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體育博士文叢:矽橡膠修補關節軟骨的實驗研究
定價:28.00元
售價:19.6元,便宜8.4元,摺扣70
作者:王梅
齣版社: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811007725
字數:
頁碼:9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中國體育博士文叢:矽橡膠修補關節軟骨的實驗研究》是篇由博士論文修改而成的書籍。該論文以實驗的形式呈現,《中國體育博士文叢:矽橡膠修補關節軟骨的實驗研究》共分六部分,涉及文獻綜述、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和結論等。論文研究的目的是瞭解矽橡膠植入後對周圍關節軟骨的影響。通過該研究,我們可以得齣這樣一個結論:矽橡膠植入可以作為修補關節軟骨缺損的一種方法,植入矽橡膠可延緩由於關節軟骨缺損導緻的骨關節炎。關節軟骨缺損如果不采用積極的治療手段,將在短期內形成骨關節炎。本研究所采用的矽橡膠可作為關節軟骨缺損的修復材料。I型前膠原mRNA可能可以作為早期0A的分子標誌。
1 文獻綜述
1.1 正常關節軟骨的結構、組成與功能
1.1.1 關節軟骨細胞與潮綫
1.1.2 基質成分
1.1.3 水分
1.1.4 膠原
1.1.5 蛋白多糖
1.1.6 非膠原蛋白與糖蛋白
1.1.7 脂質
1.2 正常關節軟骨的營養與代謝
1.3 軟骨損傷的病因及病理
1.4 關節軟骨損傷後修復的研究進展
1.5 矽橡膠的應用進展
1.6 既往矽橡膠修補關節軟骨的研究工作
1.7 小結
2 前言
3.1 主要儀器及設備
3.2 材料和試劑
3.3 實驗步驟
3.3.1 動物模型
3.3.2 實驗分組
3.3.3 檢查指標
3.3.4 標本取材
3.3.5 大體觀察
3.3.6 石蠟標本製作
3.3.7 蘇木素一伊紅染色
3.3.8 甲苯胺藍染色
3.3.9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3.3.10原位雜交染色
4 結果
4.1 大體觀察
4.2 X綫觀察
4.3 鏡下觀察
4.3.1 正常關節軟骨
4.3.2 滑車關節軟骨
4.3.3 髕骨關節軟骨
4.3.4 關節軟骨I,II,III型前膠原mRNA的閤成
4.3.5 關節軟骨I,II,III型膠原蛋白的閤成
4.3.6 矽橡膠植入對腦、心、肝、腎組織的影響
4.3.7 矽橡膠植入對膝關節內滑膜的影響
5 討論
5.1 矽橡膠植入後關節軟骨的變化
5.2 矽橡膠植入後的固定情況
5.3 矽橡膠植入對軟骨前膠原mRNA閤成的影響
5.4 矽橡膠植入對軟骨膠原蛋白閤成的影響
5.5 膠原蛋白閤成與前膠原mRNA閤成之間的聯係
5.6 矽膠植入對腦、心、肝、腎組織的影響
5.7 矽橡膠植入對滑膜組織的影響
6 結論
附圖及說明
參考文獻
英文縮略語
緻謝
王梅,1975年1月齣生,湖北武漢市人,醫學博士,現就職於武漢體育學院。1992年考入成都體育學院運動醫學係,1997年獲學士學位。1997~2000年在武漢體育學院師從扈剋文教授,專業為運動醫學,研究方嚮為運動損傷,獲得碩士學位。2000~2003年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師從於長隆教授,專業為運動醫學,研究方嚮為運動創傷防治,並獲博士學位。參編的著作有:《體育生物學醫學基礎研究與進展》,閤譯的著作有:《骨科基礎科學:骨關節肌肉係統生物學和生物力學》。主要參與的課題有:《人工材料修補關節軟骨研究》(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課題)、《運動員應激損傷機理和調控方法的研究》(國傢體育總局奧運科技攻關項目)、《中國運動員生理、心理、營養常數調查》(國傢科技部課題)。現為武漢體育學院運動醫學教研室副教授,主要從事運動醫學、運動營養學教學並進行運動損傷、醫務監督的研究。
這套《中國體育博士文叢》的選題眼光著實不錯,每一次翻閱都能找到一些前沿又實用的研究成果。這次拿到的是關於運動損傷修復方麵的,光看書名就覺得十分有分量,“矽橡膠修補關節軟骨的實驗研究”,這無疑是瞄準瞭當前運動界,乃至社會大眾都普遍關注的關節損傷問題。我們知道,關節軟骨一旦受損,修復的難度是很大的,傳統的治療方法往往效果有限,甚至需要手術,而術後的恢復期也漫長而痛苦。所以,任何能夠提齣有效、創新的修復方案的研究,都值得我們高度重視。這本書的齣現,恰恰為解決這個難題提供瞭新的思路和可能性。我尤其期待看到實驗研究的具體設計,比如采用瞭哪種類型的矽橡膠,其生物相容性如何,植入後的穩定性怎麼樣,以及在動物模型上進行的實驗效果評估,包括軟骨的再生情況、功能恢復程度等等。作者是否能夠通過嚴謹的實驗數據,證明矽橡膠在修補關節軟骨方麵的確切療效,這是我最想知道的。而且,作為博士文叢,想必其學術嚴謹性是毋庸置疑的,理論基礎紮實,方法學可靠,數據分析科學,這對於我這樣關注體育健康和醫學前沿的讀者來說,是極其寶貴的知識財富。
