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研究 | 作者 | 刘斌 |
| 定价 | 40.00元 | 出版社 |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4816186 | 出版日期 | 2014-05-01 |
| 字数 | 页码 | 207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教科书研究丛书: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研究》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导言;兵式体操从传入到兴起——清末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1840-1911);现代体育的逐步发展——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1912-1949)等。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章 导言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1.《走步、体操、游戏三段教材》 |
| 序言 | |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从书脊的字体到封面的配色,都透着一股沉静而有力量的美感。拿到手里,便能感受到那种厚重的历史感,仿佛穿越时空,触碰到了那个变革与动荡的年代。书页的质感也属上乘,纸张的厚度适中,翻阅时既有舒适的触感,也不易产生静电,对于我这种喜欢细细品读、偶尔还会做些笔记的读者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每一页的排版都显得精心设计,文字疏密得当,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即便内容本身的学术性较强,但整体的阅读体验却丝毫不觉枯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打磨,比如那些精心挑选的插图,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佐证和补充,让文字的表述更加生动形象,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彼时彼地的体育教学场景。
评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在梳理史料、考证细节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严谨的治学态度贯穿全书。对于关心中国近代教育史,特别是体育教育发展史的学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研究成果。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教材的比较分析,以及对教材背后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都非常有见地。特别是作者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分类解读时,既抓住了关键的时代特征,又挖掘出了不同教材之间的细微差异,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线索。阅读此书,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历史宝库中寻宝,每一次翻页都可能发现新的惊喜和启发。
评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论述方式,它既有严谨的学术分析,又不失生动的故事性和人文关怀。作者能够将枯燥的史料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叙述,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历史,体会教育的温度。书中对于一些具体案例的剖析,以及对一些教育家的引述,都极具说服力。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思考,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角落,原来隐藏着如此丰富的教育智慧。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是精神的塑造。它也引发了我对当下体育教育的一些思考,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能找回那种质朴而坚韧的教育初心?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专著,更是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作者仿佛是一位引路人,带着我们这些读者,走进了清末民初那个充满活力的教育现场。我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的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呼喊的声音,看到他们认真学习每一个体育动作的身影。书中所描绘的体育教学内容,虽然与我们现在所学的有所不同,但其中蕴含的关于健康、关于体魄、关于团队协作的精神,却是永恒不变的。通过阅读,我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教育思潮有了更具体的认知,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体育教育在中国近现代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评分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最受触动的是其中所呈现出的历史的温度。作者并没有将那些泛黄的教科书仅仅视为研究对象,而是通过对这些文本的深度挖掘,让我们得以窥见在那个特殊时期,教育工作者们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孩子们设计体育课程,培养他们的体魄与精神的。那些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憧憬,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书中的很多论述都非常有启发性,它让我们思考,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体育教育的侧重点和目标会有何不同?而那些穿越了百年的教育理念,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当下借鉴和反思?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历史的变迁,也折射出教育的本质,让我对“教育”二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