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债管理改革与创新
定价:58.00元
作者:财政部国库司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09563632
字数:
页码:4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国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之一,国债管理关系财政金融稳定。良好的国债管理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较小的风险满足财政融资需要,通过国债规模的扩张与收缩实现逆周期调控,通过调节代际分配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国债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核心市场,金融产品通过在国债收益率基础上增加风险溢价而定价,利率风险通过对国债及其衍生品的买卖而对冲,资金融通通过对国债的质押而实现,央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金融机构进行资产负债管理都需要以国债为工具。由于国债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债管理不善乃至决策的失误,也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动荡,为此,G20、IMF、世界银行等近年来多次呼吁各国加强国债管理。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国债管理改革与创新》:
(二)内部操作和法律文件的管理
1.应该根据良好的业务实践管理操作风险,包括表达清晰的员工职责,明确的监测、控制政策和上下级业务链条。对交易结算、财务记录维护、登录债务系统的权限应有强有力的控制和详细的文件规定。控制不足和政策漏洞可能会给带来较大损失,并损害其声誉。健全风险监测和控制措施对于减少操作风险来说至关重要。
2.应当明确地组织好参与债务管理活动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债务管理活动的操作业务,通常分为前、中、后台,有不同的功能和职责,以及相互分离的汇报关系。前台通常负责执行金融市场交易,包括管理拍卖、其他形式借款以及其他融资操作。重要的是确保执行市场交易和将交易录入会计系统由不同的人操作。后台处理交易结算和维护财务记录。分离出的中台或风险管理部门通常承担风险分析的职责,并对债务组合相关风险进行监控、报告,以及评估债务管理人相对任何策略目标或基准的表现。从前后台业务中分离出中台,能够提高下述职能的独立性:设置和监控风险管理框架,评估前台绩效。
3.应当建立员工保留和接续政策,为员工提供激励和职业发展机会。公共债务管理需要具有复合能力的员工,他们既要懂金融市场技术(如投资组合管理和风险分析),又要懂公共政策技术。无论制度架构如何,缓解操作风险的关键是——有能力吸引和留住具有熟练技能的债务管理员工。对许多国家而言,这可能是一个主要挑战,特别是在那些私人部门对这类员工需求很大的国家,或是在这类技能的人员较为短缺的国家。在培训方面的投入有助于缓解这些问题,但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员工收入存在较大差距的国家,债务管理人往往很难留住这些员工。
4.考虑到与个人财务管理的关系,从事债务管理的员工应当受到行为准则和利益冲突规则的制约。这有助于减轻各方面对员工因个人财务利益可能损害良好债务管理实践的关注。
5.应当建立具有适当安全措施的、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支持债务管理活动。处于公共债务管理能力建设初始阶段的国家,应当优先建立的债务记录、报告系统。这不仅是为了形成债务数据、保障按时还本付息,也是为了提高预算报告的质量和财政报告的透明度。管理信息系统应记录所有相关的现金流,并应与会计系统完全集成。虽然该系统是债务管理和风险分析的关键,但建立这样的系统,债务管理人往往要面对费用和时间管理上的挑战。此外,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本和复杂性,应当符合各国实际。
6.应当建立完善的业务恢复程序,以降低债务管理活动可能受到盗窃、火灾、自然灾害、社会或恐怖主义行为严重破坏的风险。鉴于债务发行越来越以有效、安全的电子簿记系统为基础,综合业务恢复程序包括强大的备份系统和控制能力非常重要。这能够确保公共债务管理持续运作,维护债权记录的完整性,并使债务持有者对他们投资的安全性保有充分信心。
7.债务管理人应当确保自己得到恰当的法律建议,并确保自己承担的交易具有良好的法律特征。应当明确界定有关司法管辖权。对债务管理人来说,得到适当的法律意见、确保承担的交易有良好的法律文件作为后盾很重要。这样一来,债务管理人可以帮助阐明在有关司法管辖下的权利和义务。有几个问题值得特别关注,包括:债务工具重要条款的设计,如清晰界定违约事件,特别是如果该事件超出了对相关支付义务违约的范围时(例如,交叉违约及交叉加速);消极条款的广度;同等优先偿还等条款的含义;放弃主权豁免的范围。由于各个市场间的差异,必须仔细分析相关市场的披露义务。
……
序言
《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与对策》这本书,如同一声警钟,敲响了我内心深处对地球未来的忧虑。作者以扎实的科学数据和严谨的逻辑分析,阐述了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从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到生物多样性锐减、粮食安全危机,无不令人触目惊心。书中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温室效应的原理、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各种气候模型预测的可能性。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气候风险差异以及应对策略的讨论,这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全球协作共同面对的问题。除了揭示问题,这本书也提供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生态保护、推广绿色技术等。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环境保护的强烈责任感和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殷切期盼,让我深受触动。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清楚地意识到个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评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赏析》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让我沉醉在中国传统园林的诗情画意之中。作者以极其优美的文字,带领我们穿梭于苏州的拙政园、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等著名古典园林之间,细致入微地解读着每一处亭台楼阁、每一方池水假山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对“移步换景”和“借景”等造园手法的阐述,它们是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将自然山水浓缩于方寸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园林建筑、花木配置、水景处理的讲解,让我惊叹于古人的匠心独运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这本书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回归,它让我重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份宁静、致远、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独特韵味。读完此书,我仿佛也变成了一个闲适的游人,在虚拟的园林中流连忘返,感受着那份古朴典雅的东方美学。
评分《人工智能的未来:机遇与伦理困境》这本书,如同一场思想的探险,将我带入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未知领域。作者以冷静客观的视角,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未来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从医疗、教育到交通、娱乐,几乎覆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对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的解释,虽然技术性较强,但作者的叙述却清晰易懂,让我对AI的运作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更让我深思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人工智能发展所伴随的伦理困境,比如就业岗位的替代、数据隐私的泄露、算法的偏见,甚至是超级智能可能带来的失控风险。这些探讨让我感到既兴奋又担忧,科技的双刃剑效应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我特别欣赏作者提出的关于如何规范AI发展、如何确保AI技术为人类福祉服务的观点,这让我意识到,在拥抱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审慎思考和负责任地行动。这是一本能引发深刻反思的书,它让我们在惊叹于AI强大潜力的同时,也开始思考人类与智能机器共存的未来。
评分读完《东方巨龙的腾飞:改革开放四十年》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脉搏。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中国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如何从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经济体,一步步蜕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宏伟画卷。书中对于各个关键节点,比如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尝试、加入WTO的深远影响,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我尤其喜欢作者对那些默默无闻的建设者们的描写,他们可能是基层的干部,可能是工厂的工人,也可能是科技领域的先驱,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奋斗与牺牲,才铸就了今日中国的辉煌。书中不乏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困境的坦诚提及,比如体制内的阻力、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但整体基调是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与智慧,也看到了中国人民在追求国家富强道路上的坚韧不拔。这是一本能引发思考、激发爱国情怀的读物,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关心中国发展的人,都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
评分《西方哲学简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哲学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哲学思想娓娓道来,仿佛与一位睿智的长者在进行一场思想的漫谈。从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到中世纪的神学思辨,再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觉醒,直至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启蒙运动的辉煌,书中涵盖了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脉络。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非仅仅罗列思想家的名字和他们的理论,而是巧妙地将这些思想置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分析它们是如何产生、又如何影响了后世。例如,在解读康德的“绝对命令”时,作者结合了当时的道德困境,让我瞬间理解了其理论的现实意义。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被作者提出的问题所吸引,那些跨越千年的追问,至今仍能触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思考。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