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扬格瑜伽进阶教程

艾扬格瑜伽进阶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付静李珊珊华代 著
图书标签:
  • 瑜伽
  • 艾扬格瑜伽
  • 进阶
  • 体式
  • 呼吸
  • 冥想
  • 身心健康
  • 康复
  • 理疗
  • 瑜伽指导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典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66867
商品编码:29787787879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艾扬格瑜伽进阶教程

:48.00元

作者::(印)吉塔·S.艾扬格译者:付静李珊珊华代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3081668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如何达到身心的正位?

这是一本纯干货,没有煽情,没有铺陈,直接就是裸程相见、无修饰的心法。

“心是身体和意识之间的主要连接。内心平静而专注的人,才能有知觉、有辨别、自信地生活。瑜伽是一种达到平衡的炼金术。”

?——B.K.S.Iyengar

内容提要


这本书是根据艾扬格大师在拉玛玛妮艾扬格瑜伽学院传授的进阶课程1编写的,包括53个体式和8种调息法。书中介绍的呼吸法是乌伽依(Ujjayi)、间断式(Viloma)和蜂鸣式(Bhramari)调息法,它们简易、无害,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练习。在《入门教程》中介绍过的站立体式,在《进阶教程》中将更侧重于其中的平衡、前伸展和侧向扭转。另外,不同体式中的屈膝动作,使我们意识到韧带和整个膝关节的功能——它们如何恰当地自如地工作。

这本书的初衷是,在练习中进一步审视自我:是否具有向内的穿透力,与内在的身体连接,带着智慧到达有机的身体;更深地向内看。总之,我们认识到,我们和自己的身体其实并不亲近,身体仍然是一个未知的实体。本书中讲解的体式帮助我们开始看见、感受和理解、走向并接近我们自己的身体。身体通常被遗忘,只有疼痛的时候,身体才提醒我们它的存在。人们常常要么用否定的方式对待身体,忽视身体,并且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要么认为身体仅仅是愉悦的工具。我们从来不会想到激活、再生、重振身体。我们需要培养这种态度,因为身体是内在之旅的*个和*重要的工具。

目录


序言
章站立体式
部分站立体式中的背部伸展洁净法
1.手握脚踝前屈伸展式
2.手置脚底前屈伸展式
3.加强侧伸展式(牛面式手印)
4.双角式第二式
5.单腿脊柱前屈伸展式
第二部分聚拢体式
6.鸟王式
第三部分站立体式
7.手抓脚趾伸展式
8.侧手抓脚趾式
9.扭转手抓脚趾式
10.单腿弯屈伸展式
11.侧单腿弯屈伸展式
第四部分单腿平衡
12.半莲花站立前屈伸展式
第五部分侧向扭转—单腿平衡
13.扭转半月式
第二章坐立体式
14.至善式
15.莲花式
16.坐山式
第三章前伸展体式
17.侧手杖式
18.面朝下侧坐角式
19.侧单腿头碰膝式
20.半英雄面碰膝加强背部侧伸展式
21.半莲花手抓脚加强背部伸展式
22.玛里奇式
23.花环式
第四章扭转体式
24.玛里奇第三式
25.半鱼王式(仅坐立体式)
第五章倒立体式
26.支撑头倒立式
27.扭转侧倒立式
28.单腿头倒立式
29.侧单腿头倒立式
30.手倒立式
31.孔雀起舞式
32.桥式肩倒立
33.椅子上的四腿拱桥式
34.支撑肩倒立式
35.单腿支撑四腿拱桥式
36.脚或腿在椅子上的半犁式
37.犁式——加强背部伸展式
38.车轮式
第六章腹部体式
39.半船式
第七章后弯体式
40.椅子上的双脚内收直棍式
41.上弓式
42.双脚内收直棍式
43.墙绳式(Rope I)——眼镜蛇式
44.墙绳第二式(Rope II)——后仰支架式
45.墙绳第三式(RopeⅢ)——上弓式
第八章拜日式
46.拜日式
第九章修复体式
47.仰卧简易坐
48.仰卧束角式
49.仰卧半莲花式
50.仰卧莲花式
51.鱼式
52.支撑倒箭式
53.挺尸式
第十章调息法
54.乌伽依调息法
55.间断调息法
56.蜂式调息法
57.乌伽依调息法第五式
练习方法
指导手册

