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考工司南——中国古代科技名物论集(平) 国学/古籍 书籍 |
| 作者: | 闻人军 |
| 定价: | 78.0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11-01 |
| ISBN: | 9787532586271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大32开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作者关于《考工记》及其他名物的考证合集,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考工编》:作者对《考工记》成书年代、版本源流、齐尺考辨、流体力学知识、声学知识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诠释和考辨,相信对于《考工记》的认识和理解将有新的启发。中编《司南编》:作者对古籍中出现的“司南”进行考辨,对于不同文献中的“司南”一物加以廓清,有立表之“司南”与指南针之“司南”,并对后者进行了复原。下编《杂学编》:涉及度量衡、里亩制、脱盐技术、沈括发明、反射镜等科技史方面的研究。 |
说实话,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偏爱但又有些“畏难”的读者,生怕遇到太多拗口的古文或艰深的理论。然而,这本书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作者的文字功底极其深厚,他能够在引用大量原始文献的同时,用现代读者能够理解的逻辑和语言进行阐释和重构。比如他对某些测量工具的精度分析,简直可以媲美现代工程学的计算,但其实现方式却完全依赖于古代的智慧和对自然规律的观察。阅读的体验是渐进式的,初读时或许只是惊叹于古人的巧妙,再读时则开始思考其背后的原理,到了深入阅读时,甚至能感受到作者那种“重返现场”的沉浸感。这套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常常高估了“现代性”的优越性,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便利,古人早已通过他们独特的方式实现了,只是路径不同,侧重点有异。
评分我必须承认,最初是被这个书名吸引的,那种古雅的书卷气和“南”字所暗示的指引性,让人充满好奇。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罗列古代的“名物”,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审视中国古代社会运行方式的独特视角。作者似乎对材料学、建筑学、甚至是当时的水利工程都有着深厚的积累,使得每一篇文章都言之有物,论证扎实有力。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失传技艺”的追溯与想象,那种对历史断层的深切痛惜与不懈努力复原的劲头,非常具有感染力。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忍不住停下来,去查阅相关的考古发现或历史记载,因为书中的论述往往能够提供一个全新的解读框架。这套书的格局很大,它跳脱了单纯的“技术史”范畴,触及到了古代的制度、伦理乃至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让人感到震撼,原来古代的“工匠精神”是如此全面而深刻。
评分这套书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简直就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工匠智慧的大门。我原本以为研究古代科技会是枯燥的文献堆砌,没想到作者的笔触如此生动活泼,把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技术描述得清晰透彻。特别是对于一些具体器物的考证,那种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分析过程,读起来简直像在进行一场精彩的侦探推理。书中对“规矩”的探讨,不仅仅是停留在工具本身,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追求,这让我意识到,古代的“工”与“术”,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技术活动,而是与“道”紧密相连的。每一次翻阅,都能捕捉到一些新的细节,比如对某种特定木材特性的精准把握,或者某种冶炼配方的精妙之处,这些都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中难以体会的匠心独运。整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十分考究,古朴中不失典雅,很适合静下心来慢慢品味,那种墨香和纸张的质感,本身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评分作为长期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史的爱好者,我必须高度赞扬这本书在史料运用上的审慎与创新。它不是那种人云亦云的“百科全书式”的介绍,而是充满了批判性的思考和富有洞察力的比对。例如,在论述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类器物(比如礼器或乐器)的制造标准变化时,作者不仅仅描述了差异,更深入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背后的政治气候和社会思潮的变迁,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全书的逻辑链条非常清晰,虽然议题分散,但每篇文章之间都有隐秘的关联,形成了一个严谨的知识网络。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历史,更是在学习一种严谨的学术探究方法论,这对任何希望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进行了一次对古代技术图纸的深度解码。它成功地将那些原本被尘封在古籍角落里的技术细节,以一种立体化、可感知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标准”与“规范”的讨论,古代社会对精度的要求是极其严苛的,这种对完美的执着,渗透到了每一个细节之中。书中对于“度量衡”的演变脉络梳理得尤为精彩,它展示了国家权力如何通过统一的物理标准来巩固其统治,这已经上升到了社会学和政治学的层面。装帧设计本身也很有品味,书页的留白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复杂论述时能够保持心绪的平和。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既有深度广度,又不失阅读趣味的佳作,远超出了我对普通“古籍整理”类书籍的预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