎
延胡索
姜黄
郁金
五灵脂
活血调经药
丹参
红花
桃仁
牛膝
益母草

15.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大蓟
地榆
侧柏叶
白茅根
槐花
化淤止血药
三七
蒲黄
收敛止血药
白及
仙鹤草
温经止血药
艾叶

16.泻

大黄
芦荟
芒硝

火麻仁
郁李仁
峻下逐水药
巴豆
牵牛子
甘遂

17.驱虫药
槟榔
使君子

18.芳香开窍药
麝香
石菖蒲

作者介绍


  唐码书业有限公司是图书专业提供商。成立11年来已成功开发了千余种图书产品,涉及文史、生活、儿童、励志等领域,作品获得读者广泛好评。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唐码图书屡次进入各地图书销售排行榜,并多次向香港、台湾地区输出版权。

文摘


序言



《家中常备:200味地道药材的养生智慧》 引言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健康已成为人们最宝贵的财富。古老的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源远流长的养生智慧。从古至今,那些深藏于寻常巷陌、田间地头,却蕴含着无穷生命力的道地药材,一直是守护我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力量。它们或藏于山林,或生于田野,每一味都承载着大自然的馈赠与古人的智慧,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添上一道健康屏障。 本书《家中常备:200味地道药材的养生智慧》,旨在将这些散落于民间、又被现代人逐渐淡忘的宝贵财富,以一种清晰、实用、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读者。我们精选了200种在家庭日常养生中最为常用、疗效确切、且易于获取的道地药材,从它们的起源、生长环境、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到具体的功效、适宜人群、使用方法,乃至一些鲜为人知的民间验方,进行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梳理与解读。本书并非堆砌繁复的理论,而是聚焦于“道地”二字,强调药材的产地、炮制与品质,力求为读者提供最可靠、最接地气的养生指导。 第一部分:何谓“道地药材”?——品质的根基,健康的保障 本书的起点,是对“道地药材”概念的深刻阐释。何谓道地?它不仅仅是指药材的产地,更包含了其独特的生长环境、气候条件、土壤性质、栽培技术,以及由此形成的特定品质和疗效。道地药材,是自然与人文共同孕育的精华,是药材生命力最旺盛、疗效最显著的代表。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影响药材道地性的关键因素: 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为什么某些药材只在特定的山脉、河流、盆地才能生长得最好?例如,人参的“吉林长白山”之名,枸杞的“宁夏中宁”之誉,它们背后蕴含的是亿万年地质变迁、气候演替以及微量元素富集的独特馈赠。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不同地理环境如何赋予药材独特的“身份证”。 气候条件的适宜性: 昼夜温差、降雨量、光照时间等气候因素,对药材的生长周期、有效成分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将剖析不同药材对气候的“偏好”,解释为何有些药材在特定季节采摘最为珍贵。 土壤的禀赋: 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矿物质构成,直接决定了药材的“营养”和“活性”。我们将揭示土壤之于药材,如同母亲之于婴儿般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栽培与采收技艺: 历代传承下来的耕作、采摘、晾晒、炮制等技艺,是道地药材品质的又一重保障。许多古法炮制,如“炮制虽残,其性未减”,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甚至去除其不良反应。我们将介绍一些典型的传统工艺,让读者了解其精妙之处。 古今考证与现代科学验证: 本书的选材,不仅依据历代本草古籍的记载,也参考了近现代的药理学研究成果。我们力求做到既尊重传统,又与时俱进,为读者提供最科学、最可靠的药材选择依据。 通过对“道地药材”的系统性解读,读者将建立起对药材品质的基本认知,明白为何在选择和使用药材时,产地和品质至关重要,从而避免“南橘北枳”的误区,真正将道地药材的精华融入日常养生。 第二部分:200味道地药材的详细解读 本书的主体部分,将对200味常用的道地药材进行逐一详解。每一味药材的介绍,都将力求全面、实用、易于理解,避免枯燥的术语,而是用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 对于每一味药材,我们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度解析: 1. 药材溯源与道地产区: 别名与俗称: 介绍该药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可能存在的各种别名和俗称,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识别。 形态特征: 详细描述药材的根、茎、叶、花、果、籽等各个部分的真实形态,配以清晰的图片,让读者“望”而知其真伪。例如,介绍党参的根条是“圆锥形或细长圆柱形”,而假冒品常有“节明显、体轻、断面中空”等特点。 道地产区与生长环境: 明确指出该药材最正宗、品质最佳的产区,以及其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如海拔、土壤、气候等)。强调为何这些特定区域能够孕育出如此优质的药材。 2. 药用价值与功效解析: 性味归经: 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药材的“性”(寒、热、温、凉)和“味”(辛、甘、酸、苦、咸),以及它主要作用的脏腑经络(如肺、胃、肝、肾等)。这是理解药材药理作用的基础。 核心功效: 详细阐述该药材的主要功效,如补气、养血、清热、解毒、疏肝、健脾、温肾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这些功效在身体上的具体体现,比如“补气”如何改善精神不振,“养血”如何改善面色苍白。 现代药理研究佐证: 简要介绍一些现代科学对该药材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例如某味药材富含的某种抗氧化物质,或者具有降血压、降血糖的潜在作用。这为药材的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3. 家庭应用与使用指南: 适宜人群: 明确指出哪些人群最适合使用该药材,以及他们的身体状况或疾病特征。例如,气虚体质的人适合用黄芪,血虚体质的人适合用当归。 禁忌人群: 详细列出不适宜使用该药材的人群,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孕妇、儿童、有特定疾病史的人群等,确保用药安全。 