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跟我学篮球
:35.00元
售价:23.8元,便宜11.2元,折扣68
作者:李显佳,许锡铭著
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546404318
字数:180000
页码:15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由李显佳和许锡铭编著的《跟我学篮球》生动形象的技术图解,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篮球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实战应用以及比赛技巧,易学易练,快速上手。简洁明了的要点提示以及练习指南,使你通过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完善篮球技战术,并从练习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段评价:一位初学者带着兴奋与困惑的真实体验】 说实话,我完全是个篮球小白,连罚球线和三分线都分不太清那种。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还有点担心内容太深奥看不懂,毕竟我看过一些网上那些动作分解图,看得我一头雾水。但是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救星!那些图例非常清晰,箭头和虚线的使用非常直观,让我这个视觉学习者上手快了很多。我最喜欢的是它把那些看起来很专业的动作,比如“转身后仰跳投”这种,拆解成了A、B、C、D四个步骤,每一步都配着清晰的文字说明,告诉你手型要怎么握、膝盖要怎么弯。我试着跟着书里的图自己比划了几次,那种“原来是这样”的感觉特别棒。不过,有个小小的遗憾,虽然文字描述很到位,但对于像我这种零基础的,如果能附带一个在线观看动作分解视频的二维码就更完美了,毕竟静态图有时候还是捕捉不到那种身体的协调性。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我的第一个“私教”,让我踏出了运动的第一步,感觉不再那么手足无措了。
评分【第五段评价:一位热爱阅读,注重书籍本身“文笔”的读者】 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韵律感,读起来非常流畅,丝毫没有那种枯燥的说明书腔调。作者的叙事风格是那种温文尔雅中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仿佛他正坐在你身边,用最亲切的口吻为你解析赛场上的瞬息万变。他似乎很擅长捕捉篮球运动中最富有人情味的部分——比如在关键时刻,球员那种咬紧牙关的心理活动,或者是团队磨合中那种微妙的默契。我尤其喜欢他描述那些“传奇时刻”的段落,他不会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通过精准的画面感,把那个瞬间定格。比如描述一次关键的盖帽,他会着重写防守者起跳时身体的滞空和对进攻者出手弧度的预判,让你在脑海里能构建出一个清晰的三维场景。这种带着温度的文字,让冰冷的技术训练也变得有感染力了。读完后,我不仅感觉球技上有所启发,更像是完成了一次对篮球精神的深度对话,让人读完后,内心会涌起一股强烈的,想立即踏上球场的冲动。
评分【第一段评价:一位资深篮球爱好者的深度剖析】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颇具匠心,拿到手的第一感觉是沉甸甸的,仿佛握住了某种承诺。内页的纸张选择偏向哑光质感,这在阅读那些需要仔细揣摩动作细节的插图时,能有效减少反光带来的干扰,对长时间学习者来说是个福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基础运球节奏变化时的那种细致入微,他没有简单地罗列“运球、变向、急停”这些生硬的术语,而是将每一次触球的力量、球与地面的回弹角度,甚至运球时身体重心的微调,都描绘得像一幅动态的素描。特别是关于“三威胁姿势”的解析部分,作者用了近乎哲学的笔触去探讨“等待”与“爆发”之间的平衡点,这已经超越了一本入门指南的范畴,更像是一本关于篮球心法的武功秘籍。阅读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作者的教学逻辑是层层递进的,他似乎总能预判读者在哪个环节会感到困惑,并提前用更生活化的比喻进行解答。比如,他将高位策应的视野比作“瞭望塔”,将无球跑动中的卡位描述为“无声的角力”,这些形象的比喻极大地降低了复杂战术理解的门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教会你“怎么做”,更在于让你明白“为什么这样做”。
评分【第四段评价:一位对训练方法学有要求的体能教练的视角】 从运动科学和训练负荷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训练计划设计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它并非一味地鼓励“多练、多跑”,而是非常注重训练的“目的性”和“恢复性”。我欣赏作者将体能训练与篮球技术训练进行了无缝对接。例如,在讲解速度爆发力的提升时,他给出的“短程冲刺与急停结合”的练习,其间歇时间和组数设置,都严格遵循了无氧阈值的恢复规律,而不是随意的拍脑袋安排。书中对核心力量在投篮稳定性上的作用,也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并附带了一套非常实用的、不需要专业器械就能完成的居家核心强化训练模块。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作者在谈到伤病预防时,所推荐的动态拉伸和关节活动度练习,其深度和广度,足以媲美一些专业运动员的常规热身流程。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运动生理学有着扎实的理解,他提供的训练方案是科学、安全且可持续的,而非短期的“速成”噱头。
评分【第三段评价:一位注重实战战术分析的球友的犀利点评】 我对技术细节的兴趣没那么大,我更关注的是如何在实战中运用,尤其是在五人制比赛里,如何通过阅读防守来做出最优选择。这本书在战术理念这一块的阐述,可以说是相当老道和深刻的。作者对现代篮球体系的理解,明显不是停留在教科书式的“三角进攻”或“跑轰”的表面。他用很大篇幅讨论了“空间几何学”在进攻端的重要性,这让我茅塞顿开。比如,关于掩护质量的定义,他强调的不再是单纯的“把人挡住”,而是如何通过掩护的站位,迫使防守方必须做出取舍,从而创造出“弱侧的进攻机会”。书中对“Pick and Roll”的变种解析尤其精彩,从最基础的挡拆顺下,到后来的“挡拆后外弹(Pop)”和“手递手(Hand-off)”的阅读,作者的分析密度极高,每一个决策点都标注了成功率和风险系数。我发现,很多我过去凭直觉做出的选择,这本书都能用一套严密的逻辑给我圆回来,或者指出我过去操作中的盲区。这是一本能让你的篮球智商(BBIQ)得到实质性提升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