作者介绍


B.K.S.艾扬格是印度的瑜伽大师,艾扬格瑜伽的创始人,于2014年8月20日凌晨3点15分与世长辞,全球瑜伽爱好者为之悲恸。
  艾扬格被看作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的瑜伽导师,在西方享有盛誉。艾扬格瑜伽也被看作是当今世界为广泛练习的一种瑜伽。美国的《瑜伽杂志》在介绍B.K.S.艾扬格时这样写道:“如果没有艾扬格的贡献,尤其是他对每一个瑜伽体式细节细致而系统的要求,对瑜伽治疗的研究,和他所培养的严格的瑜伽培训体系,我们现在的瑜伽世界将难以想像。”
  2013年,英国牛津词典将“Iyengar”即艾扬格作为辞条正式收录。1952年,艾扬格结识了世界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在每纽因的帮助下,艾扬格开始将瑜伽传入西方国家。1966年,他的著作《瑜伽之光》全球全面介绍瑜伽的练习方法,在西方国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评价为“西方人通往东方古老健康艺术的捷径。”该被称为瑜伽史上的经典史著,被译成19种文字在全球出版。艾扬格于1918年出生于印度,教授瑜伽已六十载。
  在今天,全球有180个艾扬格瑜伽学院,分散在40个国家。艾扬格大师已获得多项荣誉,包括联合国和平署的科学博士,美国整体医学会PurnaSwasthya奖、美国传记研究所的年度瑜伽教育奖等。虽然已经90岁高龄,艾扬格依然坚持瑜伽习练,以及在环球旅行教学、演讲。他的《瑜伽:整体健康之路》已被译为18种语言,同时他还著有16本其他的著作。