常见用法与用量: 提供多种家庭常用且简便的用法,如泡水、煎服、炖汤、入膳等。并给出一般性的用量建议,但会强调个体差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经典药方与民间验方: 介绍一些基于该药材的经典名方(如补中益气汤、四物汤等)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以及一些流传于民间的、简单有效的验方,便于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尝试。 炮制与储存: 简要介绍简单的家庭炮制方法(如炒、炙、蒸等),以及药材的正确储存方法,以保持其药效。 书籍的编排特色: 分类清晰,检索便捷: 本书将200味药材按照其主要功效进行初步分类,如“补益类”、“清热类”、“理气活血类”等,方便读者根据自身需求快速查找。同时,提供详细的索引,包括药材名称、别名、功效等,确保检索的便捷性。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每味药材都配有高质量的实物图片,力求清晰展现其形态特征,帮助读者准确识别。文字描述也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 实用性至上,贴近生活: 本书的重点在于“家庭常用”和“道地”,因此在用法和用量上,更侧重于贴近普通家庭的实际需求。所介绍的药方,也多为简单易行、食材易得的。 安全第一,强调理性: 在强调药材功效的同时,本书也高度重视用药安全。对于禁忌人群、注意事项的说明,力求详尽,并反复强调“是药三分毒”,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 第三部分:中药养生的理念与实践 在详细介绍了200味道地药材之后,本书还将升华主题,引导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医药养生的核心理念,并将药材的知识转化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未病先防,治未病”的养生智慧: 阐释中医药“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通过日常的药材调理,增强身体的整体抵抗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辨体施膳,药食同源: 介绍如何根据不同体质(如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痰湿、湿热等)选择适宜的药材,并将其融入日常饮食中,实现“药食同源”的养生效果。例如,体质偏寒者可在炖汤时加入生姜、当归等温热药材,而体质偏热者则可选择菊花、金银花等清凉药材。 四季养生与药材的智慧运用: 结合中国传统四季养生之道,讲解不同季节的生理特点,以及如何选择相应的药材进行调理。例如,春季宜疏肝,夏季宜清暑,秋季宜润肺,冬季宜温补。 现代生活方式下的中药养生: 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压力、熬夜、饮食不规律等问题,灵活运用中药材进行调理。例如,介绍一些能够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的药材组合。 中医养生误区辨析: 针对一些常见的关于中药养生的误解,如“以毒攻毒”、“以热治寒”等,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澄清,引导读者理性看待中药。 传承与创新: 鼓励读者在掌握基础知识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将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传承发扬。 结语 《家中常备:200味道地药材的养生智慧》不仅仅是一本药材的图鉴,更是一把开启健康之门的钥匙,一张通往自然疗愈的地图。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让那些蕴藏着勃勃生机的道地药材,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走进我们的家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守护健康的伙伴。 健康生活,源于对自然的敬畏,源于对古老智慧的传承。愿本书能帮助您和您的家人,更好地认识、选择和使用这些来之不易的天然瑰宝,用最朴素、最有效的方式,滋养生命,拥抱健康,享受生活的美好。让我们一起,从这200味道地药材开始,开启一段发现健康、滋养身心的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纸张的质感非常好,摸起来厚实舒服,不像一些廉价的印刷品那样容易泛黄或掉页。每页的版式设计也很清晰,文字大小适中,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眼。而且,书中采用的是一种非常科学的分类方式,按照药材的功效或者使用场景来组织内容,查找起来非常方便,我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迅速找到相关的药材信息。我还注意到,书中在介绍每种药材时,都会留出一定的空白区域,方便我自己在旁边记录一些心得体会或者使用记录,这非常人性化,让这本书真正成为了我个人的健康档案。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集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和美观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无论是作为家庭常备书,还是作为送给亲友的礼物,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医药文化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很多传统书籍在语言上会显得有些晦涩难懂。《新家庭书架经典新编--生活中常用的200种道地药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摒弃了陈旧的学术术语,用非常白话、易懂的语言来介绍每一种药材。哪怕是那些听起来比较复杂的概念,比如“性味归经”,书中也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浅显的解释来阐述,让我这个中医“小白”也能很快理解。另外,书中对于每种药材的“应用”部分,也做得非常有条理,会明确指出适用于哪些人群,哪些情况不宜使用,甚至会列出一些常见的配伍禁忌。这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安全保障。我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位耐心细致的中医师在身边,随时可以翻阅,不用担心误用,这让我对学习和使用中药材的信心大大增强,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中华医药宝库的兴趣。

