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从宋明理学到阳明心学
定价:36.00元
作者:吕思勉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104607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一部简要的理学思想史。
2.中国宋明理学的提纲挈领之作。
3.“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之一的吕思勉的哲学著作
4.本书作为剪裁得宜的入门书,对宋明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是广大国学爱好者了解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思想发展的读本。
5.民国时期重要学术成果,再现民国时期中华学术的灿烂景观,站在新的高度承继中华文明的传统,开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思想学术未来。
6.吕思勉是*一位以一人之力几乎写完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史学名家。
内容提要
理学兴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清时代,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可以说是唐代以来儒学思想的主流,其影响覆盖整个东亚。理学与国人之思想关系甚深,故吕思勉在其上海沪江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讲义的基础上,综合理学家重要学说,兼及其对社会风俗之影响,写作了这本书。迄今为止,中外学界关于理学的简史似乎还没有超过他的。本书作为剪裁得宜的入门书,对宋明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是广大国学爱好者了解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思想发展的读本。
目录
宋明理学
序
绪论
理学之源
理学源流派别
濂溪之学
康节之学
横渠之学
明道伊川之学
晦庵之学
象山之学
浙学
宋儒术数之学
阳明之学
王门诸子
有明诸儒
总论
附订戴
作者介绍
吕思勉,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
吕思勉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研究,注重排比史料,分类札记,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因吕思勉的新式思想和见解,其讲学授业充满意趣,门下多出名人。在我国现代史学史上,吕思勉是一位以一人之力几乎写完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文摘
序言
最近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宋明时期,那是一个思想极其活跃、文化极为繁荣的时代。书名《从宋明理学到阳明心学》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因为它直接点出了我想要了解的核心内容。我一直觉得,理学和心学的对立与融合,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阐述宋明理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主要的思想流派有哪些,它们之间又存在怎样的争论。更重要的是,我非常好奇阳明心学是如何在理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的。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阳明的“致良知”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逻辑联系和哲学差异?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清这些复杂的思想脉络,并且能够以一种更加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能够真正地体会到这些古代哲学家的智慧。我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中国古代哲学有一个更加系统和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关于人生和社会的启示。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都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总觉得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东方智慧。而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更是让我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那个充满思辨的时代,去了解程颐、朱熹等大家是如何构建起他们的“理”学体系,其中关于“太极”、“阴阳”、“五行”的解释,以及他们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强调,都让我觉得非常有研究的价值。而阳明心学,作为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又会带来怎样的“新世界”?王阳明提出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概念,又是如何挑战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我期待这本书能用清晰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将这两大哲学流派的思想精髓展现在我面前,让我能够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理解上,更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学和道德力量。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古典哲学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总是渴望能够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著作,来帮助我梳理那些纵横千年的思想脉络。《从宋明理学到阳明心学》这个书名,无疑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一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从宋明理学的繁复体系出发,逐步深入到阳明心学的精妙境界。具体来说,我对于理学中那些关于宇宙本体、道德规范的论述很感兴趣,想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其中又有哪些代表性的思想家和他们的核心观点。更令我期待的是,阳明心学又是如何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特别是“心即理”和“致良知”这样的革命性概念,它们是如何被提出和论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严谨的学术态度,结合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展现这两个重要哲学流派的深刻内涵,并且能够帮助我理解它们对于中国文化和思想史的深远影响,或许还能从中汲取一些有益于个人修养和处世之道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沉静的底色,搭配着古朴的字体,仿佛能闻到纸张与墨香交织的气息。我平日里就对中国传统哲学颇感兴趣,尤其是宋明时期思想家的智慧,总觉得那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愈发醇厚的味道。读这本书,我最期待的就是能深入了解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看看在那个思想激荡的年代,哲学家们是如何层层递进,构建起复杂的思想体系的。那些关于“理”与“气”的辩论,关于“天人合一”的追求,都是我一直想去探究的。同时,我也很好奇,阳明心学又是如何在承接前人的基础上,开辟出新的路径,它对“心”的强调,与之前的理学又有何不同?书名中“新世界出版社”的字样,也让人对这次的解读充满了期待,或许能从中看到一些新鲜的视角和更具现代意义的解读,而非仅仅是枯燥的学术梳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为我梳理清楚这两大哲学流派的渊源与区别,更能让我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智慧,或许还能从中找到一些启发,去理解当下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评分我一直认为,历史的进程往往是由思想的演变所驱动的,而哲学,正是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宋明理学,作为一个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留有痕迹。我特别想了解,在那个社会变革与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是如何孕育出如此丰富和复杂的哲学思想的。书名中“从宋明理学到阳明心学”这个连接词,暗示着一种传承与突破,我迫切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这种演变过程。我想知道,阳明心学是如何在继承宋明理学精髓的同时,又进行了颠覆性的创新,尤其是在“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些核心概念上,它又赋予了怎样的新的内涵?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不仅仅是阅读一本哲学著作,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去倾听古圣先贤的心声,去感受他们对宇宙、人生、道德的深刻思考。我期望它能像一位引路人,带我深入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思想土壤,去发掘那些被时间掩埋的智慧光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