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 |
| 丛书名: | 21世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丛书 |
| 作者/主编: | 薛世民 |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62425236 |
| 出版年份: | 2013年2月 |
| 版次: | 第 1版 |
| 总页数: | 307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15元 |
| 实际重量: | 340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是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部分 音乐基础理论
章 音的概述
一 音的四种性质、乐音与噪音
二 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基本音级
三 变音记号、变化音级
四 自然半音与全音、变化半音与全音、等音
五 音的分组、音区与音域
第二章 记谱法
一 五线谱与简谱
二 谱号
三 谱表
四 音名、唱名体系与唱名法
五 音符
六 休止符
第三章 节奏节拍
一 节奏、节奏型、节拍、拍子
二 小节线、双纵线
三 连音符
四 弱起小节
三单二部曲式
由两个乐段或相当于乐段规模的部分所组成的曲式,为单二部曲式。单二部曲式的部分通常由一个乐段构成,起呈示(原始陈述)作用;第二部分的材料可以来自部分,也可用新材料,具有展开、发展和结束发展的功能。
二部曲式部分的结构,虽然是一个完整的乐段,但它没有独立乐段那样的完满的结束,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它可以不在主调而在副调上结束;而第二部分,只能被认为是以完全终止结束的,相当于乐段的结构(不是一个普通的乐段,因为它没有乐段所特有的原始陈述),一开始它就是比较不稳定的展开或发展(有时也引入具有鲜明对比性的素材),直到整个乐曲末了才结束发展。
二部曲式可作为独立乐曲的曲式,也可作为复合曲式的组成部分。
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一种亲切的“导师”般的语感。行文间很少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即使是面对高等乐理中的难点,作者也能用清晰、准确的中文进行表述,让人感觉像是面对面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教授在授课。特别是对于那些跨专业学习音乐的同学,这种友好的叙述方式大大降低了入门的心理门槛。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历史演变的概念,作者的处理方式也非常细腻,不会把现行的标准视为唯一的真理,而是展现了乐理规则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这培养了读者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种教学态度,远超出一本普通教科书的范畴,它更像是一本引导人深入思考音乐本质的哲学导论。
评分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和辅助学习材料,我认为是其超越其他同类教材的关键所在。虽然我主要是在纸质书上学习,但我了解到出版社在提供在线资源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例如,音频素材的清晰度和多样性是教科书级别的,无论是节奏模唱还是旋律听写,所用的音色和速度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完美地模拟了真实考试或演奏环境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自学中遇到的疑难点,似乎总能在书中的某个角落找到细致的批注或补充说明,显示出编者对读者潜在困惑的预判。这套教材给我的感觉是“全流程覆盖”,从基础概念的建立,到专项技能的训练,再到最终的综合应用检验,每一个环节都被考虑周全。它不是一本“看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会陪伴你从入门到精通的长期学习伙伴,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足以支撑一个音乐学习者多年的学习需求。
评分从实战应用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不仅仅是一本纯理论的讲解书籍,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练习题和范例分析,这些练习的难度设置非常合理,从基础的音程辨识到复杂的和弦进行听写,都有详尽的覆盖。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的很多练习题都是基于真实音乐作品片段改编的,这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代入感和实用性。例如,在讲解特定调式色彩时,书中会引用古典或近现代作品的具体例子进行对比分析,这比单纯的理论推导要直观得多。对于准备考研或者希望提升自己音乐实践能力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箱。我感觉,如果能把书中的所有习题都扎实地完成下来,那么任何一场基础乐理和听力测试都将是游刃有余的。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结构简直是为自学者量身定做的,层层递进,深入浅出。从最基础的音高、节奏概念讲起,逐步过渡到调式、和声的初步概念,每一步都讲解得极其透彻,几乎没有知识点的跳跃感。作者在处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时,往往会辅以大量生动形象的例子,有时甚至会加入一些历史背景的介绍,这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视唱练耳部分时所采用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技巧,而是深入分析了听觉训练背后的心理和生理机制,让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对于我这种非科班出身,想系统夯实基础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专业音乐世界的大门,每一个章节的衔接都如同精密的齿轮咬合,顺畅无比,让人欲罢不能地想翻到下一页探索新的知识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精美,封面采用了沉稳的墨绿色,配以烫金的书名和作者信息,整体散发出一种专业和严谨的气息。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且不易透墨,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初拿到手时,就能感受到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这对于一本专业的音乐理论教材来说至关重要。内页的排版布局也堪称一绝,五线谱、拍号、调号的标记清晰明了,让人在面对复杂的乐理知识时,也能保持清晰的思路。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时间伏案学习的读者,这种舒适的阅读体验无疑能大大提升学习效率。而且,书本的开本适中,既方便携带,又不失阅读的舒适度,无论是放在书包里随身携带,还是放在书桌上系统学习,都非常合适。这本书的实体书质感,确实比很多市面上粗制滥造的教材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让人愿意长久地保存和研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