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信系统原理简明教程
定价:24.00元
作者:高明亮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1180809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通信系统原理简明教程》讲述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共25讲。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部分(讲)讲述这门课的绪论内容;第二部分(第二至五讲)讲述关于信号与系统相关内容;第三部分(第六讲)讲述关于信道的基础内容;第四部分(第七至九讲)讲述关于模拟信号频带传输的内容;第五部分(第十至十三讲)讲述关于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内容;第六部分(第十四至十七讲)讲述关于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内容;第七部分(第十八至二十一讲)讲述关于数字信号频带传输的内容;第八部分(第二十二至二十五讲)讲述关于数字信号*接收的内容。《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通信系统原理简明教程》在保证各讲内容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又顾全了整体内容的完整性与连贯性。
针对本课程的重点知识,各讲后面都设有相应的练习题,并附有参考答案,并且部分讲节给出了典型的例题。全书内容较为翔实,简明透彻,讲述通俗易懂,概念清楚,重点突出,适于大院校学生学习,也便于教师教学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讲 绪论
一、通信与通信系统
一、信息的度量
三、衡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四、“通信系统原理”课程知识概况
第二讲 确知信号频域分析
一、信号分类
一、周期信号频域分析
三、非周期信号频域分析
四、傅里叶变换的卷积定理及其应用
第三讲 确知信号谱密度函数与相关函数
一、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一、帕塞瓦尔定理
三、能量谱密度函数和功率谱密度函数
四、互相关函数与自相关函数
五、相关函数与谱密度函数之间的关系
第四讲 过程与平稳过程
一、过程
一、过程统计特性
三、平稳过程
四、各态历经性
五、平稳过程自相关函数的性质
第五讲 高斯过程和窄带过程
一、高斯过程
一、白噪声过程
三、窄带过程
四、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
五、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第六讲 信道及信道容量
一、信道及其分类
二、通信中的噪声
三、恒参信道
四、随参信道
五、信道容量
第七讲 调制概述及模拟线性调制
一、调制概述
二、常规调幅AM的调制与解调
三、抑制载波双边带DSB调制与解调
四、抑制载波单边带调制SSB的调制与解调
第八讲 模拟线性调制抗噪性能分析
一、模拟线性调制系统抗噪性能分析模型
二、DSB调制系统的性能
三、SSB调制系统的性能
四、常规调幅包络检波的抗噪声性能
第九讲 模拟非线性调制及抗噪性分析
一、调相信号和调频信号
二、窄带调频与宽带调频
三、调频信号的产生
四、调频信号的解调
五、调频信号的抗噪声性能
六、频分复用(FDM)
第十讲 模拟信号数字化与抽样
一、模拟信号数字化
二、自然抽样
三、理想抽样
第十一讲 量化及非均匀量化
一、模拟信号的量化
二、均匀量化
三、非均匀量化
第十二讲 PCM编码原理
一、PCM量化各段与段间隔
二、编码举例
……
第十三讲 增量调制(AM调制)
第十四讲 数字基带信号码型和功率谱公式
第十五讲 数字基带传输的码间串扰
第十六讲 时域均衡技术
第十七讲 部分响应系统
第十八讲 二进制数字振幅调制及其性能分析
第十九讲 二进制数字频率调制及其性能分析
第二十讲 二进制数字相位调制及性能分析
第二十一讲 正交调幅(QAM)
第二十二讲 佳接收
第二十三讲 确知数字信号的佳接收机
第二十四讲 数字信号的匹配滤波接收法
第二十五讲 佳基带传输系统
参考答案
附录一 本书采用统一符号表示含义
附录二 常用傅里叶变换对
附录三 常用傅里叶变换性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现代通信原理精要》给我的感受是“返璞归真,直击核心”。在充斥着各种复杂调制解调技术的今天,很多教材往往在各种先进编码、MIMO系统上用力过猛,反而忽略了最本质的信息论基础。而这本书则反其道而行之,它将香农定理、信道容量、噪声对信息传输的影响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进行深入阐述。作者用非常精炼的语言解释了容量是如何被带宽和信噪比共同限制的,这种对根本限制的清晰界定,对于指导我后续进行任何通信系统优化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对于编码部分,它也只是挑选了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如汉明码和卷积码进行剖析,重点在于理解编码的原理和纠错增益的来源,而不是陷入复杂的代数运算泥潭。读完后,我感觉对“通信”二字的理解更加深刻和纯粹,不再被花哨的技术名词所迷惑。
评分不得不提这本名为《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的专著,它对理论物理的深度挖掘令人叹服。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宏大,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四个基本形式出发,层层递进,构建起整个电磁学的宏伟蓝图。作者在推导平面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边界条件时,展示了极其严谨的数学逻辑和物理直觉的完美结合。特别是关于坡印廷矢量和能量流向的论述,不仅有详细的矢量分析,更有对实际天线辐射功率的估算实例,这让原本枯燥的矢量微积分瞬间充满了画面感。虽然这本书对读者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但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电磁波“为什么”会那样传播的人来说,它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深度和广度。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电磁场理论的制高点上,对无线通信中的信道衰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评分这本《电子技术基础》的教材,从一开始就给人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它的内容编排非常系统,从最基础的半导体器件物理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二极管、三极管的工作特性和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作者在讲解理论时,并没有过多地堆砌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巧妙地结合了大量实例图和仿真结果,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特别是对于MOSFET的讲解部分,作者用非常清晰的流程图和对比分析,让读者能够迅速掌握其工作模式的切换条件和应用场景。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基极-集电极反馈振荡器”的分析,它不仅给出了电路结构,还详细剖析了振荡的起振条件和频率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实践指导。这本书的习题设计也很有层次感,基础的计算题、概念辨析题,到后期的综合设计题,都紧密围绕着课本内容,能有效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总而言之,对于想扎实打好电子电路功底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良师益友。
评分我最近翻阅的这本《数字信号处理导论》,简直是为我这种对Z变换和傅里叶级数感到头疼的人量身定做的。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把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降维”处理了。它没有上来就抛出一堆积分和累加的公式,而是先用非常直观的波形图和频谱图展示了信号在不同域中的表现。比如,在解释卷积定理时,作者竟然用了“信号的‘混合’与‘分离’”这个比喻,一下子就打通了我对时域卷积等于频域乘积的理解障碍。书中对有限脉冲响应(FIR)和无限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对比分析尤为精彩,不仅从结构上进行了区分,还从计算复杂度、相位线性度等多个维度进行了量化评估,这比我之前看的任何一本教材都来得透彻。而且,它还附带了大量的MATLAB代码示例,读者可以直接运行代码观察滤波器的实际效果,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操性。
评分我最近在研读的这本《高频电路设计技术》,风格上非常偏向工程实践和前沿应用。这本书跳过了冗长繁琐的基础理论回顾,直接切入到微波频段特有的各种效应和设计难题中。它对史密斯圆图的使用讲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不仅教你如何做匹配,更告诉你为什么要在特定点进行匹配才能获得最佳的噪声系数或增益。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解了S参数的实际测量方法和去嵌技术,这对从事射频前端开发的人来说,是极其实用的技能。我尤其欣赏它对低噪声放大器(LNA)和混频器(Mixer)的设计流程的细致拆解,从噪声匹配到线性度考量,每一步的决策都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和工程考量。这本书读起来就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高频工程师面对面交流心得,充满了“过来人”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