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室内外无线定位与导航 | 作者 | 邓中亮,袁协,徐连明 等 |
| 定价 | 49.00元 | 出版社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3537655 | 出版日期 | 2000-01-01 |
| 字数 | 页码 | 198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内容简介 | |
| 《导航与位置服务丛书:室内外无线定位与导航》重点介绍了室内外无线定位基础理论、常见的室内定位方法、Wi-Fi定位原理、基于Wi-Fi的高程精密定位技术、基于邻域均值滤波方法的指纹库噪声滤波、室内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空间数据模型、惯性传感器辅助Wi-Fi室内定位、定位追踪技术、高精度定位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基于移动通信广播网络的广域室内外无缝定位原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等新成果。 |
| 作者简介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目录 | |
| 章 绪论 1.1 移动终端定位技术 1.2 外Wi-Fi定位技术 1.3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定位技术 1.4 融合导航定位技术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室内外定位技术理论基础 2.1 卫星定位技术 2.1.1 GPS技术概述 2.1.2 GNSS定位原理 2.2 无线定位技术 2.2.1 WLAN定位技术 2.2.2 WSN定位技术 2.2.3 RFID定位技术 2.2.4 超宽带定位技术 2.2.5 基于地面移动网络的定位技术 2.3 室内定位方法 2.3.1 AOA定位 2.3.2 TOA定位 2.3.3 TDOA/AOA混合定位 2.3.4 基于RSSI定位 2.3.5 无线信号传播模型 2.4 室内定位主要影响因素 2.4.1 人体对信号接收强度的影响 2.4.2 多径传播造成的影响 2.4.3 同频干扰造成的影响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WLAN定位原理 3.1 WLAN信号传播分析 3.1.1 WLAN系统及接收机制 3.1.2 WLAN无线信道特性 3.1.3 WLAN系统信号传播模型 3.2 无线定位基本原理 3.2.1 三边及三角定位 3.2.2 基于指纹匹配的定位 3.2.3 定位评测标准 3.3 无线局域网定位 3.3.1 WLAN定位场景 3.3.2 基于时间/角度测量的定位 3.3.3 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技术 3.3.4 位置指纹定位 3.3.5 信号传播模型定位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室内高程定位技术 4.1 气压计测高 4.2 基于WSN的网格位置辅助室内楼层无缝切换 4.2.1 网格位置辅助的楼层及区域无缝切换策略 4.2.2 信号强度迟滞辅助楼层及区域切换策略 4.2.3 无缝定位切换判决算法描述 4.2.4 实验与分析 4.3 基于WSN虚拟子网的室内室外无缝切换 4.3.1 WSN虚拟子网结构模型 4.3.2 WSN虚拟子网切换实现原理 4.3.3 WSN虚拟子网带滞后余量的切换算法模型分析 4.3.4 实验与分析 4.4 基于WLAN的高度方向定位方法 4.4.1 楼层间分类 4.4.2 楼层分类 4.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5 加速度计辅助WLAN楼层判别 4.6 基于气压测高技术的室内垂直定位 4.6.1 气压测高技术简介 4.6.2 基于气压测高技术的室内垂直定位算法 4.6.3 垂直楼层定位算法设计 4.6.4 上下楼行为模式的识别处理 4.6.5 对于快速或慢速上下楼的行为模式识别与处理 4.7 算法性能验证分析 4.7.1 垂直楼层定位算法性能验证分析 4.7.2 上下楼行为模式的识别处理算法性能验证分析 4.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指纹库噪声滤波 5.1 邻域均值滤波方法 5.2 基于邻域均值滤波的指纹库滤波 5.2.1 噪声点判定 5.2.2 噪声点的滤除 5.2.3 基于邻域均值滤波方法的指纹库滤波算法的实现 5.2.4 算法效果验证 5.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室内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6.1 空间数据组织 6.1.1 空间数据特征 6.1.2 空间数据模型 6.2 室内空间地理信息标准化 6.2.1 室内空间数据采集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6.2.2 室内空间数据处理标准 6.3 室内空间地理系统查询 6.3.1 面向室内空间应用的E-R模型设计 6.3.2 室内空间逻辑模型设计 6.3.3 室内空间索引设计 6.4 高效的室内空间地理信息查询语言设计 6.4.1 查询谓词的扩展 6.4.2 模糊查询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惯性传感器辅助Wi-Fi室内定位 7.1 行人航迹推算技术 7.2 基于HamminG窗的低通滤波器设计 7.2.1 基于HamminG窗函数法FIR滤波器设计 7.2.2 基于加速度计方差的动态阈值的步频检测 7.2.3 陀螺仪辅助步频检测的研究 7.3 基于自学习能力的步长估计方法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定位追踪技术研究 8.1 常用滤波技术 8.1.1 标准卡尔曼滤波 8.1.2 标准粒子滤波 8.2 融合WLAN位置指纹和加速度计的定位追踪 8.2.1 室内定位系统的状态及观测方程 8.2.2 运动速度估计 8.2.3 融合WLAN位置指纹和加速度计的定位追踪原理 8.3 仿真分析 8.3.1 参数选择 8.3.2 仿真分析 8.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高精度定位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9.1 绪论 …… 0章 TC-OFDM定位技术 |
| 编辑推荐 | |
| 《导航与位置服务丛书:室内外无线定位与导航》适合于大专院校通信导航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参考,也可供致力于无线通信与导航研究的高校教师、研究所和公司研发人员以及移动网络与位置服务运营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 文摘 | |
