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左传选读
定价:14.00元
作者:李南晖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540013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由李南晖主编的《左传选读(国学基本教材)》记录的历史时段,大致跟整个春秋时期相吻合,它所记载的内容,正是我们了解这个风起云涌时代的手史料。《左传选读》以政治史为主线,按时间顺序,以编年体的方式为读者奉献邮一部近乎全景式的春秋历史大片。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对后世思想的影响脉络,似乎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暗示。通过这些精选的片段,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后世儒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许多核心论点,其原始的“种子”就埋藏在这些诸侯的争斗与贤臣的进谏之中。例如,某段关于民众向背的论述,其思想内核直接呼应了后来的民本思想的雏形。选本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并未试图一次性灌输完备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具体的、高度浓缩的事件,让读者自己去“发现”这些思想的萌芽。这种“引导式”的阅读体验,远比直接阅读理论著作来得生动和令人信服。它让我意识到,历史本身就是最伟大的思想实验场,而这些选段,正是该实验最关键的几次实验记录。每读完一个段落,都像是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关于古代政治伦理的思维模型,非常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坚实、更具历史纵深感的知识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韵律和叙事节奏,简直是一场纯粹的文学盛宴。与一些枯燥的史籍不同,此处的选文,其语言之美、结构之巧,完全可以媲美最优秀的散文。我惊喜地发现,许多场景描写,即便是脱离了历史背景,它们本身也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戏剧张力。那些描绘战场上的突变、朝堂上的暗流涌动,或是国君出猎时的恢弘场面,都仿佛被施予了魔法,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这种对文学性的珍视,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愉悦感,丝毫没有感到这是在“啃硬骨头”。再者,此书的注释与导读部分(虽然不属于正文,但对阅读体验影响极大),处理得恰到好处,既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支撑,又不过分打断读者的沉浸式体验。它巧妙地引导我关注那些“微言大义”之处,让我明白,在那个时代,言辞的分寸往往决定了家族的兴衰,这种对语言力量的敬畏,是通过这些精选的片段被完美传达出来的。
评分读罢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先秦士人精神世界的密室之门。那些看似古老的对话和裁决,其蕴含的伦理规范和处世哲学,与我们今日所面临的许多社会难题竟有着惊人的共鸣。比如,关于“信义”的坚守与变通的讨论,书中那些君子间的盟誓与背弃,让我深刻理解到,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个体价值的实现是何等艰难。书中的文字风格极为凝练,每一个短句都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需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历史重量感。我尤其着迷于那些关于“天命”与“人事”的辩证分析,它不是简单的宿命论,而是一种对历史规律的敬畏与探寻。作者(编者)的功力体现在,他们挑选出的篇章,往往是叙事手法最高超、议论最精辟的节点,使得阅读体验如同欣赏一出结构严谨、高潮迭起的历史大戏。每一次的暂停与反思,都将我对古代社会运作机制的理解推向一个新的层次,那种被历史的厚重感所充盈的满足感,是其他通俗读物难以比拟的。
评分若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选本无疑是极具启发性的教科书。它聚焦于春秋时期列国权力转移的关键节点,清晰地展示了宗法制度如何瓦解,以及“公”与“私”的界限是如何在利益驱使下被不断模糊和重塑的。我个人非常关注其中关于“礼制”的维护与僭越的记载,书中选取的几段处理僭越事件的案例,展现了统治集团在维护自身权威时所采取的实用主义策略,远比表面上的道德说教来得复杂和深刻。阅读这些内容,让人不禁思考,权力运作的底层逻辑是否具有跨越千年的不变性。编者似乎深谙此道,他们精选的篇章总能在看似平静的叙述背后,隐藏着决定历史走向的微妙博弈。这种深层的结构性分析能力,要求读者不仅要看“发生了什么”,更要探究“为什么会这样发生”,极大地锻炼了批判性思维,使我对历史的理解从线性叙事转向了多维度的权力网络分析。
评分这部经典选本的编排匠心独运,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历史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书中的选文,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史实,更像是一面透亮的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贵族阶层的政治智慧与道德困境。我特别欣赏它在人物刻画上的细腻,无论是君主的踌躇满志,还是贤臣的忍辱负重,那些鲜活的面孔跃然纸上,让人在阅读中不禁要揣摩其言行背后的深层动机。举例来说,某几段关于诸侯间合纵连横的叙述,其权谋的复杂程度,即便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令人拍案叫绝。这些片段的选择,显然是经过了细致的斟酌,旨在展现那个时代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士大夫在乱世中如何安身立命的哲学思考。它不是一味地歌颂“善”,而是坦诚地展示了“力”与“德”之间的永恒张力,让人在赞叹古人风采的同时,也对人性的幽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悟。对于初涉此领域的新读者而言,这种精选的导引,无疑提供了一个既有深度又不至于过于晦涩的绝佳入口,让人能迅速抓住那个时代的核心脉络,而不是迷失在浩瀚的史料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