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器基础知识与运算放大器应用800问

放大器基础知识与运算放大器应用800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凌 著
图书标签:
  • 放大器
  • 运算放大器
  • 模拟电路
  • 电子技术
  • 电路分析
  • 基础知识
  • 应用电路
  • 800问
  • 教材
  • 学习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71410
商品编码:2972951852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放大器基础知识与运算放大器应用800问

定价:88.00元

售价:61.6元,便宜26.4元,折扣70

作者:林凌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121271410

字数:1079000

页码:55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收集了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在实验和课题研究工作中的电路问题,以及工作不久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新产品研发或产品维护中遇到的大量问题,并进行了深入解答。这些问题中的绝大多数是从事电子领域工作的人员必然会面对的。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是有关放大器基础知识与运算放大器应用的问题及其解答,如放大器与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知识、各种放大器与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与性能、放大器与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测量放大器和放大器的测量等。扎实而宽厚的放大器与运算放大器的知识与应用能力是构建电子工程师高超创新与设计能力先决条件。

目录


作者介绍

李刚,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教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计算机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天津市单片机学会理事长。出书方向:电子电路、单片机等。

文摘


序言



揭秘电子世界的“大脑”:信号的放大、处理与创新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电子设备已深深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高清电视到复杂的医疗仪器、精密测量仪器,再到通信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无不依赖于精妙的电子电路。而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电路设计中,有一类核心元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电子世界的“大脑”,负责接收、放大、处理微弱的信号,并将之转化为有用的信息或指令。它们就是放大器,特别是那些在现代电子技术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运算放大器。 这本书,并非简单罗列枯燥的电路图和参数,而是致力于深入浅出地剖析放大器,尤其是运算放大器这一强大工具的内在奥秘。它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探索之旅,从最基础的信号放大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运算放大器在各种实际应用中的千变万化的场景。我们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力求用清晰、严谨的语言,结合丰富的实例,让读者真正理解这些电子“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们为何如此不可或缺。 从信号的微弱到力量的强大:放大器工作的根本 想象一下,我们想要捕捉并分析来自遥远星系的微弱无线电信号,或者检测到生物体内极小的电信号变化,这些信号在传输和检测过程中都极其微弱,很容易被噪声淹没。这时,放大器就如同一个“声音放大器”,能够将这些微弱的输入信号强度提升到足以被测量、处理或驱动其他设备的水平。本书将从最基本的放大器概念入手,阐述其核心功能——信号增益。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放大器,如电压放大器、电流放大器、跨阻放大器等,并深入分析它们的增益特性、输入阻抗、输出阻抗以及频率响应等关键参数。理解这些基本原理,是掌握更复杂的运算放大器应用的基础。 运算放大器的“超能力”:从通用工具到特定解决方案 运算放大器(Op-amp)之所以被称为“运算”放大器,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号放大器,更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通用电子模块。它的核心是差分放大电路,能够精确地放大输入信号的差值,同时抑制共模信号(即同时出现在两个输入端的信号),这使得它在抑制噪声方面表现出色。更重要的是,通过巧妙的外围电路设计,如电阻、电容的连接,运算放大器可以被配置成执行各种数学运算,如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甚至更复杂的滤波和信号生成。 本书将聚焦于运算放大器的独特优势,并详细解析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我们将深入探讨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模型,理解其“零输入偏置电流”、“无限开环增益”等理想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实际运算放大器的非理想效应,如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偏置电流、有限的开环增益、有限的带宽、有限的压摆率等,以及这些非理想因素对电路性能的影响。通过理解这些细节,读者将能够更准确地设计和分析实际电路。 无处不在的应用:运算放大器在现实世界中的舞台 运算放大器并非实验室里的抽象概念,它们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将用大量的实例,展现运算放大器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其强大的生命力。 信号调理与滤波: 在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中,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往往需要经过预处理才能进入后续的模数转换(ADC)阶段。运算放大器在这里可以作为缓冲器,隔离高阻抗传感器与ADC,防止信号衰减;也可以作为滤波器,滤除不必要的噪声,提取有效信号。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种滤波器类型,如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以及如何利用运算放大器构建这些滤波器,并深入分析它们在音频处理、图像采集等领域的应用。 测量与仪器仪表: 精密的测量仪器,如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等,都离不开运算放大器的精确放大和信号处理能力。本书将探讨运算放大器在设计精密测量电路中的作用,例如如何利用运算放大器实现高输入阻抗的电压测量,如何搭建低损耗的电流测量电路,以及如何构建能够精确模拟电压信号的函数发生器。 音频与通信: 音频功放电路是运算放大器最广为人知的应用之一。从高保真的音响系统到便携式音乐播放器,运算放大器都在其中扮演着放大音频信号、驱动扬声器的角色。在通信领域,运算放大器用于信号的放大、解调、调制以及噪声抑制。本书将解析音频放大器的基本设计原理,并探讨运算放大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如RF前端设计、中频放大器等。 控制系统与电源管理: 在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运算放大器是构建反馈控制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能够精确地比较目标值与实际测量值,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同时,在电源管理领域,运算放大器也被广泛应用于稳压器、DC-DC转换器等电路中,以实现稳定、高效的电源输出。本书将深入探讨运算放大器在伺服控制、开关电源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传感器接口与信号转换: 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都需要与微控制器或其他处理单元进行接口。运算放大器可以有效地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微控制器能够识别的电压或电流信号,并进行必要的放大和滤波。本书将详细介绍不同传感器的接口设计,以及运算放大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从理论到实践:构建你的电子世界 本书不仅仅提供理论知识,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将通过大量的电路实例,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型号,并进行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我们会讲解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反馈电阻和电容,来精确控制运算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响应。同时,我们也会探讨实际电路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稳定性、噪声、功耗等,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书将引导读者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层面,逐步走向“如何做”。无论你是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还是对电子技术充满好奇的爱好者,亦或是希望提升自身技能的工程师,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发。通过学习本书,你将能够更自信地理解和设计各种电子电路,将你的创意转化为真实的电子产品,真正掌握电子世界的“大脑”——运算放大器,并用它来构建更加精彩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那种经典的理工科书籍的风格,朴实却又不失专业感。拿到手里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纸张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也相当不错,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阅读和查阅的专业书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排版上下的功夫,那种合理的留白和清晰的章节划分,让我在初次翻阅时就能快速定位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特别是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电路图,都处理得非常精细,线条流畅,标注明确,完全没有那种模糊不清、让人费解的低质量印刷感。可以说,光是这本书的“硬件”水平,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标准,让人在拿起它的那一刻,就对后续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感觉手里捧着的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的知识结晶,而不是随便凑合的印刷品。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预示着内容本身的严谨性。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令人印象深刻,它成功地在普及性和专业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当我深入到后面关于高级应用的部分时,我明显感觉到作者在选题上的独到眼光。他没有局限于那些老生常谈的经典应用,而是探讨了一些更贴近现代电子设备需求的复杂电路结构和设计优化策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噪声抑制和高频性能优化的章节,那里的分析深入到了器件级的探讨,让我对那些看似简单的电路模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层次感的设计,意味着这本书能够伴随读者走过从入门到资深工程师的不同阶段,而不是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一次性”读物。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需要时,总能提供恰到好处的进阶指引。

