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鄉土屏南(精)
定價:360.00元
作者:劉傑,周芬芳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09-10-01
ISBN:978710107031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8開
商品重量:1.43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屏南,位於福建省東北部的鷲峰山脈中段,總麵積1471平方公裏。縣所在地古峰鎮,距寜德市105公裏,離省會福州市173公裏。全縣以山地和丘陵地貌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有7條主要溪流和180多條支流。
清雍正十三年(1735),屏南從古田分齣設縣,縣治所在地雙溪位於翠屏山之南,雍正皇帝賜縣名為“屏南”。分彆與古田、蕉城、周寜、政和、建甌接壤。
境內重巒疊嶂,溪流縱橫,景觀奇特。有*風景名勝區——舉世無雙的淺水廣場白水洋、人間仙境鴛鴦溪,生態完好的天星山國傢森林公園,第四紀冰川孑遺植物成片*林和戲麯活化石四平戲、古廊橋、古民居、古寺廟等自然文化遺産。
2006年以來,屏南萬安橋、韆乘橋、百祥橋被公布為第六批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福橋、廣利橋等9個項目被公布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平戲、平講戲、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雙溪鐵枝被公布為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甘國寶故事傳說等9個項目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漈下村被公布為中國曆史文化名村,漈頭村和雙溪鎮被列為福建省曆史文化名村(鎮);屏南縣還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民間戲麯),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聯閤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目錄
序言
章 屏南曆史地理環境
節 曆史地理
曆史沿革
地理氣候
第二節 自然景觀
鴛鴦溪風景名勝區
天星山國傢森林公園
第二章 古鎮與古村
節 雙溪古鎮
第二節 古村落
滌下村
滌頭村
棠口村
長橋村
嶺下村
壽山村
柏源村
北乾村
龍潭村
巴地村
第三章 民居與宗祠
節 民居概述
第二節 典型民居
雙溪蓋屏戶
雙溪宋宅
雙溪周宅
北乾佛仔厝
古廈花廳
嶺下太府堂
棠口日月廳
棠口周大權宅
滌下甘宅
小梨洋甘國寶故居
第三節 宗祠
雙溪陸氏宗祠
雙溪薛氏宗祠
古廈陳氏宗祠
滌下甘氏宗祠
甘棠張氏宗祠
康裏鄭氏宗祠
棠口周氏宗祠
壽山蘇氏宗祠
第四章 宗教建築
節 寺院廟宇
永興寺
鷲峰寺
天寶寺
寺
寶慶寺
寶興寺
寶林寺
……
第五章 牌坊、亭、塔與古墓
第六章 縣學、書院與文廟
第七章 橋梁與傳統造橋技藝
第八章 古道、路亭、關隘與城寨門
第九章 戲颱與戲麯
第十章 民間手工藝與民間武術
參考書目
後記
作者介紹
劉傑,1970年生於重慶。1993年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建築係,畢業後進入廣州佘畯南建築師事務所工作,1998年獲上海同濟大學建築曆史與理論專業碩士,2006年獲工學博士學位。現為上海交通大學建築學係副教授。1995年起,開始係統地學習和研究中國傳統建築與古典園林,在外發
文摘
序言
這本《滿28包郵 鄉土屏南(精)》的封麵設計真是樸實得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帶著歲月痕跡的色彩搭配,仿佛一下子就把人拉迴瞭那種寜靜而又充滿生活氣息的鄉間小路。我一直對地方誌和鄉土文化類的書籍抱有特殊的情感,因為它承載著一個地域最真實、最不加修飾的記憶和底色。從書名來看,“屏南”這個地名本身就帶著一種山水靈秀之氣,而“鄉土”二字則承諾瞭內容會深入到泥土和人心之中。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娓娓道來屏南的曆史變遷、風土人情、那些被現代化進程逐漸模糊的傳統手藝和生活哲學。比如,那些世代相傳的建築技藝,如何在懸崖峭壁間築起堅實的傢園;那些在田間地頭流傳下來的諺語歌謠,如何指導著農民的耕作與節氣;再比如,不同節慶日裏,當地人特有的祭祀儀式和慶祝方式,其中蘊含的信仰和集體情感。我希望作者能夠不僅僅是羅列事實,而是能夠用充滿溫度的筆觸去描摹人物的群像,那些勤勞善良、堅韌樂觀的屏南人,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堅守與變遷,纔是鄉土文化的靈魂所在。如果這本書能做到這一點,那它就不僅僅是一部記錄,更是一份值得珍藏的文化記憶。
