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态旅游实践与出路
定价:58.00元
作者: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来委员会,西南林学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802097919
字数:460000
页码:37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新时期,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旅游强调“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旅游让人们“回归自然”,提高人们对自然和历史文化的了解,改变民众的环境道德观,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致力于保护环境和造福当地居民,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活动。据估算,生态旅游年平均增长20%~25%,是旅游产品中增长快的部分。
此次论坛是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历年来规模大的一次国际术盛会,来自海内外七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与会,重点在自然保护区发展与生态旅游、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社区发展与生态旅游、国家公园与生态旅游四个中心议题方面,探讨了当今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出路。相关成果精选、修编、整理成集,为从事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开发商提供可以借鉴的新资讯和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点,在于它对“出路”的探索并非提供一条单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路径,而是强调“适应性管理”和“地方性智慧”的结合。书中花了不少篇幅讨论技术手段的重要性,比如遥感监测、大数据分析在客流控制中的应用,这些都是现代化的工具。然而,更具价值的讨论在于如何将这些高科技手段与根植于当地的传统知识体系相结合,以形成真正具有韧性的旅游发展模式。比如,它详细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协商机制,确保原住民群体的声音能够真正被听取,而不是沦为表面文章。这种对“过程正义”的强调,远比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指标更为重要。我感受到作者对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的期许,是建立在一种更为谦卑和审慎的基础上的,即承认我们对复杂生态系统的认识永远是不完全的,因此持续的监测和灵活的调整是常态,而非例外。这种务实而又不失理想主义的基调,让人在读完后,感到充满动力去参与到变革之中。
评分如果让我从读者的角度提一个关于这本书整体感受的总结,那便是“视野的拓展与思维的重塑”。在很多关于旅游的书籍中,生态旅游常常被简化为“少开几辆游览车”或者“多盖几间环保小屋”的表层操作。但这本书则彻底打破了这种肤浅的认知。它迫使读者去思考,生态旅游的本质是关于权力、伦理、资源分配和文化尊重的深刻哲学命题。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快速盈利的商业手册,而是一本引导你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生态旅游”以及“为了谁发展”的深度对话录。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旅游行业本身,对于任何致力于推动社区发展、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规划的领域,都能提供宝贵的思维模型和批判性工具。合上书本时,那种感觉不是“学完了知识”,而是“我需要重新审视我过去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了”,这才是真正优秀学术著作的标志。它成功地将理论的深度、实践的广度以及对未来伦理的关切,完美地融合在了这本厚重的书册之中。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可以说是非常具有学者的风范,严谨、客观,却又不失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关怀。它大量运用了跨学科的理论视角,比如在讨论社区赋权时,穿插了社会学中关于“权力下放”的模型;而在评估生态足迹时,又引入了环境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工具。这种融会贯通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文本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这本书不仅适合一线从业者,对于环境管理专业的学生或研究人员而言,也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工具书。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学术气息浓厚,但作者在阐释复杂概念时,总能巧妙地运用生动的比喻或引述真实的访谈片段,使得原本晦涩的专业术语变得易于理解,避免了陷入纯粹的象牙塔式论述。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思考这些理论如何与我脑海中已有的地方实践经验进行印证和修正,这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学习过程。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章节目录时,我就被它逻辑严密的结构所吸引。它没有急于抛出宏大的理论框架,而是采取了一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第一部分似乎着重于对当前全球生态旅游现状的冷静梳理与批判性反思,那种对现有模式中“漂绿”现象的尖锐剖析,读起来让人脊背发凉,感觉作者是真正深入田野一线,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空想出来的。接着,内容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具体的实践案例分析,我注意到其中对几个不同地理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的对比分析非常精彩,它们不是简单的成功或失败的标签化描述,而是深入探讨了当地社区参与度、利益分配机制以及生态承载力评估的细微差别。这种扎实的案例支撑,让那些原本抽象的“可持续性”概念变得具体、可操作。特别是对于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那一章节的展开,更是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行业经验,让我认识到生态旅游的脆弱性远超想象,处理不当的后果可能比没有开发更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封面那种淡雅的绿色调,配上简洁的字体排版,立刻就让人联想到大自然那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从拿到手里掂量的重量就能感受到出版社在纸张选择上的用心,并非那种廉价的、一翻就皱的纸张,而是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厚度和质感,这对于一本需要经常翻阅查阅的专业书籍来说,无疑是一种尊重。尤其是内页的印刷清晰度,即便是那些复杂的图表和案例分析中的细小文字,也展现出了极高的可读性,这让我在阅读那些理论部分时,眼睛不容易感到疲劳。装帧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比如书脊的胶装,看起来非常牢固,预示着它能经受住长时间的翻阅和携带。这种对实体书本身质量的重视,已经为接下来的内容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心理预期,仿佛在告诉我,这不仅仅是一本信息载体,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物件。整体来看,它散发着一种沉稳、专业的学术气息,与它所探讨的主题——生态旅游的实践与未来——形成了完美的视觉呼应,让人在尚未深入内容之前,就已经对作者和出版方的专业态度肃然起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