| 4.6.2基于气压测高技术的室内垂直定位算法 1.应用气压测高技术进行室内垂直定位遇到的问题 按照常理分析,如果能获得用户终端实时海拔高度,只需要建立一张楼层高度信息表,信息表内存放有建筑物内每层楼的海拔高度即可,理论上分析这种解决方案的确是可行的。无论用户在何时何地使用定位终端进行定位,只要确定在哪一栋楼,即可调出楼宇高度信息表进行高度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得出定位终端所在楼层号。 但是上述解决方案忽略掉一项关键问题,在实际环境中,楼宇内有可能是封闭的,尤其在冬天时。室内的封闭环境再加上暖气或者夏天的冷气环境极有可能导致室内气压随时间变化滞后于室外环境,而基站是处于室外环境下,即参与定位终端海拔高度计算的基站本地气压值和室内当前测量气压值有可能是不同步的,计算出的结果也必然不准确。 滤波技术有可能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用户在室内进行走动甚至上下楼的情况下,滤波让气压测高付出的时延性代价会直接影响用户上下楼行为的判断,尤其在用户快速上下楼时。而且终端传感器由于自身的灵敏性以及系统计算所耗时间必然带来的时延。 2.算法概述 上小节所述两大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文章开头提出的垂直定位解决方案。针对室内外气压不同步导致的海拔高度测量偏差问题,定位时不仅仅只参照楼层高度信息表,而是设计一种算法对楼层信息表进行矫正,并通过长积分等方式对当前高度进行积分校验,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偏差带来的影响。针对气压测高本身固有存在的时延问题,设计对应的时延补偿算法减小时延影响但又能保证滤波效果的存在。 室内垂直定位算法主要分为两部分:垂直楼层定位算法与上下楼行为模式的识别处理。 ……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现代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著作,书中对未来城市形态的描绘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作者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从物联网、大数据到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都做了详尽的论述。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提供了许多成功的实践案例,比如某个欧洲城市如何利用传感器网络优化交通流量,以及亚洲某地如何通过智能电网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由数据驱动、高效运转的未来都市之中,对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便利设施背后的复杂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精良,图文并茂,很多复杂的系统架构图都清晰易懂,即便是对技术背景了解不深的读者也能很快抓住核心思想。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城市未来、科技前沿以及如何构建更宜居环境感兴趣的朋友们,它绝对能拓宽你的视野,激发你对城市变革的思考。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古典文学批评理论的专著,简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这本书的笔触非常细腻,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历代文人的观点,而是巧妙地构建了一个理论发展的时间轴,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溯源,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情感回归,再到后结构主义对文本意义的解构,脉络清晰得令人惊叹。作者的文字功底极深,引经据典却又绝不晦涩,他总能用现代的视角去重新审视那些陈旧的文本,挖掘出其中被忽略的当代价值。尤其是在分析特定诗歌或戏剧片段时,作者展现了惊人的洞察力,他能将晦涩难懂的哲学思辨,转化为对文学作品的精确解读,让人忍不住反复咀嚼那些精妙的论断。这本书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研究文学本质、提升文本分析能力的学者或爱好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必备工具书,它教会我如何“看见”文字背后的深层结构和文化暗流。
评分最近沉迷于一本关于中世纪欧洲手稿艺术的研究报告,这本书简直是视觉艺术爱好者和历史迷的福音!它的装帧设计本身就充满了古典的美感,内页印刷的彩色复刻图版质量高到令人发指,那些细致入微的金箔装饰、卷草纹饰和微缩插画,仿佛能让你闻到羊皮纸和旧墨水的味道。这本书不仅仅是图片集的罗列,作者通过对不同修道院和宫廷手稿的风格对比分析,揭示了当时社会阶层、宗教信仰乃至政治变迁是如何深刻影响艺术创作的。比如,它详细对比了卡洛林文艺复兴时期和哥特晚期手稿中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将冰冷的历史文本赋予了鲜活的人性温度。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中世纪的知识传承远非我们想象的那般单调,那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充满匠人精神的艺术实践。如果你对拜占庭艺术或者中世纪的抄本制作工艺感兴趣,这本书是无法绕开的经典之作。
评分说实话,我对量子力学一直抱有敬畏之心,总觉得那是个遥不可及的领域,直到我拿到了这本讲述基础物理前沿探索的科普读物。这本书的作者真是个天才的“翻译家”,他用极其生动和形象的比喻,将叠加态、量子纠缠这些拗口的理论,描绘得如同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一般。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薛定谔的猫”的探讨,作者不仅解释了悖论本身,还介绍了近期实验是如何试图验证或反驳这一思想实验的。书中对实验装置的描述也相当到位,那些精密的激光、超低温环境,让人能真切感受到科学家们在探寻自然奥秘时所付出的艰辛和智慧。读完之后,我虽然还不能说精通量子计算,但我对这个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它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认知,这比我之前看过的任何教科书都要有趣和有效得多,绝对是激发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的绝佳读物。
评分我刚刚看完一本关于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专著,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前瞻性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停留在传统的资产组合优化理论上,而是花费了大量篇幅讨论了近年来出现的“黑天鹅”事件,比如全球供应链中断对衍生品市场的影响,以及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作者的分析框架非常严谨,他引入了新的非线性模型来评估市场情绪的传染效应,这对于理解当前市场动荡的本质非常有帮助。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其中关于压力测试的章节,它提供了一套详尽的、可操作的流程,指导金融机构如何模拟极端情景下的资本充足率变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偏向于专业论述,但逻辑结构极其清晰,每论证一个观点,都辅以最新的金融数据或历史案例来支撑,使得所有的结论都显得掷地有声,对于金融风险管理从业者而言,这绝对是一本能让你立刻应用到工作中的高价值参考手册,而非空谈理论的学术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