評分說實話,現在的齣版物,很多都帶著一種浮躁的“速成”氣息,要麼過度商業化,要麼內容空泛,真正沉下心來做文化挖掘的越來越少。因此,我更傾嚮於選擇那些名字聽起來就帶著“沉重感”的作品,比如《滿28包郵 鄉土屏南(精)》這種帶著“精”字的後綴,暗示瞭其內容可能經過瞭精心的篩選和提煉,而非粗製濫造的集閤。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對屏南在曆史長河中的地理與人文交匯點進行深入探討。屏南地處山區,這種地理環境必然塑造瞭其獨特的社會結構和人際關係模式。我想瞭解,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宗族勢力是如何維係社會秩序的?外來文化又是如何滲透並與之發生化學反應的?更有趣的是,我期待看到關於當地民間信仰和神話傳說的記述。這些故事往往是民間集體潛意識的投射,是當地人理解世界、應對未知恐懼的方式。如果作者能將這些口述曆史與考古發現或曆史文獻相結閤,構建一個多維度的敘事框架,那麼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閱讀趣味性都會大大提升。
評分每次讀到優秀的鄉土文學,我都會有一種強烈的共鳴感,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心靈深處的“鄉土原點”,即便身處繁華都市,那份對故土的眷戀從未消減。從書名來看,《滿28包郵 鄉土屏南(精)》似乎提供瞭一個迴望和重塑“根”的機會。我尤其關心其中關於生態環境與人居和諧共生的部分。在現代社會對自然資源過度索取的大背景下,那些在山區長期實踐的、可持續的生活方式顯得尤為珍貴。屏南的山林是如何被保護下來的?當地人如何看待並利用山中的藥材、竹木資源,既能滿足生活所需,又不至於竭澤而漁?我期待書中能有對“風水學說”在鄉間選址、建房、葬俗中的實際應用進行細緻的描繪,這不僅關乎迷信,更體現瞭古人對自然環境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如果能配上一些實地拍攝的照片或手繪圖,將那些依山傍水的村落、古老的石橋、被歲月打磨光滑的石闆路呈現齣來,那閱讀體驗將是無與倫比的沉浸式體驗。
評分閱讀地方誌,對我來說,更像是在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足夠多“硬核”的細節,而不是空泛的贊美。我對屏南的某一特定曆史時期或某一個核心産業的興衰史特彆感興趣,比如,如果屏南在曆史上曾是某個重要商路上的節點,那麼那些過客留下的印記是什麼?他們的貿易路綫是如何影響本地經濟和文化結構的?如果這本書能梳理齣一條清晰的經濟脈絡,從農耕到手工業,再到可能的近現代轉型,那將極大地豐富我對這個地區的理解。此外,對於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細節,如教育方式、鄰裏互助的機製,我也充滿瞭探究的欲望。在交通不便的過去,一個村落是如何維持其社會凝聚力的?是通過定期的集市、廟會,還是通過嚴謹的族規?我希望作者能夠超越“美化”的傾嚮,勇敢地揭示那些不那麼光鮮亮麗的側麵,比如貧睏、疾病、或是宗族間的矛盾,因為隻有看到瞭完整的圖景,這份“鄉土”的記錄纔算得上是真正負責任和有價值的。
評分我最近迷上瞭一類探尋“隱秘角落”的書籍,那些不常齣現在主流敘事中,卻又對地域文化有著決定性影響的小眾主題,往往最能激發我的好奇心。因此,當看到這本《滿28包郵 鄉土屏南(精)》時,我立刻産生瞭強烈的閱讀衝動。我猜想,作者一定花費瞭大量的時間進行田野調查,深入到那些偏遠的山村,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文化細節。我特彆關注那些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章節,比如屏南特有的傳統工藝品,它們從原材料的選取到最終成品的誕生,每一步都蘊含著復雜的知識體係。我希望能讀到關於這種工藝如何麵對當代市場衝擊的艱難抉擇,是固守傳統,還是巧妙融閤現代審美?此外,對於當地的飲食文化,我也有著極高的期待。不是那種大餐館裏的精緻菜肴,而是真正屬於尋常百姓傢的“煙火氣”。那種用山泉水烹煮的米飯,用當地特有香料慢燉的老火湯,或者是在特定時節製作的糕點,它們背後連接的不僅僅是味蕾的滿足,更是傢庭團聚的溫馨場景和對土地的感恩之情。這本書如果能捕捉到這些微小而真實的片段,那它便擁有瞭打動人心的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