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西方古典绘画入门
定价:36.0元
作者:吾淳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40776299
字数:2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6个单元,共30讲,囊括162位画家的300幅绘画作品。这部由常年在高校从事哲学研究工作的艺术爱好者为艺术入门者撰写的作品,本着“一道入门”的宗旨,用生动的语言,客观的立场和兼收并蓄的态度,为古典艺术的入门爱好者提供了一份颇有分量的导读,读者步入古典艺术的神圣殿堂。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写给古典绘画爱好者的书。全书总计提供了162位画家的300幅绘画作品。作者按时代顺序来进行叙述,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推荐作品条目,也附上了精到的欣赏指南。全书一共括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又下设五讲,同时括丰富的插页内容,囊括了从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到19世纪后期古典艺术终结时代的作品。
作者常年担任高校哲学教师,擅长从理性思维的角度出发理解感性的艺术世界,其遴选的作品在绘画史上具有代表性,书后还提供了多种索引方式,为古典绘画爱好者提供了一本值得一读的入门级作品,兼具实用性和欣赏性。
目录
作者介绍
吾淳,祖籍浙江衢州,1955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大学,1997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哲学与跨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思维与哲学发生和范型问题研究,兼涉科学、伦理、宗教以及艺术。专业性著作括:《中国思维形态》《古代中国科学范型——从文化、思维和哲学的角度考察》《中国社会的宗教传统——巫术与伦理的对立和共存》《对话:哲学与艺术》等。
文摘
朋友,有没有接触过古典艺术,想不想接触古典艺术?你或许会问:进入或接触古典艺术难吗?当然,它比流行艺术艰深,否则何以堪称古典?西方古典艺术究竟有多“厚”?举个例子,开朗琪罗距离我们500年,拉斐尔距离我们500年,你觉得“厚”吗?不仅如此,它背后是犹太民族和《》的底蕴,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底蕴,距离我们2500年,你说有多“厚”?相反,流行如流光,它是易逝的,今年流行,明年或许不再。通俗易懂的东西往往也可能过目即忘,因为它无法抵达你的心灵,而只是那种一时的情绪冲动。其实我们都知道,凡好东西的获得都有难度,唾手可得的东西没有价值。庄子也说过,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正是此谓。但古典艺术的训练或许又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就拿我来说吧,天资不敏,以前接受训练的条件更远远不能同今日相比;况且如果你还会一两样乐器,或者学过一些素描甚至更多,那我还不如你。古典艺术并像空中楼阁那样高不可攀,难度往往有可能是被你夸大的,或者是因你的无来由的恐惧和懒惰而造成的。如果你跳一下便能摘到果实,或者如果你通过锻炼跳得更高一些,能摘到更多的果实,你愿不愿意?想当初,我开设艺术课的重要目的之一,也就是想开拓学生的审美视界,增益学生的精神生活。如果再深掘一下提问,就是我们能否更有修养,我们能否更有教养;我们能否少一点功利,我们能否多一份理想。总之,生活,存在能否更有趣味,更有品位,更少一些动物的本能?这么说吧,古典这个东西,你一旦进去了,就会站在金字塔尖俯瞰世界,而不是哆哆嗦嗦、战战兢兢地仰望这个塔尖,同时成为塔尖上的那个人或那些人的俯瞰物。
序言
我最近收到了一本朋友推荐的书,但坦白说,在我翻开它之前,我曾有过一丝疑虑,担心它会像市面上许多同类书籍一样,流于形式,缺乏真正能够触动人心的内容。然而,当我深入阅读后,我的疑虑烟消云散。这本书以一种极其流畅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带我走过了一段漫长而精彩的艺术旅程。我尤其惊喜地发现,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画作名称和作者,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以及艺术家个人的独特视角。比如,当我看到那些描绘宗教题材的作品时,我不仅看到了精湛的技艺,更体会到了不同时期人们对于信仰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作者对于光影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以及构图的巧妙之处的解读,让我仿佛能与古老的艺术家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不乏一些引人入胜的轶事和细节,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艺术史知识变得鲜活有趣。它让我意识到,每一幅古典绘画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类情感。
