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信号、系统和变换
定价:55.00元
售价:40.2元,便宜14.8元,折扣73
作者:(美)菲利普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1112689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822kg
本书完整地阐述了信号、系统和变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本书系统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傅里叶变换、傅里叶级数、拉普拉斯变换、离散时问和离散傅里叶变换以及。变换等。另外,书中给出了大量的实例、习题以及MATALAB程序,以利于教学和实践。本书适合作为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及参考书,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对关于信号、系统和变换的理论与应用进行了清晰而全面的阐述。介绍了有关信号与系统的数学背景知识,主要包括:傅里叶变换、傅里叶级数.拉普拉斯变换.离散时间、离散傅里叶变换以及z变换等。本版在课程体系的组织上可以灵活地应对读者的不同侧重需求。MATLAB示例贯穿于全书各章,同时MATLAB学生版本的高级功能也在例题和习题的应用中有所体现。
全书包含了350多道习题和150多道例题。给出的习题答案可使读者获得关于新概念理解的即时反馈。
PREFACE
1 INTRODUCTION
1.1 Modeling
1.2 Continuous-Time Physical Systems
Electric Circuits
Operational Amplifier Circuits
Simple Pendulum
DC Power Supplies
Analogous Systems
1.3 Samplers and Discrete-Time Physical Systems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Numerical Integration
Picture in a Picture
Compact Disks
Sampling in Telephone Systems
Data-Acquisition System
1.4 MATLAB and SIMULINK
……
2 CONTINUOUS-TIME SIGNALS AND SYSTEMS
3 CONTINUOUS-TIME 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
4 FOURIER SERIES
5 THE FOURIER TRANSFORM
6 APPLICATION OF THE FOURIER TRANSFORM
7 THE LAPLACE TRANSFORM
8 STATE WARIABLES FOR CONTINUOUS-TIME SYSTEMS
9 DISCRETE-TIME SIGNALS AND SYSTEMS
10 DISCRETE-TIME 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
11 THE z-TRANSFORM
12 FOURIER TRANSFORMS OF DISCRETE-TIME SIGNALS
13 STATE VARIABLES FOR DISCRETE-TIME SYSTEMS
APPENDICES
Charles L.Phillips奥本大学工程学院教授。
这是一本罕见的、探讨十七世纪欧洲宫廷礼仪与权力运作的史学专著,它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礼仪”仅是繁文缛节的刻板印象。作者将凡尔赛宫廷的每一个鞠躬、每一次餐桌座位的安排,都视为一种精密的政治博弈工具。书中通过对路易十四时代贵族书信和宴会记录的深度挖掘,揭示了如何在看似优雅的表面下,隐藏着阶级晋升的残酷竞争和权力更迭的微妙信号。关于“着装规范如何与军事等级挂钩”的章节,分析得入木三分,展示了物质文化如何直接反映和巩固政治结构。阅读体验非常引人入胜,仿佛在阅读一部关于权力的悬疑小说。唯一的缺憾或许在于,在处理普鲁士和西班牙宫廷礼仪的对比时,篇幅受限,导致某些对比论证稍显单薄,未能充分展现欧洲宫廷文化的多元性。但就其对法国核心案例的精深剖析而言,这本书无疑是该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评分翻开这本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史的画册,我立刻被那种扑面而来的、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狂热所震撼。装帧设计本身就透露着一种对古典美的敬畏,厚重的纸张和精准的色彩还原,使得波提切利笔下的维纳斯仿佛真的要从页边走出。作者的叙事手法极为高明,他没有采用编年史的枯燥排列,而是围绕“光影的革命”和“人性的解放”这两条主线,串联起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巨匠的作品。他对透视法如何从技术层面转变为哲学表达的分析,尤其精彩,他清晰地展示了艺术家如何通过几何学手段,将神圣的叙事拉回到可触摸的人间尺度。书中对早期湿壁画材料和颜料的考据部分,极其详尽,几乎可以作为修复师的参考手册,这显示出作者扎实的田野工作基础。不过,对于早期佛罗伦萨之外的区域性艺术流派,例如威尼斯画派的发展略有提及不足,似乎被达芬奇的盛名光芒所掩盖,期待在后续的修订版中能有更均衡的展现。
评分这份关于城市生态学与可持续交通规划的报告,绝对是近期我接触到的最务实、最有操作性的文献之一。它的价值不在于提出宏大的、不切实际的蓝图,而在于对现有城市基础设施的诊断和微调建议。报告中关于“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系统优化的数据模型,基于对十几个中等规模城市交通流量的实时抓取与分析,其颗粒度非常精细,使得规划者可以直接套用。作者对步行友好型街道设计的空间伦理学考量也十分到位,不仅关注了效率,更关注了行人的安全感和社区的凝聚力。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灰色基础设施”(传统道路)向“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廊道)转化的渐进策略,而非激进替换,这种务实的态度在公共政策文件中是难能可贵的。如果硬要挑剔,也许在对非机动交通工具(如电动滑板车等新型代步工具)的规范化管理方面,可以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政策建议,毕竟这些工具对现有交通流的冲击正日益增大。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这份关于后殖民地文学理论的学术专著持保留态度,毕竟这个领域的新观点往往晦涩难懂,充满术语的堆砌。然而,这本书的结构组织却出乎意料地清晰流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们在复杂的理论迷宫中稳步前行。作者开篇对“他者叙事”的界定,借鉴了符号学和人类学的交叉视角,成功地避免了陷入纯粹的文本分析。特别是关于身份认同在跨文化语境下“流动性”的论述,配以大量来自加勒比海和南亚作家的案例研究,论证极具说服力,几乎是强迫你重新审视自己对“故土”的既有认知。美中不足的是,在深入探讨当代数字媒体对后殖民叙事重塑时,作者似乎有些保守,对网络文化中新兴的“去中心化”表达形式分析稍显滞后,这在当前语境下是一个值得深挖的课题。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对理论工作者和高阶学生都极具启发性的入门和进阶参考书。
评分这本关于经典物理学的著作,简直是为那些沉迷于宏大叙事和精密推导的求知者量身定做的宝藏。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有力,他没有满足于仅仅罗列公式,而是将复杂的理论植入到生动的历史背景和前沿的实验场景中,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仿佛置身于伽利略掷石头的比萨斜塔之下,或是与麦克斯韦在电磁场的迷雾中并肩探索。特别是关于牛顿力学部分,作者对“惯性”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阐释,超越了教科书的刻板定义,引入了相对论视角的微小修正,使得即便是对基础概念耳熟能详的读者,也能从中咂摸出新的滋味。书中大量的插图和历史手稿复刻,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理解作者思想脉络的视觉线索。唯一略感遗憾的是,在处理量子力学的某些非定域性问题时,篇幅略显仓促,似乎是为了保持整体的平衡性而不得不有所取舍,但这也许正是其作为一本全景式著作的必然局限。整体而言,这是一本能够激发深度思考、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