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网球竞赛技术手册
定价:40.00元
作者:周海雄张剑峰王凯军郭立亚任喜平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0094669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周海雄、张剑峰、王凯军等编著的这本《网球竞赛技术手册》是为了适应高校网球专业课程建设需要而编写的一部教材。内容包括网球技术官员的职责与工作程序,司线员和球童的工作规范与培养,网球竞赛的组织与管理,国际网球的主要赛事、竞赛编排与竞赛方法,以及网球技术官员的晋升与管理。另外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的习题及答案,用于临场实践。本书出版对于提高裁判员的理论水平及制裁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国际网联技术官员的职责和工作程序
节 国际网联技术官员的职责
第二节 国际网联技术官员的工作程序
第三节 技术官员的职责和工作程序补充说明
附录
第二章 国际网联超级巡回赛运动员现场违规
第三章 司线员和球童培训
节 司线员工作职责与培训
第二节 球童工作规范与培训
第四章 网球赛事组织、分类和管理
节 网球赛事组织工作
第二节 网球赛事分类
第三节 网球竞赛办法与编排
第四节 网球运动员技术等级
第五节 技术官员的培训及技术等级
第五章 网球竞赛规则判例练习
节 网球竞赛规则中文判例练习及答案100题(1)
第二节 网球竞赛规则中文判例练习及答案100题(2)
第三节 网球竞赛规则英文判例练习及答案100题(1)
第四节 网球竞赛规则英文判例练习及答案100题(2)
第六章 网球裁判员考试模拟试卷
节 网球裁判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1)
第二节 网球裁判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2)
第三节 网球裁判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3)
第七章 网球竞赛表格与主裁判工作程序
节 网球竞赛实用图表
第二节 主裁判临场工作程序
附1 国际网联技术官员的职责和工作程序英文
附2 网球竞赛规则节选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不得不提到这本书在内容广度上的野心。它不像某些专注于某一特定技术流派的书籍那样视野狭隘,而是像一张宏大的战术地图,将从基础步伐到高级截击、从底线相持到网前小球的各个领域都囊括了进来。但有趣的是,这种广博并没有导致内容流于表面。相反,作者总能在介绍完一个大类技术后,立刻切入到该技术在实战中与其他技术的“化学反应”层面。例如,在谈论削球时,他会立即关联到对手接发球的站位和回球弧线,这是一种非常立体的教学方式。这让我意识到,网球的精髓并非孤立地掌握某一项技能,而是这些技能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对手面前,被组合成一个流畅的整体。阅读这本书,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技术,更像是在阅读一本关于网球运动的“百科全书式”的战略指南,它拓宽了我对这项运动复杂性的理解边界,让我对未来的训练规划有了更清晰、更全面的蓝图。
评分读完前几章的心得是,作者的叙事逻辑简直像一位顶级教练的赛前战术部署,层层递进,毫无冗余。他没有一上来就抛出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击球心理学入手,仿佛在和一位初学者进行一次极其耐心的对话。这种讲解方式,尤其是在处理那些涉及到复杂生物力学原理的部分时,显得尤为高明。他擅长使用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那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比如将挥拍的力量传导比作“鞭子的甩动”,而不是生硬地引用牛顿定律。我发现自己读得非常顺畅,甚至在午休时间快速浏览时,也能迅速捕捉到核心要点。这种对读者认知负荷的精妙把控,使得技术细节的吸收过程变成了一种近乎愉悦的探索。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人性化,理论讲解后紧跟着的案例分析和自测环节,让人有种立刻起身模仿练习的冲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进行空想。
评分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探讨“网球哲学”的部分所展现出的深刻洞察力。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如何打好球”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在竞技压力下保持心智稳定的哲学探讨。作者对“非受迫性失误”的分析,简直入木三分,他不仅仅归咎于技术动作的偏差,更是深入挖掘了焦虑、过度思考和对完美主义的病态追求在场上是如何具象化为失误的。读到关于“控制与放手”的章节时,我深有感触,那段关于“将球场看作一个由自己决定的无限可能性的空间,而非一个充满陷阱的牢笼”的论述,瞬间点亮了我对比赛观的认知。这种将运动心理学提升到人生态度的层次的笔法,着实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阅历和超越常人的领悟力。它不仅教会我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正手反手,更引导我思考如何在高压生活中保持优雅和专注。
评分从排版和图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专业性毋庸置疑,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细节的标注。那些细微到发丝的动作分解图,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视觉参考。每一个关节的角度、手腕的内旋外旋幅度,都被清晰地用不同颜色的箭头和虚线标注出来,仿佛作者亲手站在我身边,用激光笔为我纠正每一个细微的偏差。特别是关于发球“抛球点”的讲解,书中不仅提供了多角度的照片,还用三维箭头指示了最佳的“窗口区域”,这种极端的精确性,让我这个一直困扰于发球不稳定的老球友,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许多市面上的技术书籍往往在图片上含糊其辞,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种妥协,它似乎在向每一个读者宣告:“我们不会让你猜测,我们将为你提供唯一的、被科学验证的最佳路径。”这对于追求极致表现的严肃爱好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封面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深蓝色调,配上极具动感的白色线条勾勒出的网球拍与球的轨迹,让人一拿到手就忍不住想立刻冲上球场挥拍。内页的纸张选择也相当考究,光泽度适中,既保证了印刷图像的清晰锐利,又避免了反光对阅读造成干扰。尤其是章节标题的排版,那种极简主义的现代感设计,和那些复杂的理论图解形成了有趣的对比。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版式设计上展现出的那种对细节的偏执——就连页眉和页脚的留白处理,都精确到毫米,体现出一种严谨的专业态度。翻开书本,那种油墨散发出的淡淡清香,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技术指南,而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内容,但仅凭这种高品质的制作水平,我已经能感受到作者对这项运动的敬意,以及希望将这份热情通过实体媒介传递给读者的诚意。它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件彰显品味的装饰,让人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体验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