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礼乐诗书国学启蒙 经典篇
定价:13.00元
作者:高振河,陈绍东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101097016
字数:
页码:2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礼乐诗书,精华荟萃
  读一思一行,三位一体
  品传统经典,入国学之门
  与时代同行,塑少年君子
内容提要
今天学习经典,为的是让我们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品德;“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明辨之交;“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修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尊严。一枕经典养气骨,无边诗书陶性情。品读经典就是品读百味人生。品读经典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不能忘掉自己的根脉!
目录
章 蒙学经典
三字经
弟子规
千字文
第二章 儒家
论语
孟子
荀子
第三章 道家
庄子
第四章 史记
第五章 周易
作者介绍
高振河,1991年于北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工作。2000年起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少年新闻学院沈阳分院院长,此外还担任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全国中小学随笔化写作课程应用与建设研究”总课题组专家指导委员会理事、中国诗赋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楹联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先后被沈阳市委、市授予“沈阳市十佳青少年工作者”、“沈阳市专家”荣誉称号。
  高振河一直对国学情有独钟,撰写、发表了大量论文,如《游历故宫,品读文化》、《商者乱世,缘于无道》、《再伤仲永》、《论现实社会学习国学的必要性和方法》、《和合思想的现实意义》、《活出尊严》等;并编写了《小记者》、《孝心无价》、《少年儿童礼仪》等多部图书。十几年来举办上百场大型国学讲座,获得了听众的一致好评。
文摘
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中秋节”
  活动目的: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兴趣,提高民族认同感,正确对待西方节日。
  活动过程:
  1.故事引趣。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入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极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刁钻、心术不正的逢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仙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仙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逢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逢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逢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身子立刻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逢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
序言
章 蒙学经典
三字经
弟子规
千字文
第二章 儒家
论语
孟子
荀子
第三章 道家
庄子
第四章 史记
第五章 周易
书评三: 我花了两个周末的时间,尽可能细致地阅读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感触最深的是其在“诗”与“乐”的结合处理上展现出的深厚功力。很多传统文化书籍在讨论诗歌时,往往侧重于辞藻的华丽或意境的描摹,但这本书却巧妙地引入了古代音乐的背景知识,甚至附带了对一些古乐音律的简单介绍。这使得我们在诵读那些经典的诗篇时,仿佛能够听到汉唐的鼓瑟之声,感受到那种原初的韵律美。这种多维度的感官输入,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沉浸感。例如,在讲解《诗经》中的某些篇章时,它会解释当时的社会背景、婚恋习俗,甚至推测当时的旋律可能如何起伏,这种全景式的解读,让冰冷的文字变得鲜活饱满。我甚至尝试按照书中的提示,用现代的节奏去“哼唱”那些古老的韵脚,那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感,真是妙不可言。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让读者“身临其境”地去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
评分书评四: 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真正热爱并深入理解“书”的内涵的。它对“书”的解读,超越了文字记录的范畴,触及到了文明传承的核心。我注意到,书中收录了不少关于古人治学态度的论述,比如“慎独”和“博学于文”,这些论点并非空泛的说教,而是结合了历史人物的实例进行阐释,比如某位大儒在面对诱惑时如何坚守原则,某位先贤在困顿时如何通过研读经典来重塑信念。这种叙事手法极具感染力。此外,本书在章节之间过渡的处理非常流畅自然,不像很多工具书那样生硬割裂,它通过一些小的引言或者哲理小故事,将“诗”、“书”、“礼”、“乐”这四大板块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读完后,你会觉得国学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这对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宏大的格局,有着不可估量的助益。
评分书评二: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之前,对市面上铺天盖地的“国学启蒙”类书籍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很多书要么是干巴巴的原文堆砌,要么是过度“流行化”地解读,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但这一本,真的给了我一个惊喜。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构建了一种非常自然的学习路径。它不像教科书那样强迫你记住死知识点,而是像一位和蔼的长者,循循善诱地引领你进入传统文化的精神世界。我尤其欣赏它处理“礼”的部分,它没有将“礼”仅仅视为繁文缛节,而是将其升华为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自我的约束。书中通过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模拟,比如如何得体的问候、如何谦逊地表达,让“礼”不再是高悬的口号,而是可以立即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准则。这种由表及里、由事及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心性尚未定型的孩子(或者像我这样需要重新梳理认知的大人)来说,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它不是在教你“做什么”,而是在引导你思考“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入骨髓的文化熏陶,是任何速成班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书评五: 从一个纯粹的实用主义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提供的“可操作性”。很多启蒙读物读完后,让人感觉“很厉害,但不知道怎么用”。而这本书的设计目标似乎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点。它非常注重培养读者的“内观”能力。书中设计了一些留白区域,鼓励读者写下自己的感悟和反思,这实际上是在构建一个“阅读-反思-实践”的闭环。举个例子,当讲到“修身”时,它会引导读者思考自己日常生活中最容易产生“不自律”的时刻,并提供一个基于儒家思想的简单应对策略。这种强烈的互动性和个性化的引导,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私人导师,而不是一本普通的教材。它不要求你立刻成为圣人,但它要求你每天都比昨天更清醒、更有目标地度过。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教了你多少知识,而在于它能激发你运用这些知识去改善自己生活的意愿和能力。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寻求自我提升和内心平静的成年人。
评分书评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典雅的宋代风格,字体选用的是瘦金体,透露出一种古朴又不失秀美的气息。我特意在灯光下仔细摩挲了好一会儿,那纹理手感非常细腻,让人一上手就有种想珍藏的冲动。内页的纸张也选得很好,不是那种刺眼的白,而是略带米黄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排版上,字间距和行间距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找到阅读的节奏。我特别喜欢它在一些经典段落旁边的注释方式,不是那种生硬的白话翻译,而是融入了现代语境的解读,使得那些看似遥远的古文一下子就“活”了起来。比如,在讲解“仁”的概念时,作者没有停留在概念的阐述,而是结合了当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困境来分析,让人读完后深思良久。这本书在内容选择上也非常考究,选取的篇目既有家喻户晓的篇章,也有一些略显冷门的、但同样蕴含哲理的小段落,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总的来说,从视觉到阅读体验,这本书都做到了令人赞叹的细节把控,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