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
:29.00元
作者:(日)安河内哲也,林品秀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68212632
字数:125000
页码:1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
内容提要
《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由日本补习名校名师、英语教育专家安河内哲也所著,作者分享了他多年积累的关于亲子培养孩子素质、激发和提高学习能力的经验。全书共七章。从家庭教育对孩子人生的重要影响开始,逐步讲述经验教育、家庭环境的营造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这两种教育的可行的方法,帮助孩子迅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
目录
Chapter 1
父母奠定孩子人生的基础
1. 没有了父母,孩子们还能过着幸福的人生吗? 002
2. 有了“个人潜力”,就能在社会上生存 007
3. 有了“学习能力”,人生的选项就会增加 010
4. 能同时培养个人潜力与学习能力的“经验教育” 012
Chapter 2
孩子真正的学习能力,要由“经验教育”来培养
1. 国语: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接触母语(日文) 016
2. 算术(数学):利用游戏等,来锻炼数学能力 025
3. 理科:参观科学馆以及体验自然 029
4. 社会:让孩子了解实际的社会 033
5. 经验教育成功的秘诀,就是“若无其事”地实行 038
6. 让孩子自由体验,经验教育才有效果 042Chapter 1
父母奠定孩子人生的基础
1. 没有了父母,孩子们还能过着幸福的人生吗? 002
2. 有了“个人潜力”,就能在社会上生存 007
3. 有了“学习能力”,人生的选项就会增加 010
4. 能同时培养个人潜力与学习能力的“经验教育” 012
Chapter 2
孩子真正的学习能力,要由“经验教育”来培养
1. 国语: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接触母语(日文) 016
2. 算术(数学):利用游戏等,来锻炼数学能力 025
3. 理科:参观科学馆以及体验自然 029
4. 社会:让孩子了解实际的社会 033
5. 经验教育成功的秘诀,就是“若无其事”地实行 038
6. 让孩子自由体验,经验教育才有效果 042
Chapter 3
培养聪明孩子的“家庭环境”营造方法
1. 把家里布置成“学习主题乐园” 046
2. 让“餐桌”“客厅”都成为全家人的学习空间 048
3. 事先将书籍随意摆放于家中各处 051
4. 让孩子阅读能够提升词汇能力的漫画 054
5. 孩子看电视时,要问他:“为了什么而看?” 056
6. 筛选并录下优良节目,容后再看 059
7. 打电玩时,引进“延长规则” 061
8.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064
9. 借助收音机或有声书锻炼听力 066
10. 在厕所张贴默记用资讯 070
11. 将“3 分钟”,作为家庭学习时间的基准 072
12. 让孩子接触“好事”,远离“坏事” 074
13. 通过家人间的对话,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076
14. 根据孩子个性,选择适合的学业补习班 080
Chapter 4
激发孩子“拼劲”的八个方法
1. 请家长成为孩子远远的“管制塔台” 084
2. 让孩子尽情投入感兴趣的事物 088
3. 不用“直球”方式明说,采取迂回战术 091
4. 帮孩子修正轨道时,要从远处,慢慢地微调 095
5. 越是孩子成绩退步时,越要坚定地说:“不要紧!” 098
6. 称赞、称赞,铆起来称赞 101
7. 好好调理孩子的睡眠、饮食习惯 103
8. 以行动而非话语表态 107
Chapter 5
顺利的“初中入学考试”、失败的“初中入学考试”
1. 是“小时了了”的孩子,还是“大器晚成”的孩子 112
2. 要是在准备初中入学考试时就已身心俱疲,会发生什么事呢? 117
3. 保存“余力”,选择入学后能够及格的学校 121
4. 请务必与孩子一同参观学校 124
5. 想要顺利通过初中入学考试,如何做学习计划 126
6. 补习班也是能运用的手段 128
7. 进入公立初中就读,是提升学习能力的良机 136
Chapter 6
从小学开始的“英语教育”
1. 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英语呢 140
2. 只有拥有日语(母语)的稳固基础,才能培养英语能力 142
3. 到小学四年级之前,让孩子以玩游戏的感觉接触英语 146
4. 让孩子从小学五六年级起,慢慢地了解“动词使用方法”或“发音” 148
5. 利用升初中前的春假,正式认真展开英语学习 153
6. 进入公立初中就读时的英文学习法 155
7. 进入初、高中直升学校就读时的英文学习法 158
Chapter 7
从小学高年级起,教导孩子“社会运作机制”
1. 避免孩子因“学校”与“社会”的落差而受苦 162
2. 和孩子谈自己的工作 165
3. 对孩子想要的东西,不要立刻买给他(她) 168
4. 在家里确实讨论金钱问题 170
结 语 173
href='#' class='section_show_more' id='catalog-btn' dd_name='显示全部信息'>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介绍
安河内哲也
日本补习名校“东进语言学校”魅力名师,英语教育专家,人气讲师。他凭借20多年教学经验并实证的短期进步法,使许多成绩长久不见起色的考生在短期内有了明显进步,获得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热情支持。著作以语言学书籍、参考书为主,累计突破100种,超过350万册。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曾经的孩子,如今为人父母,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阅读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义务,一种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常常羡慕那些能够把书本当成宝贝,一页一页津津有味地翻阅的孩子。现在,轮到我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书籍,为他打开阅读世界的大门了。当我在网络上看到《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本书的简介时,我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共鸣。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与书本建立联系。 我很好奇,这本书会提供哪些具体的“玩具化”阅读的思路? 比如,我能否根据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把故事改编成一个寻宝游戏?或者,利用书本里的插图,让孩子画出自己想象中的角色? 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告诉我,如何让孩子在阅读中体会到发现的乐趣,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比如,当孩子在书中看到一个有趣的动植物时,是否可以引导他们去寻找真实的标本,或者动手去绘制? 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打破“家长说教,孩子听从”的模式,建立一种更加平等、有趣的亲子阅读关系。 