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紫砂壶里的中国
定价:42.00元
作者:沈泓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1534812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紫砂壶是*美中国器物之一。紫砂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人的内敛气质。随着收藏热,紫砂壶的文化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收藏者认同,市场价格不断走高。
内容提要
《紫砂壶里的中国》用大量的彩图配合文字,从紫砂壶人文文化、器形形体、造型工艺、泥色气韵等多角度聚焦紫砂壶之美,描绘壶中乾坤,透视紫砂壶里的中国。
目录
目 录
章 松风竹炉 提壶相呼
——紫砂壶的历史源流之美
第二章 喜共紫瓯吟且酌
——紫砂壶的人文文化之美
第三章 香生玉尘 雪溅紫瓯圆
——紫砂壶的器型形体之美
第四章 月满则亏 以为我规
——曼生壶的十八式之美
第五章 弱水三千 仅饮一瓢
——紫砂壶的经典石瓢之美
第六章 方非一式 圆不一相
——紫砂壶的造型形体之美
第七章 紫泥新品泛春华
——紫砂壶的用泥材质之美
第八章 雪贮双砂罂 诗琢无玉瑕
——紫砂壶的做工手艺之美
第九章 栗色暗暗 如古金铁
——紫砂壶的养护包浆之美
作者介绍
作者沈泓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作协会员,多年沉迷于紫砂壶的收藏和研究,曾多次自费到宜兴当地寻访紫砂壶艺人,与很多紫砂壶大家成为挚友,自己也收藏了不少紫砂壶及其相关的资料,他写书所用的资料和图片都是手的。
文摘
序言
这本《紫砂壶里的中国》给我带来的惊喜,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紫砂壶的介绍,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文化史。我之所以会买这本书,其实是因为偶然在朋友那里看到一把很别致的紫砂壶,当时就很好奇,后来才了解到,原来紫砂壶背后还有这么多讲究。这本书里的内容,可以说是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紫砂的魅力。它既有对紫砂原料来源、制作工艺的细致讲解,又有对不同时期紫砂壶艺术风格的梳理,甚至还涉及到了紫砂壶在文学、绘画等艺术领域的体现。读完之后,我对紫砂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我一直觉得,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读起来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感觉离现代生活太远。但《紫砂壶里的中国》这本书,却巧妙地打破了这种隔阂。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灵活,时而是历史的旁观者,时而是艺术的评论家,偶尔又化身为了解民间风情的生活家。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宜兴紫砂壶的起源和发展的几章,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个古老的故事,里面有匠人的坚守,有时代的变迁,也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被忽视的、充满智慧的传统技艺,它们静静地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也藏在一件件精美的器物之中。
评分对于我这种对传统文化接触不多的人来说,《紫砂壶里的中国》就像是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读起来会很吃力,结果完全出乎意料。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他将那些深奥的制壶技艺和历史渊源,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恰当的比喻,变得浅显易懂。我特别喜欢书中描绘的那些关于紫砂壶与茶道、与文人生活相结合的场景,仿佛能闻到书香,听到茶碗轻轻碰撞的声音。这本书让我明白,一把小小的紫砂壶,承载的不仅仅是实用功能,更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种独特的生活美学和人文精神。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紫砂壶的认知基本上停留在“古董”、“很贵”的层面。但《紫砂壶里的中国》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作者用一种非常生动、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紫砂知识,例如不同泥料的特性、窑烧的温度对壶体质感的影响、手工制作的精细工艺等等,都娓娓道来,一点也不枯燥。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作者对于不同朝代紫砂壶风格演变的解读,那里面不仅仅是器型的变化,更是背后社会风气、审美情趣的悄然转变。读着读着,我仿佛亲眼看到古代文人雅士是如何选择一把紫砂壶来点缀他们的书房,如何用它来品味人生的况味。
评分《紫砂壶里的中国》这本书,怎么说呢?初拿到手时,就被它那古朴的封面吸引了,仿佛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和泥土的气息。翻开扉页,精致的排版和考究的字体,瞬间就能感受到作者和出版方在内容呈现上的用心。虽然书名是《紫砂壶里的中国》,我拿到的时候,心里其实是对紫砂壶这种器物本身了解不多,只觉得是喝茶用的,总归有点“阳春白雪”的感觉。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它像一个温婉的引路人,带着我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个民族在紫砂器物上的匠心独运和文化沉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