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散文(踏花归去马蹄香) 经典散文精华 叶圣陶作品随笔文集经典文学书籍 名家作品散文集杂文集百味

叶圣陶散文(踏花归去马蹄香) 经典散文精华 叶圣陶作品随笔文集经典文学书籍 名家作品散文集杂文集百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梓濠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54879
商品编码:29763250910
丛书名: 叶圣陶散文(踏花归去马蹄香)经典散文精华本
出版时间:2015-07-0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  叶圣陶先生的作品给人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篇篇寓意深远,本书选入他的多篇散文,读者可从中一窥叶圣陶先生散文创作的风格及真髓。

2. 叶圣陶先生的散文内容丰富,题材各异,语言幽默,风格恬淡,充分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及丰富的人生阅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非常值得一读。

3. 叶圣陶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散文中独具特色,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

4.阿英称赞:叶圣陶的每一篇小品,真不啻是一首非常成功的,优美的,人生之诗。


 

媒体评论

你要从他(叶圣陶)的作品中寻找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

——茅盾

他(叶圣陶)小说的材料,是旧日的储积;童话的材料有时却是片刻的感兴。他写文字时,往往拈笔伸纸,便手不停挥地写下去,开始及中间,停笔踌躇时绝少。

——朱自清

 

目录

辑 没有秋虫的地方

生活/003

诗的泉源/007

口的蜜/012

在西安看的戏/015

骨牌声/023

藕与莼菜/027

没有秋虫的地方/030

卖白果/032

昆曲/035

牵牛花/039

看月/041

秋/043

暮/052

以画为喻/055

牛/059

客语/062

说书/068

桡夫子/072

三种船/075

天井里的种植/085

深夜的食品/090

骑马/094

几种赠品/099

掮枪的生活/103

过节/107

 

 

第二辑 一个少年的笔记

驾长/111

略谈雁冰兄的文学工作/114

夏丏尊先生逝世/118

“生活教育”——怀念陶行知先生/122

朱佩弦先生/124

纪念杨贤江先生/130

回忆瞿秋白先生/133

记徐玉诺/135

胡愈之先生的长处/141

邻舍吴老先生/144

好友宾若君/148

邻居/156

两法师/167

一个少年的笔记/175

书桌/180

我们的骄傲/187

 

第三辑 坐羊皮筏到雁滩

记游洞庭西山/195

过三峡/200

从西安到兰州/206

游临潼/214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223

登赐儿山/228

我坐了木船/231

游了三个湖/234

坐羊皮筏到雁滩/239

林区二日记/245

游中山陵记/252

 

第四辑 诚实的自己的话

侮辱人们的人/255

中国人站起来了/258

我和儿童文学/260

莫遗忘/265

“天气好啊!”/268

从焚书到读书/270

过去随谈/272

生命和小皮箱/280

诚实的自己的话/282

寒晓的琴歌/287

丛墓似的人间/290

我们与绅士/294

谈成都的树木/298

“瓶子观点”/301

苍蝇/304

暴露/310

立志自学/313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生活

 

 

乡镇上有一种“来扇馆”,就是茶馆,客人来了,才把炉子里的火扇旺,炖开了水冲茶,所以得了这个名称。每天上午九十点钟的时候,“来扇馆”却名不副实了,急急忙忙扇炉子还嫌来不及应付,哪里有客来才扇那么清闲?原来这个时候,镇上称为某爷某爷的先生们睡得酣足了,醒了,从床上爬起来,一手扣着衣扣,一手托着水烟袋,就光降到“来扇馆”里。泥土地上点缀着浓黄的痰,露筋的桌子上满缀着油腻和糕饼的细屑;苍蝇时飞时止,忽集忽散,像荒野里的乌鸦;狭条板凳有的断了腿,有的裂了缝;两扇木板窗外射进一些光亮来。某爷某爷坐满了一屋子,他们觉得舒适极了,一口沸烫的茶使他们神清气爽,几管浓辣的水烟使他们精神百倍。于是一切声音开始散布开来:有的讲昨天的赌局,打出了一张什么牌,就赢了两底;有的讲自己的食谱,西瓜鸡汤下面,茶腿丁煮粥,还讲怎么做鸡肉虾仁水饺;有的讲本镇新闻,哪家女儿同某某有私情,哪家老头儿娶了个十五岁的侍妾;有的讲些异闻奇事,说鬼怪之事不可不信,不可全信。有几位不开口的,他们在那里默听,微笑,吐痰,吸烟,支颐,遐想,指头轻敲桌子,默唱三眼一板的雅曲。迷蒙的烟气弥漫一室,一切形一切声都像在云里雾里。午饭时候到了,他们慢慢地踱回家去。吃罢了饭依旧聚集在“来扇馆”里,直到晚上为止,一切和午前一样。岂止和午前一样,和昨天和前月和去年和去年的去年全都一样。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城市里有一种茶社,比起“来扇馆”就像大辂之于椎轮了。有五色玻璃的窗,有仿西式的红砖砌的墙柱,有红木的桌子,有藤制的几和椅子,有白铜的水烟袋,有洁白而且洒上花露水的热的公用手巾,有江西产的茶壶茶杯。到这里来的先生们当然是非常大方,非常安闲,洪亮的语音表示上流人的声调,顾盼无禁的姿态表示绅士式的举止。他们的谈话和“来扇馆”里大不相同了。他们称他人不称“某老”就称“某翁”;报上的记载是他们谈话的资料,或表示多识,说明某事的因由,或好为推断,预测某事的转变;一个人偶然谈起了某一件事,这就是无穷的言语之藤的萌芽,由甲而及乙,由乙而及丙,一直蔓延到癸,癸和甲是决不可能牵连在一席谈里的,然而竟牵连在一起了;看破世情的话常常可以在这里听到,他们说什么都没有意思都是假,某人干某事是“有所为而为”,某事的内幕是怎样怎样的;而赞誉某妓女称扬某厨司也占了谈话的一部分。他们或是三三两两同来,或是一个人独来;电灯亮了,坐客倦了,依旧三三两两同去,或是一个人独去。这都不足为奇。可怪的是明天来的还是这许多人;发出洪亮的语音,做出顾盼无禁的姿态还同昨天一样;称“某老”“某翁”,议论报上的记载,引长谈话之藤,说什么都没有意思都是假,赞美食色之欲,也还是重演昨天的老把戏!岂止是昨天的,也就是前月,去年,去年的去年的老把戏。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上海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谁能计算他们的数目。车马的喧闹,屋宇的高大,相形之下,显出人们的混沌和微小。我们看蚂蚁纷纷往来,总不能相信他们是有思想的。马路上的行人和蚂蚁有什么分别呢?挺立的巡捕,挤满电车的乘客,忽然驰过的乘汽车者,急急忙忙横穿过马路的老人,徐步看玻璃窗内货品的游客,鲜衣自炫的妇女,谁不是一个蚂蚁?我们看蚂蚁个个一样,马路上的过客又哪里有各自的个性?我们倘若审视一会儿,且将不辨谁是巡捕,谁是乘客,谁是老人,谁是游客,谁是妇女,只见无数同样的没有思想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