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实用电源技术手册:开关电源分册
定价:32.00元
售价:22.4元,便宜9.6元,折扣70
作者:陆治国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381493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通讯、计算机、工业特种电源、自动控制、电力系统和各种电子设备中。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开关电源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开关电源使用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常用集成控制器、高频变压器及电感设计、开关电源系统稳定性设计方法及电磁兼容性设计。
本书编写的目的在于给开关电源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一个简明的指南,常用的设计公式也都有基本的推导和说明。本书对电气工程学科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也具有参考价值。
章 绪论
1.1 开关电源的组成与特点
1.2 开关电源的分类
1.3 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
1.4 开关电源的技术指标与基本设计要求
1.4.1 开关电源的主要技术指标
1.4.2 开关电源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2章 电力电子变换器
2.1 概述
2.2 Buck变换器
2.2.1 Buck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
2.2.2 Buck变换器设计
2.3 Boost变换器
2.3.1 Boost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
2.3.2 典型应用:功率因数校正
2.4 Buck/Boost变换器
2.5 Cuk变换器
2.6 单端正激变换器
2.6.1 基本原理
2.6.2 输出滤波器参数的设计方法
2.6.3 应用设计举例
2.7 双端正激变换器
2.8 交错正激变换器
2.9 推挽变换器
2.10 单端反激变换器
2.10.1 基本原理
2.10.2 主回路参数设计
2.11 交错反激变换器
2.12 双端断续模式反激变换器
2.12.1 工作原理
2.12.2 双端反激变换器中漏感的影响
2.13 半桥变换器
2.13.1 半桥变换器电路原理
2.13.2 半桥变换电路的主要数量关系
2.14 单相全桥变换器
2.15 软开关技术
2.15.1 软开关变换器的分类
2.15.2 零电流准谐振开关电路(zcs—QRc)
2.15.3 零转换PwM软开关技术
2.15.4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
2.15.5 移相控制zVs PwM Dc/Dc全桥变换器
第3章 开关电源常用集成控制器
3.1 电压型PWM控制器TIA94
3.1.1 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1.2 TLA94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3 典型应用
3.2 电压型PWM控制器SC3525
3.3 电流型PwM控制器uC3842
3.3.1 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3.2 uC3842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3.3 典型应用
3.4 电流型PWM控制器UCC3802
3.4.1 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4.2 ucC3802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4.3 典型应用
3.5 电流型功率因数控制器Mc34262/MC33262
3.5.1 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3.5.2 主要设计公式
3.5.3 应用举例
3.6 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uCC3853
3.6.1 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6.2 uC3853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6.3 典型应用
3.7 功率因数校正和脉宽调制(PwM)组合控制器ML4803
3.7.1 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7.2 典型应用
3.8 隔离型PFC预调节控制器UCC3857
3.8.1 ucc3857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8.2 uCC3857的典型幢用
3.9 零电压转换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uC3855
……
第4章 开关电源的变压器及电感设计
第5章 开关电源系统稳定性设计
第6章 开关电源的热设计
第7章 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参考文献
这本《实用电源技术手册:开关电源分册》的评价,我得从它所涵盖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上来说。首先,我得说,这本书在基础原理的讲解上真是做到了详略得当,没有那种为晦涩而晦涩的数学公式堆砌,更多的是结合实际的拓扑结构来阐述能量转换的机制。比如,在讲解反激式和推挽式电源的磁性元件设计时,它不是简单地给出公式,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工作模式下磁芯的饱和特性和绕组损耗的平衡点,这对于我这种在实际产品设计中经常遇到热量和效率瓶颈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尤其欣赏它对瞬态响应和环路补偿的分析,那些图示清晰地展示了不同PID参数设置对输出电压稳定性的影响,避免了传统教科书那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空泛讨论。全书的行文流畅,逻辑性极强,读起来不像是在啃一本技术专著,更像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专家那里听课,那种务实的态度,让人感觉书中所述皆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实用经验。
评分我手里很多电源书,大多是聚焦于某一类拓扑的深度挖掘,但这本书的广度让我感到惊喜。它并没有将重点局限在主流的降压或升压电路,而是花了相当的篇幅讨论了那些在特定应用场景中至关重要的设计点,比如高可靠性电源的EMI/EMC处理策略,这块内容在很多同类书籍中往往一带而过。书中对共模噪声的抑制方法,从PCB布局的细节到滤波器的选型,都有非常具体的案例分析,我照着书里的建议修改了几个难搞的样机,效果立竿见影。再者,它对保护电路的讲解也极其细致,过流、过压、欠压锁定(UVLO)的各种触发机制和恢复时序,作者都描绘得清清楚楚,这对于设计需要满足严苛行业标准(比如医疗或工业控制)的电源模块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少有的能够兼顾“广度”和“深度”的工具书,让人感觉编写者真正站在了解决工程问题的角度来组织内容的。
评分坦白讲,市面上电源设计的书籍很多,但真正能让人“用起来”的,凤毛麟角。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如何避免”。例如,在讨论LLC谐振变换器时,它没有简单罗列其工作区间,而是深入分析了轻载和重载条件下软开关的丢失现象,以及如何通过改变开关频率或优化谐振网络的元件值来维持高效率。这种对非理想情况的深入剖析,是教科书往往忽略的,却恰恰是实际产品可靠性的命脉所在。此外,书中对功率密度提升的探讨,涉及到散热设计和PCB的层叠结构选择,提供的建议极具操作性,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陪你一起攻克难关的实战手册,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电子设计师来说,这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例质量,是提升阅读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这一点上,它做得相当出色。很多技术书籍的图表晦涩难懂,参数标注不清,但这本书中的电路图和波形图几乎都是矢量化的,线条清晰,关键节点的电压电流标注得非常明确。特别是那些关于开关管安全工作区(SOA)的分析图,结合了热阻和集电极电流的二维坐标系,直观地展示了如何避免器件在开关过程中损坏。我对比了书中某些章节的讲解与我过去阅读的几本国外经典著作,发现这本书在阐述复杂概念时,更贴近我们国内的元器件标准和设计习惯,这使得知识的转化效率大大提高。当你需要快速定位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时,清晰的章节划分和详尽的索引,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参考信息,而不是在厚厚的书中迷失方向。
评分从一个初级工程师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从零到一”的构建流程。它没有直接跳到高级的数字控制,而是从最基础的磁性元件的物理特性讲起,逐步引入到PWM的实现和反馈系统的建立。我记得我第一次尝试设计一个隔离电源时,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如何平衡变压器的漏感和磁芯的利用率。这本书里详细解释了如何通过优化绕线结构来控制漏感,并给出了实用的经验公式,这比单纯的学习电磁场理论要有效得多。更值得称赞的是,它还融入了最新的半导体器件知识,比如SiC和GaN在高频开关中的应用优势与挑战,这些内容使得这本书在近几年技术飞速迭代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了很高的时效性,确保了读者学到的不是过时的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