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年度工作报告(2016年度)
定价:128.00元
作者: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农业部科技发展中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16303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年度工作报告(2016年度)》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为基础数据汇总分析,主要反映全国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人员、经费、课题、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论文与、研究与开发活动、对外科技服务情况等数据,并附相应的图表。第二部分为省级以上农科院年度工作报告,由省级以上农业科研单位提供,主要反映省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年度科研工作取得的成效。
目录
部分 统计数据分析
一、机构
二、人员
三、经费
四、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情况
五、课题
六、论文与
七、R&D;活动情况
八、对外科技服务活动情况
附表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统计数据
第二部分 省级以上农科院年度工作报告
一、农业部属科研机构
(一)中国农业科学院
(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二、各省(市、区)属科研机构
(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二)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四)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五)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六)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八)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九)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十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十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十三)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十四)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十五)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十六)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十七)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十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十九)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二十)广西农业科学院
(二十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二十二)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二十三)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二十四)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二十五)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二十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二十七)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二十八)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二十九)宁夏农林科学院
(三十)新疆农业科学院
(三十一)新疆农垦科学院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每当我们谈论国家农业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2016年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最直接、最权威的记录。我理解,年度工作报告的形式,意味着它会以一种非常详实和系统的方式,呈现过去一年里,国内各大农业科研机构在各自领域内开展的各项工作。这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研究项目。比如,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可持续农业等方面,各机构究竟开展了哪些关键性的研究?2016年,是否有突破性的发现,或者新的研究方向被确立?我设想,报告中可能会有很多关于国家级重点科研计划、重大专项的执行情况的描述,以及在新技术、新方法引入方面的总结。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农业科技的“硬实力”至关重要,也让我对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预判。
评分这份《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年度工作报告(2016年度)》,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其内容的厚重与严谨。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而言,虽然无法像科研人员那样去解析报告中的具体数据和专业术语,但我仍然能够从中窥见中国农业科技的宏大图景和2016年的发展脉络。我特别关注报告中可能提及的“管理与创新”的平衡。一个高效的科研体系,不仅需要顶尖的科研成果,还需要科学的管理机制来保障其运转。我设想,报告中可能会有关于科研项目管理、成果评价体系、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管理层面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国家如何优化农业科研资源配置、如何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份报告,就像是为中国农业科技管理体系的一次“体检”,从中可以看到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农村发展充满关注的普通市民,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直观了解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投入和产出的信息来源。这份《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年度工作报告(2016年度)》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窗口。我虽然没有深入研究其中的科研细节,但从报告的整体框架来看,它必然涵盖了2016年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条件改善、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努力。这些“软实力”的提升,同样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不可或缺的因素。我猜想,报告中可能会提及在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些努力,共同构成了中国农业科技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石。这份报告,就像是一个年度总结,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农业科技在人才、平台、合作等方面的发展蓝图,让我感受到国家对科技兴农的重视与决心。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农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国家层面发布的各类报告充满好奇。这次偶然翻阅到这本《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年度工作报告(2016年度)》,虽然碍于篇幅和专业性,无法深入细读其中的具体数据和研究成果,但从整体的目录和前言中,我依然能感受到中国农业科技领域在2016年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进展。报告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推广,从政策指导到机构建设的方方面面,这让我对我国农业科研体系的运作模式和发展方向有了更宏观的认识。我特别关注到其中关于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和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的论述,这些无疑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报告的系统性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列举了各科研机构的年度工作亮点,也可能反映出了一些共性问题和挑战,这对于科研管理部门的决策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个年度体检报告,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农业科技的“健康状况”和“发展规划”,让人对这个领域充满期待。
评分这本《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年度工作报告(2016年度)》,虽然标题有些专业,但我总觉得它承载着沉甸甸的希望和责任。2016年,对于中国农业来说,是充满变革和挑战的一年,国家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我个人尤其对报告中提及的“科技惠农”和“成果转化”部分感到好奇。毕竟,再先进的科研成果,如果不能真正落地,服务于千千万万的农民,那么它的价值将大打折扣。这份报告,我推测一定详细梳理了2016年以来,农业科研机构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方面所做的尝试和取得的成效。这包括了新品种的培育、新技术的推广、新模式的探索等等。我设想,报告中可能会有很多具体的案例,展示科技如何切实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如何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如何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环境。这种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连结,正是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核心目标,也是我们普通人最希望看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