评分

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体验这本书的阅读流程,发现它在内容组织上展现出一种非常实用的逻辑性。它并不是那种堆砌理论概念的枯燥读物,而是更倾向于构建一个从基础到深入的完整知识体系。比如,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开篇对基本放大电路的剖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每一个参数的引入和推导都循序渐进,没有那种生硬的“你必须知道这个”的断裂感。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似乎深谙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痛点,书中穿插的案例分析和“陷阱提醒”非常有针对性。这些内容绝非网上那些零散的教程可以比拟,它们是经过实践检验后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直接针对那些在设计过程中最容易出错的关键点进行讲解,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避免了我走很多弯路。

评分

这本书在工具书的实用性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这对于需要频繁查阅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用来“读完”的,更是用来“参考”的。书中关于各种典型电路的参数设定、性能评估的量化指标,以及故障排除的流程图,都编排得极为系统和便捷。我甚至发现,作者在很多关键知识点后都附带了简短的总结或者一个速查表,这对于工作繁忙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能让你在几秒钟内找到你需要的信息,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翻阅大段的文字。这种“即取即用”的设计理念,让这本书从一本纯粹的学习资料,升级成了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箱”,极大地提升了我在项目中的效率。

评分

从语言风格上来说,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非常懂得如何与读者沟通的专家。他的叙述方式成熟稳重,充满了严谨的科学态度,但又绝不古板沉闷。在解释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时,作者总能找到非常形象和贴切的比喻,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我常常发现自己能在读完一段后,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在脑海中重构那个电路的工作流程,这完全得益于作者流畅且富有条理的文字引导。不像有些技术书籍,读起来像是在啃没有调味的干面包,这本书的文字充满了“营养”,能够让大脑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保持舒适和愉悦,阅读体验着实是一种享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