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技术技能训练(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定价:18.30元
作者:杨元挺,唐果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7-01
ISBN:9787040108736
字数:
页码:22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子技术技能训练(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书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能训练教学基本要求》编写,同时参考了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内容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常识、电子生产工艺要点、EDA技术及课题制作等。本书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力图结合课题训练等实践环节,尝试课堂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为了便于深入学习和理解书中内容,各章节后都附有思考与练习题,同时给出了大量难度不同、规格不同的课题,方便教师教学及读者自学。
n 《电子技术技能训练(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主要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也可作为其他相近专业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章 绪论
n1.1 电子技术技能训练的性质和任务
n1.2 电子产品制作的一般过程
n1.3 电子技术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n思考与练习题
n第2章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n2.1 电子仪器的分类
n2.2 常用电子仪器的介绍与使用练习
n2.3 仪器使用说明书的使用
n2.4 使用仪器的一般说明
n2.5 正确获取和处理数据
n复习与思考题
n第三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介绍
n3.1 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的介绍
n3.2 晶体二极管、三极管介绍
n3.3 常用集成电路的识别与简单测试
n3.4 特殊器件
n3.5 器件手册的使用
n思考与练习题
n第四章 电子生产工艺要点
n4.1 电子设备组装工艺
n4.2 焊接技术
n4.3 调试工艺
n思考与练习题
n第五章 EDA技术简介
n5.1 概述
n5.2 电路分析软件EWB
n5.3 Protel98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n思考与练习题
n第六章 选用课题
n6.1 低频功率放大器制作
n6.2 直流稳压电源制作
n6.3 信号发生器制作
n6.4 数字密码开关制作
n6.5 声光逻辑电平测试器制作
n6.6 数字钟兼钟控定时器制作
n思考与练习题
n6.7 电子摇奖机制作
n思考与练习题
n6.8 红外无绳耳机制作
n思考与练习题
n6.9 双色循环彩灯控制器制作
n思考与练习题
n6.10 数显抢答器制作
n思考与练习题
n6.11 鉴频器制作
n思考与练习题
n6.12 台灯调光电路制作
n6.13新型无线遥控系统
n思考与练习题
n6.14 数字频率计制作
n思考与练习题
n6.15 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制作
n思考与练习题
n6.16 数字电压表制作
n思考与练习题
n附录
n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抓人眼球,那种深蓝与亮黄的撞色,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实验室里那些闪烁的指示灯和精密仪器的光芒。我最初翻开它,是抱着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的期望。毕竟,电子技术这个领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然而,当我真正沉浸进去后,发现这本书的侧重点似乎更偏向于理论的深度挖掘,而不是我所期待的那种动手实操的指引。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析半导体器件的物理特性,甚至深入到了量子力学的层面去解释电子在材料中的行为。对于一个渴望快速上手制作一些小型电路的初学者来说,这种深度的理论灌输,如同在湍急的河流中试图抓住一块漂浮的木头,有点吃力。它更像是一部理论的百科全书,详尽、严谨,但对于“如何快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指导,着墨不多。我更希望能看到一些针对常见故障排查的流程图,或者是一些项目驱动式的学习案例,帮助我们将那些抽象的公式转化为实际的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值。这本书无疑为那些志在成为理论专家的读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对于工程实践层面的桥梁搭建,似乎留下了不小的空白。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学术化,充满了精确的定义和严密的逻辑推导,偶尔会让人在试图理解某个复杂概念时,需要反复查阅前面的章节才能跟上作者的思路。
评分这本书的习题设计,给我一种“出乎意料的简单”和“完全脱离实际”的矛盾感。前半部分的计算题大多是代入公式即可得解的套路题,几乎没有需要深入思考和跨章节联用的复杂应用题。这让我在完成练习时,产生了一种虚假的掌握感——好像只要记住公式就能应对一切。而到了后半部分,那些所谓的“设计题”或“分析题”,其情境设定又显得异常的理想化和脱离实际工程环境。比如,设计一个放大电路,却完全不考虑噪声、温漂和元器件的实际参数误差,这在真实世界中是无法实现的。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些包含实际参数限制、成本约束和环境因素的综合性开放题目,要求我们权衡利弊做出最优解。这样的习题才能真正锻炼我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在纸面上进行纯粹的数学运算。缺乏对不确定性和非理想情况的考察,使得这本书提供的“技能训练”更像是一场在真空环境中进行的模拟演习。
评分拿到这本教材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章节编排逻辑非常跳跃,像是把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硬生生地拼凑在了一起。比如,在介绍了基础的晶体管开关特性后,紧接着就抛出了复杂的运算放大器设计准则,中间缺少了一个平滑过渡的环节,比如对不同偏置电路的详细分析和对比。这使得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在不同知识点之间来回跳转,以弥补知识体系结构上的断层。我原本期待的是一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学习路径,但这本书提供的更像是一个知识点的“大集合”。如果把学习比作爬山,这本书提供了一把非常坚固的绳索,但攀登的路线图却显得有些模糊不清,很多时候我需要自己去摸索最佳的攀爬路径。特别是涉及到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交界部分,处理得尤为仓促,好像作者急于将所有知识点塞进有限的篇幅里。对于需要应付考试或进行项目验收的读者来说,这种结构上的不连贯,无疑增加了学习的认知负担,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去重构和梳理内在的逻辑关联。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涵盖现代电子技术中一些前沿和实用的技能,比如基于微控制器的系统设计,或者嵌入式系统的编程接口介绍。然而,这本书的内容仿佛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某个时间点,充斥着大量对老式分立元件的深入探讨,这固然重要,但对于希望进入工业自动化或物联网领域的读者来说,显得有些滞后。书中对新型传感器接口、高速数据传输协议(如SPI、I2C)的介绍非常简略,几乎只是点到为止,远不如对通用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分析得细致入微。我本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PCB设计软件(如Altium Designer或KiCad)的使用技巧或者设计规范,但书中几乎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这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部理论参考手册,而非一本面向当前工业需求的“技能训练”手册。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将所学知识快速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学习者而言,这种内容上的“年代感”是一个明显的短板。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质量,说实话,令人有些失望。虽然内容本身是关于电子技术的,视觉辅助本应是理解复杂电路图和波形图的关键。然而,许多电路图印刷得非常小,线条模糊,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多层布线的集成电路内部结构示意图,简直像是一团缠绕的毛线球,让人根本无法清晰地区分各个组件的连接关系。波形图的标注也显得不够规范,有些关键参数的刻度模糊不清,这在需要精确分析信号特征的时候,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电子技术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看图说话”,如果图文并茂的“图”本身质量不高,那么“文”的解释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我不得不经常将书上的电路图与网上的标准图示进行比对,才能勉强看清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这不仅拖慢了我的学习进度,更重要的是,它削弱了我对书中内容的信任感——如果连最直观的图示都如此粗糙,那么文字描述中的那些细微差别是否也存在疏漏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