評分在我的認知裏,關節軟骨的損傷修復一直是醫學界的難題,尤其是在競技體育領域,關節的健康直接關係到運動員的運動壽命和競技水平。《中國體育博士文叢》推齣的這本《矽橡膠修補關節軟骨的實驗研究》,無疑觸及瞭一個極其重要的痛點。光是“矽橡膠修補”這個概念,就足夠引人遐想,因為它暗示著一種非生物源性材料的介入,用於修復自身組織。我迫切地想要瞭解,作者是如何設計這種矽橡膠材料,使其能夠有效地“扮演”關節軟骨的角色?它是否具有足夠的彈性來承受運動帶來的衝擊?它的錶麵是否經過處理,能夠吸引和支持軟骨細胞的生長?實驗研究部分,我希望看到嚴謹的設計,比如作者如何創建可重復的關節軟骨損傷模型,以及如何植入矽橡膠材料。更重要的是,關於實驗效果的評價,我希望看到多維度的分析,不僅僅是病理學上的組織學觀察,還應該包括力學性能的測試,以及動物模型在恢復期內的運動能力評估。這本書如果能夠提供切實可信的實驗證據,那麼它對運動醫學的貢獻將是不可估量的,也代錶瞭中國科研在這一領域的探索深度。
評分讀到這本《中國體育博士文叢》中的《矽橡膠修補關節軟骨的實驗研究》,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運動員受傷後無奈的場景。關節軟骨損傷,尤其是在高強度對抗性運動中,幾乎是難以避免的“職業病”。傳統觀念中,一旦軟骨磨損嚴重,往往意味著職業生涯的終結,甚至日常生活也會受到長久影響。而這本書的標題,則像是一道曙光,帶來瞭“矽橡膠修補”這樣充滿科技感和希望的詞匯。我十分好奇,究竟是怎樣的科學原理,能夠讓一種看似普通的材料——矽橡膠,在精密而脆弱的關節軟骨修復領域發揮作用?它的生物力學特性是否能夠完美契閤關節的運動需求?在植入過程中,又需要剋服哪些技術上的挑戰?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詳細的解答。從實驗研究的角度齣發,我想瞭解作者是如何設計實驗來驗證這個設想的。是采用瞭體外實驗還是體內實驗?如果是體內,那麼動物模型的選擇是否恰當?實驗的對照組又是如何設置的?數據分析是否全麵,結論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可能為運動損傷治療提供新的途徑,更在於它所體現齣的中國學者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評分作為一名對生物材料在醫療領域應用頗感興趣的讀者,我對《中國體育博士文叢》中的《矽橡膠修補關節軟骨的實驗研究》這本書感到非常振奮。關節軟骨的再生能力極弱,是臨床上一個棘手的難題,而運動損傷更是將這一問題推嚮瞭風口浪尖。矽橡膠作為一種廣泛應用於醫療器械的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和可塑性一直備受關注。本書的研究方嚮,將矽橡膠與關節軟骨的修補結閤起來,無疑是一個大膽而富有潛力的嘗試。我非常期待瞭解作者是如何將這種材料“嫁接”到受損的軟骨部位,並實現有效的修復。具體來說,我希望能看到關於矽橡膠材料本身的特性介紹,例如其彈性模量、錶麵形貌、孔隙結構等,這些是否經過特殊設計以促進軟骨細胞的附著和增殖?實驗研究的部分,我希望能夠看到詳盡的材料製備、細胞培養、動物模型構建以及術後評估的細節。例如,是否采用瞭組織工程的理念,將矽橡膠作為支架,引導自體或異體軟骨細胞生長?或者,矽橡膠本身是否具有某種促再生功能?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讓我對中國體育科技和生物醫學的進步充滿瞭期待。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在關注體育領域的前沿科技,特彆是那些能夠直接改善運動員運動錶現、延長職業生涯,甚至造福普通大眾健康的科研成果。《中國體育博士文叢》中的《矽橡膠修補關節軟骨的實驗研究》這個題目,瞬間就吸引瞭我的全部注意力。關節軟骨的損傷,尤其是對於需要頻繁進行跳躍、跑動、急停等動作的運動員來說,是巨大的挑戰,也常常導緻他們過早退役。這本書所提齣的“矽橡膠修補”,讓我聯想到這種材料在假肢、醫療植入物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但將其應用於精細且功能復雜的關節軟骨修復,其難度和創新性可見一斑。我最想探究的是,這項研究在實驗層麵是如何進行的。是否涉及到新型矽橡膠材料的研發?其生物相容性如何,是否存在免疫排斥反應的風險?在實驗動物身上,如何精確地模擬關節軟骨的損傷,然後植入修復材料?術後的評估標準是什麼?是否關注瞭材料的長期穩定性、力學性能以及對關節功能的恢復情況?這本書的齣現,不僅代錶瞭中國學者在這一細分領域的努力,也可能為攻剋運動損傷難題帶來新的突破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