评分

翻阅这本书,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编委会的专业和用心。虽然名字里有“经典新编”,但它没有停留在对古籍的简单复述,而是加入了大量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例如,在介绍某些药材时,书中会引用一些现代医学的分析数据,来佐证其药效的科学性,这使得传统中医的智慧与现代科技得到了很好的结合,更有说服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药材鉴别”部分的介绍,不仅仅是看图,还会从气味、口感、甚至炮制方法上进行区分,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药材品质的关键。这让我意识到,购买药材时,不能只听信药店的宣传,自己掌握一些基本的鉴别技巧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全方位的、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药材手册,更像是一本家庭健康教育的启蒙读物,让我能够更理性、更科学地看待和使用中药。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虽然我自认对中药材不算陌生,但《新家庭书架经典新编--生活中常用的200种道地药材》的编排方式和内容深度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首先,我特别喜欢它对每种药材的“道地性”的强调。过去看一些药材的书,往往只介绍功效和用法,但“道地”这个概念,才是中药精髓所在,也直接关系到药材的品质和疗效。这本书很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某些产地的药材药性更佳,比如像人参、当归、黄芪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药材,它会详细列出哪个地区的品种最为经典,从土壤、气候到生长年限,都一一做了说明。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在使用这些药材时,心里更有底气,也更能体会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而且,书中还配有非常精美的图片,不是那种模糊不清的速写,而是高清、色彩真实的植物形态图,甚至还有产地照片,这对于辨别药材的真伪和品质非常有帮助,避免了我们在药材市场被以次充好。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没话说,非常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它不仅仅是罗列药材,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将这些药材运用到家庭的日常保健和一些小病小痛的调理中。比如,书中关于如何用枸杞、菊花泡茶来缓解眼部疲劳,或者用生姜、红糖煮水来驱寒暖胃的讲解,都非常详细,操作起来也很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器具和专业的技能。我尤其欣赏的是,它不像一些偏方大全那样,把很多药材弄得神乎其神,而是以一种非常科学、平和的态度来介绍,强调的是“药食同源”,很多药材本身就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这让我感觉中药离我们并不遥远,也更容易被接受。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几种食疗方,效果确实不错,全家人都觉得身体比以前更舒服了,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买得太值了,省了不少去医院的时间和医药费,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拥有了一种主动照顾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智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