吉塔·S.艾扬格(Geeta S. Iyengar),1944年生于印度,10岁时不幸身患肾炎,因救治无效而面临死亡的威胁。吉塔在父亲B.K.S.艾扬格的引导下,走上了光耀生命的瑜伽之路。吉塔后来经过多年瑜伽练习,身体疾病不治而愈。她不但精通印度哲学、医药学和瑜伽经典,完整地继承了艾扬格瑜伽体系,成为其父亲出色的学生之一,同时担任玛玛妮艾杨格瑜伽纪念学院(RIMYI)院长,终成为该领域内为数不多的女性瑜伽大师之一。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阿斯汤加瑜伽系统练习指南的图书简介: --- 掌控呼吸与体式:阿斯汤加初学者至精进的系统修行手册 —— 深入理解并安全实践六大序列的权威指南 在瑜伽的广阔天地中,阿斯汤加(Ashtanga Vinyasa Yoga)以其独特的、动态的、如舞蹈般的练习方式,吸引着无数寻求深度身心连接的修行者。本书并非对现有流行瑜伽流派的简单介绍或技巧汇编,而是一部立足于帕塔比·乔伊斯(K. Pattabhi Jois)传统,详尽阐述阿斯汤加八支分法精髓与实践路径的深度著作。它旨在为渴望系统、严谨地学习和实践阿斯汤加瑜伽的练习者,提供一份从基础到精进的、可操作性极强的路线图。 核心焦点:八支分法(Ashtanga)的精微融合 本书的核心结构紧密围绕阿斯汤加哲学的基石——八支分法展开。我们超越了单纯的体式练习(Asana)层面,深入探讨了前四支(持戒、内制、体式、呼吸)如何共同构建起稳固的修行基础。 一、 深入呼吸的艺术:Ujjayi 呼吸法详解 Ujjayi(胜利呼吸)是阿斯汤加练习的灵魂。本章将用大量的篇幅,结合生理学和能量学的视角,解析Ujjayi呼吸的声学特性、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运动中保持呼吸的持续、均匀与深度。我们将提供详细的步骤,教导读者如何区分有效的“海洋之声”与无效的喉部紧张,确保每一次吸气和呼气都成为能量的驱动力。 二、 凝视的力量:Drishti 的实际应用 Drishti(凝视点)是引导心神集中的关键工具。本书详尽列举了阿斯汤加六大序列中每一个体式对应的特定Drishti点,并解释了不同凝视点对内在专注度和身体对齐的微妙影响。这不是简单的指向,而是对内在觉知的系统训练。 三、 能量锁的掌握:Bandha 的激活与整合 Mula Bandha(根锁)与 Uddiyana Bandha(腹部锁)是稳定核心、引导生命能量(Prana)流动的关键技术。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解剖图示和感官引导练习,帮助练习者真正“感觉”到锁的收缩与释放,理解它们如何在 Vinyasa(流动)中保持身体的稳定与轻盈,避免因核心松懈导致的代偿性损伤。 系统化序列的深度解析与安全进阶 本书的实践部分,摒弃了零散的体式教学,而是严格按照阿斯汤加的六大序列(Primary, Intermediate, Advanced A, B, C, D)进行分层阐述。 第一序列:清理与基础(Yoga Chikitsa) 本章详尽解析了第一序列中每一个体式(如头触膝式、船式系列)的精确进入、保持与 Vinyasa 过渡方法。重点讲解了: Sun Salutations (A & B): 强调精确的 Vinyasa 节奏——吸气抬手、呼气前屈、吸气延展、呼气下沉至四柱支撑(Chaturanga),再到上犬(Urdhva Mukha Svanasana)和下犬(Adho Mukha Svanasana)的衔接。 基础体式对齐: 如何确保脊柱的正确延伸、髋部的稳定开启,以及在复杂扭转中保护腰椎。 初次接触的常见陷阱: 针对初学者在手臂力量、柔韧性不足时,如何进行可行的、不损害关节的替代性调整。 第二序列:神经系统的高级调频(Nadi Shodhana) 进入第二序列的练习,标志着对身体韧性和耐力的更高要求。本部分侧重于: 深入的后弯与前屈: 如鱼王式(Matsyasana)系列、卧束角式(Supta Konasana)的深度展开,强调在保持呼吸不中断的前提下,如何引导能量进入更深层次的组织。 肩部的解放: 如何安全地进行手臂平衡(如孔雀式的基础练习),为最终的倒立做准备。 高级序列的原则与过渡 对于渴望进入高级序列的练习者,本书提供了关于“准备工作”的指导原则,而非直接展示动作。我们强调,只有当基础序列的体式达到内在化(即在没有外部指导下也能维持呼吸与对齐的稳定)时,才应考虑过渡。高级序列的介绍,聚焦于“结构性稳定”与“能量控制”的融合,为有志于长期修行的学者提供精神层面的指引。 深入的修复与哲学反思 阿斯汤加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心智的淬炼。 一、 休息日(Mauna)的意义 本书特别设立章节,探讨阿斯汤加体系中“休息日”的重要性。这并非偷懒,而是身体和神经系统进行整合、修复、并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时期。我们指导读者如何在休息日进行轻柔的伸展、冥想或阅读,以维持能量的稳定,而非完全松懈。 二、 伤痛管理与适应性练习 我们坚持传统原则,但深知个体差异。书中包含大量关于常见运动损伤(如肩袖、膝盖内侧)在阿斯汤加练习中如何被预防和缓解的实用建议,强调在不打断整体练习流淌性的前提下,如何智慧地调整 Vinyasa 节奏或使用辅助工具。 三、 教学法的传承与伦理 本书对“Guru Shishya Parampara”(师徒传承)的理念进行了探讨,鼓励练习者在寻求指导时,注重对呼吸、凝视和内在感受的教学深度,而非仅仅追求体式难度。 本书适合人群: 已掌握基础瑜伽体式,渴望进入动态、有规律练习模式的习练者。 希望系统学习并理解阿斯汤加体系内在逻辑的瑜伽教师。 任何追求身心纪律、渴望通过严格训练达成高度专注状态的修行者。 通过本书,读者将获得一个结构严谨、哲学深厚、且安全可行的阿斯汤加修行伙伴,引导你穿越呼吸与体式的河流,抵达内在的宁静与力量。 ---

