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西班牙等國遊記 | 作者 | 鍾叔河,曾德明,楊雲輝 |
| 定價 | 48.00元 | 齣版社 | 嶽麓書社 |
| ISBN | 9787553806594 | 齣版日期 | 2016-09-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走嚮世界叢書”主要收集1911年以前中國齣使 、考察、遊曆西方各國的記錄,全都是親身經曆的見 聞,共收書65種。這和已齣版的“初編”35種一起構 成瞭早期中國人走嚮世界、認識世界、記錄世界、剖 析世界、接納世界艱難曆程的全景圖。康有為*鍾叔 河、曾德明、楊雲輝主編劉無羨、蔡誌斌校注的《康 有為西班牙等國遊記(精)/走嚮世界叢書》為其中一 冊。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叢書新序叢書原序叢書凡例敘論:康有為的西班牙等國遊記(劉無羨)康有為西班牙等國遊記歐洲十一國遊記序滿的加羅遊記西班牙遊記葡萄牙遊記瑞士遊記補奧遊記匈牙利遊記歐東阿連五國遊記希臘遊記索引與簡釋 |
| 編輯推薦 | |
| 二十世紀初,戊戌變法失敗後逃外的康有為多次來往於歐美之間,既尋求維新失敗的原因,也在繼續尋找新的救國之道。他關注歐美國傢的政治、經濟、軍事、曆史等方麵的內容,希望找到一個可以讓他反敗為勝的途徑。他在歐洲十多個國傢中遊曆參觀,尋尋覓覓,然而,他終究未能找到新的齣路,他的眼光始終沒有離開君主立憲製。康有為*鍾叔河、曾德明、楊雲輝主編劉無羨、蔡誌斌校注的《康有為西班牙等國遊記(精)/走嚮世界叢書》所收的就是他在1907、1908年遊曆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匈牙利、希臘、歐東阿連等國所寫的遊記,是我們瞭解當年逃外的康有為心路曆程的**首資料,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富有畫麵感,簡直是為電影改編量身定做的腳本。作者的用詞考究,遣詞造句之間充滿瞭異域風情的色彩,但又絲毫沒有故作高深或堆砌辭藻的痕跡。我能夠清晰地“看”到陽光如何穿過高大的拱門,如何將斑駁的石牆切割成光影的幾何圖形;我能夠“聽”到遙遠鍾樓上傳來的悠揚鍾聲,以及市場裏嘈雜而熱烈的叫賣聲。這種感官上的全方位沉浸體驗,讓我這個久居案牘的讀者,仿佛真的隨他一同踏上瞭那片土地,甚至能感受到空氣中特有的濕度和味道。這種高超的描摹技巧,絕對是這本書最引人入勝的地方之一。
評分真正打動我的是作者在描述旅途中的那些“意外”和“不完美”。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在於,它沒有刻意美化旅途的艱辛和孤獨。那些因為迷路而産生的焦躁,因為語言不通而産生的窘迫,甚至是那些被突如其來的壞天氣打亂計劃時的沮喪,都被坦誠地記錄瞭下來。正是這些“瑕疵”,纔構築瞭一個無比真實且可信的旅行者形象。他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觀察者,而是一個在路上努力摸索、不斷犯錯、最終成長的普通人。這種真誠的自我暴露,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讓人在閱讀時産生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原來,遠方的風景,也需要用踏實的汗水和偶爾的狼狽去交換。
評分我得說,作者的筆觸裏蘊含著一種近乎哲學傢的思辨深度。他不僅僅記錄瞭所見的風光,更重要的是,他記錄瞭這些風光在自己心靈深處激起的漣漪。有些段落的思考深度,足以讓人停下來,反復琢磨好幾遍。比如他對曆史遺跡的緬懷,那不僅僅是對逝去輝煌的贊嘆,更是一種對人類文明興衰的深刻反思。他似乎總能在最尋常的街角,捕捉到最不尋常的哲理光芒。這種將個人體驗與宏大命題巧妙融閤的能力,使得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旅行文學範疇,有瞭一種探討人與世界關係的厚重感。讀完後,感覺自己的世界觀都被某種微妙的力量拓寬瞭。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起承轉閤之間充滿瞭老練的技巧。它不像有些遊記那樣急於求成,恨不得把所有景點塞滿,而是懂得留白,懂得在那些不經意的停頓中積蓄情感的張力。作者似乎深諳“讀萬捲書,行萬裏路”的精髓,文字流暢自然,如同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地將讀者帶入到他所描繪的異域風情之中。我尤其喜歡他描寫人物對話和內心掙紮的段落,那種細膩入微的觀察力,使得那些素未謀麵的旅伴和當地人,個個都變得立體而鮮活,仿佛就坐在我的對麵與我交談。這種敘事上的從容與剋製,讓整個旅程顯得無比真實和耐人尋味,讀完後口齒留香,迴味無窮。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一絕,拿到手就愛不釋手。封麵那深邃的墨藍色調,配上燙金的標題字,簡直就像是夜幕下航行的船隻,充滿瞭神秘和對未知的嚮往。內頁紙張的質地也相當考究,觸感溫潤,墨色印製清晰,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視覺疲勞。我特彆欣賞那種老派的排版風格,字裏行間透露著一種對知識的尊重和對閱讀體驗的重視。那種沉甸甸的厚實感,讓人覺得捧在手裏的不是一本書,而是一段被精心保存的記憶。每次翻開它,我都能聞到一種淡淡的、混閤著油墨和紙張的古老氣息,仿佛能穿透時空,感受到作者當初伏案疾書時的心境。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閱讀過程本身就變成瞭一種儀式,而非簡單的信息獲取。我甚至覺得,把它放在書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靜靜地散發著知識的光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