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小窗幽记正宗/华夏国学经典正宗文库 |
| 作者 | 陈桥生 |
| 定价 | 49.80元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070209 |
| 出版日期 | 2012-07-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699Kg |
| 内容简介 | |
陈桥生编著的《小窗幽记正宗》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小窗幽记正宗》对《小窗幽记》全书进行了详尽的译解,使读者能对《小窗幽记》的思想、内容有一个比较完整、系统、原汁原味的理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窗户,需要经常打开心灵的窗户,看一看窗外的风景,读此书,或许可以带给我们失去色彩的心灵几许滋润。 |
| 作者简介 | |
| 陈桥生,1971年生,江西遂川人。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范围在六朝及唐宋文学,在《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二十余篇,重点在关于谢灵运和南朝乐府的研究方面。 |
| 目录 | |
| 前言卷一醒卷二情卷三峭卷四 灵卷五素卷六景卷七韵卷八奇卷九绮卷十豪卷十一法卷十二倩叙 |
| 编辑推荐 | |
| 陈桥生编著的《小窗幽记正宗》被誉为处世格言书,历来为有识之士所青睐。书中几乎每一句话均可视为警世、醒世之名言,蕴含着博大深遂的人生哲理,极富 人生真昧;于微言中总结了坎坷人生的诸般经验.如何免遭灾祸,如何规范行止;生活的方法,处世的良策,均有详尽论述。本书将其精华之语结 合经典事例,对其涵盖的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人生话题作了精辟阐释和论述,堪称现代人**的人生指南,为人处世的宝典。 |
| 文摘 | |
| 序言 | |
坦白说,我对传统典籍的阅读习惯一直是比较挑剔的,这次入手这本,主要是因为听闻它的注释和校勘做得比较扎实。市面上很多版本的《幽窗小记》,往往在字词解释上处理得不够到位,导致初学者很容易望文生义,失了原意。然而,这本给我的感觉就大不相同。它在每一个关键的典故和生僻的词汇旁,都有详尽的考证和解释,这对于深入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至关重要。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几段描述古代书斋布局的文字,对照着书后的注释,我才明白原来那些看似随意的摆设,背后都有一番深意,比如文房四宝的摆放位置,都有其特定的礼数和心性要求。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使得阅读体验大幅提升,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带着探寻的乐趣深入其中。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单纯的文字获取,不如说是一场知识的重建。它让我对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生活哲学有了更立体、更具象的认知,远非泛泛的介绍性文字可比拟。
评分我买书一向比较看重作者的“气韵”,也就是他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独特的生命力和审美倾向。这本《幽窗小记》的魅力,正在于它所营造出的一种“清”与“简”的境界。它不像某些古籍那样堆砌辞藻,追求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简朴而高洁的生活态度。读着这些文字,我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反物欲”的倾向,教人如何减少外在的纷扰,专注于内心的丰盈。书中描述的那些“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场景,比如在月下独酌,听雨读书,虽然看似寻常,但作者却能从中提炼出极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是经过时间沉淀的,是真正懂得生活之道的体现。它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对日常生活片刻的精妙捕捉,却能引人深思,让人反思自己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每次合上书本,我总会下意识地去整理一下自己的书桌,试图在自己的空间里也营造出那么一丝“幽窗”的意境。
评分这次阅读体验,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审美距离”的把握。作者并没有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高高在上的哲人,而是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坦诚地分享自己的喜好与厌恶。比如,他对某些世俗的应酬表示出婉拒的态度,对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嗤之以鼻,这些直率的表露,反而让我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书中的许多篇幅都在探讨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如何从自然万物中汲取养分,这在当下这个人工环境占据主导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宁静并非来自物理空间的隔绝,而是心灵对喧嚣的过滤和选择。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雅致”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它不再仅仅是关于器物的美,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的坚持和一种精神上的自洽。这本书像是一股清流,涤荡着被现代信息流冲刷得有些疲惫的心灵,让人重新审视何为真正有价值的生命体验。
评分从版本学的角度来看,我感觉这本选取的底本似乎非常可靠,文字的流畅度极佳,几乎没有出现令人出戏的错讹。我特意对比了几个自己收藏的其他零散的清代笔记片段,发现这本在对一些涉及音韵、地理的描述上,处理得更为审慎和精准。重点是,它的叙事节奏非常具有感染力,读起来一点也不拖沓。它不像是一些古籍阅读起来需要极大的耐心去“消化”晦涩的语法结构,这本的文字组织,更像是听一位温和的长者在娓娓道来他一生的感悟。他谈论的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如何在细微之处保持心性的纯粹。这种亲切感,使得原本可能被视为“小众”的古代生活记录,变得极具现代意义。它让我们看到,古人对“如何好好生活”这个问题,其实早已有了一套非常成熟且富有诗意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希望通过阅读来获得平静和启发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心法”。
评分这本《幽窗小记》的流传版本实在太多了,我手上这本拿到手,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精美的装帧和考究的排版。那种老派文人书籍特有的韵味扑面而来,纸张的质感很舒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像捧着一件值得细品的艺术品。内容上,我这次主要是冲着它对园林意境的描摹和对文人生活情趣的记录去的。读起来,那些关于“花朝月夕,清风明月”的文字,真的能让人暂时逃离尘世的喧嚣,仿佛身处在那种雅致的居所之中。书中的许多段落,像是微缩的画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极具画面感的场景。特别是关于如何“安顿”自己性灵的论述,非常贴合当下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对精神归属的渴望。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对自然界的观察入微,从一草一木到云卷云舒,都蕴含着一种哲思。初读可能觉得有些晦涩,但多读几遍,便能品出其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对于喜欢传统文化,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寻找一片精神净土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值得收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通往古人内心世界的窗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