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由,感受到探索的乐趣,而不是被限制和束缚。 我相信,如果《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真的能教会我如何让书本成为孩子的“玩具”,那将是我送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之一,它不仅能点亮他的童年,更能为他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明白,学习本身可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评分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每天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孩子,也见证着他们对阅读的不同态度。有些孩子视书如命,有些孩子却视书如草。我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孩子真正爱上阅读,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当我看到《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个书名时,我眼前一亮。它传递的信息非常明确:阅读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而应该是充满乐趣和创造力的。 我好奇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展示如何将书籍转化为孩子们的“玩具”,在课堂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是否可以设计一些根据课文内容改编的戏剧表演?或者,利用课文中的元素,让孩子们制作相关的模型或手工艺品? 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如何在课外生活中,引导孩子“玩”书的方法。 比如,是否可以建议家长们,利用周末时间,组织一次“书本主题”的户外探索活动? 或者,鼓励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书籍角色,转化为他们日常玩耍中的伙伴? 我更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会强调,让孩子在阅读中成为“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鼓励他们提问,鼓励他们质疑,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解读书本内容。 我相信,如果《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本书能够为一线教师和广大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帮助我们将书籍从“任务”变成“游戏”,那么它将极大地提升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收获知识和智慧。
评分作为一名对儿童教育充满热情的教育研究者,我一直关注着儿童早期阅读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法。当我在书店偶然瞥见《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的独特视角所吸引。在当前社会,过度强调应试教育和知识灌输,往往让阅读变得功利化,甚至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而这本书的出现,似乎是在为儿童阅读注入一股清流,强调以“玩”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亲近书籍,这与我一直以来倡导的“游戏化学习”理念不谋而合。 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玩具”的属性赋予书籍的? 是通过精巧的书本设计,让书本身就具备了可玩性?例如,那些可以翻折、弹出、触感各异的书籍?还是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巧妙的阅读活动,将书本的内容转化为孩子感兴趣的游戏? 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一个好的玩具,不仅仅是提供娱乐,更能激发孩子的无限想象,让孩子在玩耍中不断创造和探索。 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案例研究,分析不同类型的“玩具书”是如何在儿童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那就更具参考价值了。 我相信,如果这本书能够真正阐释“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一理念,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它将对整个儿童教育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能够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引导孩子阅读,更能重塑我们对阅读的认知,让阅读成为孩子快乐成长、全面发展的关键。
评分我是一位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浓厚兴趣的心理学爱好者。在研究中,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情感、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全面发展。而阅读,无疑是促进这些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对阅读表现出抵触情绪,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惑。《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个书名,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触及了问题的核心。将“书”与“玩具”联系起来,这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意义。 我好奇书中是否会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玩具”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及如何将这种吸引力迁移到书籍上。 比如,书中是否会分析,玩具所具备的互动性、探索性、以及满足孩子成就感的特点,是如何与阅读过程相结合的? 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基于心理学原理的阅读引导方法。 比如,如何利用游戏化的方式,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而不是依靠外在的奖励或惩罚? 如何通过情境创设,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到乐趣、好奇和满足感? 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强调,阅读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是培养孩子的情感共鸣、想象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通过阅读,孩子能否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学会用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甚至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探索解决现实世界中遇到的挑战? 