评分作为一名对古典艺术情有独钟的学习者,我总是在寻找能够深入探索那些早期绘画精髓的书籍。我需要的不是泛泛而谈的艺术史概述,而是一本能够引领我走进画作背后故事,理解其创作动机与艺术价值的读物。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看懂那些古老壁画的象征意义,解读拜占庭圣像画的神秘韵味,更希望能深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如何将人文主义精神融入绘画,创造出划时代的杰作。我希望这本书能解释,为什么提香的色彩如此饱满,为什么拉斐尔的人物如此和谐,为什么达芬奇的笔触如此细腻。它应该能够教会我如何欣赏那些看似朴素但意义深远的早期作品,以及如何识别不同大师的独特风格。这本书应该能够成为我学习西方古典绘画的一盏明灯,指引我穿越时空的阻碍,去感受那些伟大灵魂的艺术魅力,并从中获得持久的启迪和享受。
评分作为一名对艺术历史一直充满好奇,但又常常被浩如烟海的资料和专业术语吓退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引领我入门的向导。我的书架上已经有一些泛泛而谈的艺术史概览,但它们往往缺乏深度,或者将重点放在了后来的艺术运动上,对那些奠定西方绘画基石的伟大作品和时代,我依然感到模糊不清。我渴望能有一本书,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我走进那些古老而辉煌的画室,让我理解不同时代画家们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如何通过画笔捕捉人类的情感、信仰和对世界的观察。我希望能看到那些早期基督教的壁画,如何从简陋的符号走向精炼的叙事;我想知道拜占庭的圣像画,为何拥有如此神秘而庄严的美感;我尤其想深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大师们的创新是如何颠覆了当时的绘画法则,为后世开启了新的视野。这不仅仅是对技巧的探讨,更是对文化、哲学乃至社会变迁的理解。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激发我持续探索的兴趣,而不是让我止步于初步了解的读物,它需要有足够的魅力,让我愿意花费时间去反复品味,去深入思考。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拥有悠久历史的艺术作品怀有深深的敬意,但遗憾的是,我对于它们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浅层。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满心期待它能为我揭开古典绘画的面纱,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那些伟大的艺术家的杰出成就。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叙事角度非常独特,它并非从枯燥的年代划分出发,而是通过对一些标志性作品的深入剖析,来展现西方绘画发展的脉络。作者对于人物表情的刻画,对于场景细节的描绘,以及对于色彩情感的运用,都有着鞭辟入里的解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宗教画作的分析,它让我看到了艺术家们如何用绘画语言来传达信仰的力量和神秘感。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深厚,但又不失生动活泼,读起来毫不费力,仿佛在听一位博学而风趣的朋友娓娓道来。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我曾经匆匆掠过的画作,并从中发现了前所未有的意义和美感,让我对西方艺术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评分我一直认为,理解西方古典绘画,如同试图理解西方文明的根基。我曾在博物馆里驻足良久,面对那些宏伟的杰作,却常常因为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而无法真正领略其深邃的内涵。我渴望的是一本能够真正“解构”古典绘画的书,它能够带领我穿透表面的华丽,直抵作品的核心。我希望这本书能解释,为什么某些颜色在特定的时期会备受推崇,为什么某些主题会被反复描绘,以及为什么某些构图方式能够如此深刻地影响观者的情绪。我尤其感兴趣的是,那些早期绘画如何在材料和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这本书的出现,似乎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它能够帮助我识别出不同风格的绘画特征,理解艺术家们在技法上的传承与创新,并且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看到这些艺术作品是如何与当时的哲学、宗教、政治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不是一本速成指南,而是一本需要细细品读,并且在反复阅读中不断获得新启发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