用户评价

评分

实操指导方面,这本书的难度曲线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不是一上来就抛出“顶轮倒立”或者“手臂平衡”这些高难度动作,而是采取了一种极其细致的、模块化的渐进方式。比如,针对某个肩关节的深度开放,它会先用三种不同的辅助工具(比如瑜伽带和砖块)进行五天的预热练习,然后才过渡到需要更大活动度的体式。我按照书中的“三周提升计划”尝试了一组针对下背部韧性的练习,之前一直困扰我的僵硬感,在第四天时奇迹般地松弛了。这种循序渐进、尊重身体自有节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我的练习信心,让我明白“慢工出细活”在瑜伽练习中的重要性。它不是在挑战你的极限,而是在有计划地拓宽你的极限。这种对学习过程的尊重,是很多速成类教程所欠缺的,读起来让人感到安全且充满希望。

评分

语言风格上,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出乎意料地充满了人文关怀,完全没有一般技术手册那种冷冰冰的机械感。作者的文字流畅、富有画面感,仿佛一位经验丰富、沉静睿智的老师在你耳边轻声指导。尤其是在描述冥想和放松章节时,所用的比喻和意象非常贴切自然,例如将“意识的专注”比作“将散落的星辰汇聚成星座”,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这种富有诗意的表达,反而能更快地穿透读者的防御心理,让那些对传统冥想感到抗拒的人也能更容易地进入状态。更难得的是,即便是对最复杂的生理学描述,作者也能用极为朴素却精准的语言进行转述,做到了既专业又易懂的完美平衡。读完一段,总有一种被理解和鼓励的感觉,而不是被一套严苛的标准所审判。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哲学探讨部分,简直是为那些已经厌倦了“拉伸、呼吸、放松”这种初级口号的练习者量身打造的。它并没有停留在体式分解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阿斯汤加体系背后更深层次的能量流动和心智控制的哲学基础。作者对毗罗提婆(Vyāyāma)和调息法的结合阐述得极为精妙,提出了几套我从未在其他任何主流出版物上见过的整合练习模型。我特别欣赏它对“稳定与流变”这一核心矛盾的探讨,用非常具有思辨性的语言,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动态的流动中建立内在的稳固性。读完相关章节,我感觉自己对呼吸的理解不再仅仅是“吸气抬高,呼气下降”这么简单,而是开始理解了呼吸如何作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去重塑身体的结构和意识的边界。对于想从“熟练掌握体式”迈向“深度内观”的瑜伽人来说,这部分内容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全新的思考框架,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宝贵资料。

评分

关于辅助工具的运用,这本书展示了远超我预期的创造力和实用性。我一直以为瑜伽砖和伸展带的作用有限,无非是“垫高”或“拉长”那么简单。然而,这本书用了整整一个章节来论述如何通过巧妙地组合不同数量和位置的辅助物,来模拟更高阶体式中对核心稳定性和关节保护的需求。例如,书中介绍了一种用两条长带和一块毯子构建的“动态支撑系统”,用于练习某些需要长时间保持的后弯体式,这极大地减轻了我身体的重量负担,让我能更长时间地专注于感受脊柱的延展,而不是单纯地抵抗重力。对于那些有旧伤或者身体柔韧性暂时达不到要求的练习者而言,这种“工具赋能”的思路简直是救星。它教会的不是如何“作弊”,而是如何“更智慧地练习”,确保练习的质量和安全性始终放在首位,这种教学理念非常高明且值得称赞。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感简直太棒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内页的印刷清晰度高得惊人,尤其是那些体式图解,线条流畅,黑白分明,即便是复杂的动作细节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我通常对瑜伽书籍的图片质量比较挑剔,很多书为了省成本,图片总是模模糊糊,或者光线处理得让人看不清肌肉的发力点。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光是翻阅的过程就成了一种享受。而且,它的版式设计非常人性化,留白恰到好处,读起来一点也不会觉得拥挤或视觉疲劳。我个人觉得,光是这份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就足以让它在众多瑜伽书籍中脱颖而出。我经常需要在练习后对照图片进行自我修正,这本书的清晰度让我能够非常精确地找到自己身体的细微偏差,比起那些模糊的插画,效率简直是几何级的提升。封面设计也很有品味,那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感觉,很符合我对高阶练习的期待。这本书的物理属性,从拿在手上的触感,到眼睛看到的内容排布,都体现了制作者的匠心,我愿意为这样的品质买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