我相信,《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本书,能够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儿童阅读引导方案,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阅读的积极情感联系,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评分作为一个曾经在教育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教师,看到《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个书名,心里就涌现出无数想要分享的感慨。我太理解这个书名背后蕴含的深意了。家长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爱上阅读,但现实中,多少孩子把书本看作是负担,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而这本书,从名字上就传递了一种积极、有创造力的信号,它似乎在告诉我们,阅读并非是坐而论道的严肃事件,而是可以像玩玩具一样,充满乐趣和惊喜。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书本与“玩具”的概念巧妙融合的。是关于如何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籍,让它们本身就具有吸引力?还是提供了许多与书互动、将书本内容转化为实际游戏的方法? 我更期待的是,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比如,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哪些“玩具化”阅读的独特技巧?如何引导孩子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探索、体验书中世界? 我相信,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做到让书本成为孩子“好的玩具”,那将是给无数家庭带来的福音,也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阅读的认知,让阅读真正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珍贵的伙伴。它所传递的理念,将不仅仅是关于读书,更是关于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以及如何让亲子关系在阅读中得到升华。
评分作为一个曾经在图书馆工作多年的人,我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书籍,也见证了无数孩子在书海中探索成长的身影。《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个书名,对我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召唤。它触及到了阅读的本质——兴趣和乐趣。我始终相信,当孩子将阅读视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时,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将会得到极大的释放。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阐释,如何让书籍本身就具备“玩具”的属性,吸引孩子主动去探索和发现。 比如,书中是否会探讨,那些具有丰富插图、巧妙设计、以及互动元素的绘本,是如何成为孩子们的“玩具”?是否会分析,不同材质、不同形式的书籍,是如何激发孩子不同的感官体验? 此外,我更想了解,除了书籍本身的特质,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将阅读“玩具化”。 比如,是否可以鼓励家长们,为孩子创造一个“沉浸式”的阅读环境,让他们感觉自己置身于书中的世界?是否可以设计一些与书籍内容相关的“寻宝游戏”或者“解谜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主动去寻找答案? 我也非常关注书中是否会强调,阅读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鼓励孩子在阅读中自由发挥想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书中的信息。 这种开放式的、充满乐趣的阅读方式,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相信,《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本书,将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一套全新的儿童阅读理念和实践方法,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更是关于如何用一种更符合儿童天性的方式,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快乐的玩耍中,收获知识,拥抱成长。
评分我是一名对教育改革充满期待的教育工作者,我始终在寻找能够真正触及学生心灵、激发他们内在动力的教育方式。《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它传递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理念,将“阅读”这一相对严肃的活动,与“玩具”这一孩子最喜爱的媒介联系起来。这种颠覆性的视角,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 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从教育学、心理学甚至社会学的角度,来论证“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一观点的合理性的。 比如,书中是否会分析,传统教育模式下,阅读的“功利化”和“强制性”是如何扼杀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又如何通过“玩具化”的阅读方式,来重塑孩子对阅读的认知,将其视为一种乐趣和探索? 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系列创新的教育实践案例,展示如何将书籍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让课堂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比如,是否可以设计一些基于书籍内容的“项目式学习”,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书本知识?