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本草纲目》中药养生智慧大全 (生活 家系列)
定价:39.80元
售价:25.5元,便宜14.3元,折扣64
作者:张俊莉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605860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中药养生密码 / 1
温、热、寒、凉,四性用不同 / 2
辛、酸、甘、苦、咸,五味入五脏 / 4
科学煎煮效更强 / 7
正确服用增药效 / 12
配伍宜忌不能忘 / 15
药膳养生功效大 / 19
专题:中药四性五味、七情配伍歌诀 / 22
第二章 益气中药 / 25
人参——补气圣药,复脉固脱 / 26
党参——健脾益肺,益气养血 / 29
太子参——补气润肺,养阴生津 / 33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 35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如果从批判性阅读的角度来评价,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其“平衡感”和“去神秘化”的处理方式。在充斥着各种“包治百病”和夸大宣传的养生类书籍市场中,这本书难能可贵地保持了一种令人信服的客观和审慎态度。它没有将传统医学描绘成无所不能的“神药”,而是清晰地界定了每一种方法或药材的作用范围、局限性以及潜在的禁忌人群。例如,它会明确指出某些看似温和的食材,在特定体质的人群中可能引发的反应,或者强调了“辨证施治”的根本性原则,绝不鼓励盲目跟风。这种近乎于科学求是的态度,极大地增强了读者对内容的信任度,让我们在学习养生智慧的同时,也培养了审慎判断的能力,而不是被动接受。它教会我们的,与其说是具体的方子,不如说是一种面对健康问题时应有的理性和求证精神,这才是比任何具体的药方都更宝贵、更长远的“智慧”。
评分我尝试着从一个完全注重实用性的角度来审视这本书的价值。坦白说,市面上关于养生的书籍多如牛毛,很多都停留在概念的堆砌和泛泛而谈的经验分享上,真正能落地到日常操作层面的干货少之又少。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可行性”的极致追求。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好”,而是深入到了“如何获取、如何炮制、如何配伍,以及在什么时间点使用”的细节。比如,如果书中详细介绍了某种常见药食同源的食材,它不会只告诉你它有清热的功效,它会细致到告诉你,比如用三钱的量,配上两片姜,在午后用砂锅慢炖,适合的体质人群是什么,以及这种处理方式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核心活性成分,同时避免了对脾胃的过度刺激。这种如同药房学徒般严谨的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普通读者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门槛。我立刻就可以根据书中的指导,调整我厨房里的一些基本储备和日常的烹饪习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这种即学即用的高效性,才是对快节奏现代生活最大的馈赠,真正体现了“智慧”二字的实在分量。
评分从文学性和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笔触显得尤为细腻而富有历史的厚重感。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部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录。我发现作者在阐述复杂的药理和本草知识时,并未采用生硬的学术腔调,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古代文人雅士的观察视角和生活情境。例如,当介绍到某种植物的生长习性时,作者可能会引用一段古诗词来烘托其意境,或者描绘出古人在特定季节如何依循自然规律采集或使用这种草药的情景。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层次感,让原本枯燥的知识点瞬间鲜活了起来,充满了生命力和人文关怀。它让我们明白,古代的养生之道从来不是冰冷的科学数据,而是与天地自然、季节更迭深度融合的生命哲学。这种对文化底蕴的挖掘和重塑,让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养生指南”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古代智慧的活态记录,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与历史上的智者进行了一次心领神会的交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点睛之笔,初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就让人心生敬意。封面选用的那种哑光纸张,触感温润,配上烫金的标题,在灯光下泛着低调而典雅的光芒,丝毫没有那种廉价的浮躁感。装帧的工艺看得出是下了大工夫的,书脊的处理非常坚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散页。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米白色的纸张,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读者的视力,印刷的字迹清晰锐利,排版疏密得当,大量的中医药术语和复杂的药材图片(如果存在的话,这里假设了存在图片和复杂信息)都能被清晰地呈现出来,阅读体验简直是一种享受。这种对实体书的尊重,让翻阅的过程本身就变成了一种仪式感的学习,而不是简单地获取信息。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上对“生活”二字的诠释,不仅仅是内容上的贴近,更是在器物层面对读者的关怀,让人感觉这本书仿佛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值得珍藏在书架上,时常取阅,细细品味,每一次触摸都能感受到出版者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这种对书籍本身的重视,无疑提升了整部作品的价值感,让人在未开始阅读之前,就已经对即将展开的知识旅程充满了期待和敬意。
评分这本书在信息构建和逻辑梳理方面,展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和极强的系统性。我注意到,它在组织内容时,似乎遵循了一种非常科学且人性化的索引和归类体系,这对于需要快速检索特定信息的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优点。它可能不像传统的草药书籍那样仅仅以“性味归经”来划分,而是建立了一套更贴合现代人生活场景的分类框架,比如“针对都市人群常见亚健康调理”、“季节性常见病预防与缓解”、“针对特定年龄段的保养侧重”等。这种多维度的交叉索引能力,使得读者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迅速锁定目标信息,避免了在大部头中迷失方向。信息的层级划分也做得极为清晰,主干知识点突出,延伸的注解和历史典故则放在次要位置,确保了核心信息的传达效率。这种严谨的结构设计,无疑是建立在对海量资料的深入理解和精炼提纯之上的,它把复杂的知识体系,以一种高度提炼、易于消化的模块化方式呈现出来,体现了编纂者极强的知识整合能力和对读者体验的深度洞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