是否可以鼓励孩子们,通过创作与书籍相关的“玩具”或“游戏”,来表达他们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我更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会探讨,如何通过“玩具化”的阅读,培养孩子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比如,在游戏化的阅读过程中,孩子们如何学会独立思考,如何与同伴协作,如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我相信,《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本书,将为中国的儿童教育改革提供宝贵的思想和实践指导,它有望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引领我们走向一种更加人本、更加高效的教育模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玩中学,在学中乐,最终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评分我是一个在读的大学生,同时也是一个资深的书虫。我从小就对书本有着浓厚的兴趣,我的父母并没有刻意“培养”我阅读,而是自然而然地,书本就成为了我童年最亲密的伙伴。我一直认为,阅读的魅力在于它的无限可能,在于它能够带我们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认识任何想认识的人。《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个书名,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方法,让我的下一代,也能拥有像我一样的,对书本纯粹的热爱。 我好奇书中是否会提及,如何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去解读那些稍显复杂的文学作品? 比如,是否可以将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变成孩子们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让他们在互动中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阅读体验”的设计。 比如,是否可以根据书中的场景,在家中布置一个“读书角”,让孩子仿佛置身于书中的世界? 或者,在阅读过程中,穿插一些与书本内容相关的动手实践活动,比如制作书中提到的道具,或者烹饪书中的美食? 我更看重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强调“自由探索”和“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 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书籍,去“玩”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安排。 我相信,如果《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本书能够真正帮助家长们理解,如何将阅读的乐趣与孩子的游戏天性相结合,那么它将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快乐之门,让他们在玩耍中汲取养分,在探索中收获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
评分我是一个新手妈妈,每天都在为如何科学有效地陪伴孩子成长而绞尽脑汁。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时候读完之后,反而感到更加迷茫,因为理论太多,实践起来却不知从何下手。《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痛点。我深知阅读的重要性,但我的孩子现在还不到三岁,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喜欢动来动去,常常无法静下心来听我讲故事。看到这个书名,我仿佛看到了希望。我猜想,这本书一定提供了一些非常接地气的方法,能够将阅读的种子,以一种孩子乐于接受、充满趣味的方式播撒下去。 它是否会教我如何挑选那些能够引起孩子兴趣的绘本?是关于色彩、图案,还是互动性强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会告诉我,如何像玩游戏一样,和孩子一起“玩”书吗? 比如,我是否可以根据书中的内容,为孩子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或者,利用书中的元素,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让阅读变得更加立体和生动? 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强调亲子互动在阅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玩具化”的阅读方式,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玩乐中成长。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不仅仅是它能帮助我解决孩子不爱看书的问题,更是希望它能为我提供一套全新的育儿理念,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用更科学、更富有趣味的方式引导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评分作为一名图书编辑,我总是对那些能够创新儿童阅读方式的书籍充满好奇。《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个书名,无疑戳中了当下儿童阅读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痛点。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催促”下阅读,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似乎被“教育”磨灭了。而“玩具”的属性,恰恰代表着孩子的兴趣、探索和玩乐。这让我非常期待,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颠覆性的视角,来重新定义儿童阅读。 我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书籍本身可以被设计成具有“玩具”特质的载体。例如,那些立体书、翻翻书、触感书,它们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游戏性,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 此外,我更关注书中是否会提供一套完整的“玩书”指南,帮助家长和教育者将传统的阅读过程,转化为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游戏。比如,如何根据绘本的内容,设计出适合亲子互动的剧本?如何利用书中的情节,引导孩子进行角色扮演,甚至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 我也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强调阅读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鼓励孩子在阅读中犯错,在玩乐中学习,而不是过分追求对书中知识的“完全掌握”。 这种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学习的内生动力,都至关重要。 我相信,《让书成为孩子好的玩具》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用更符合儿童天性的方式,去引导他们探索世界的工具书,它有望改变我们对儿童教育的传统认知,让阅读真正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助推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