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一学就会的114 种中点(百变中式点心,名师指点,一学就会!)
定价:29.8元
作者:黎国雄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3745152
字数:25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式美食亦是如此,尤其是中式点心,其历史非常悠久、品种丰富、工艺精湛,还与食疗紧密结合,突出养生的特点。相比西式点心小巧精致、以甜味为主的特点,中式点心突出的是它的厚重感和味道的层次感。本书精选大家耳熟能详的114 道易上手的中点,从初级、中级、高级循序渐进,图文并茂,简单易学,不管你是喜爱DIY的点心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都可以做出造型千变万化、口味甜咸皆备、荤素俱全的中式点心。
更多精彩好书点击这里:
href='#' target='_blank'>吐司三明治自己做**吃(简单易学,十几分钟就搞定,早餐也可以轻松做!)
href='#' target='_blank'>一学就会的107 种西点(107种西点做法大公开,新手也能零失败!美味西式点心轻松做!)
href='#' target='_blank'>自己在家成功做饼干(您的**本零基础饼干制作宝典!)
href='#' target='_blank'>一学就会的119 种蛋糕(亲手做美味蛋糕,家庭烘焙的手册!)
href='#' target='_blank'>一学就会的111 种面包(烘焙新手的面包制作教科书!)
href='#' target='_blank'>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114道易上手的中点,分为初级入门、中级入门、高级入门三部分,都是大家耳熟能详,吃过却可能不会做的点心。每道中点在选料、分量搭配、造型、烘烤蒸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指导,并配有详细的分解步骤图,配方完整大公开,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还能满足自己的味蕾。全书图文并茂,简单易学,初学者可根据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不管你是喜爱DIY的点心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本书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目录
作者介绍
黎国雄:
1987年,制作了**本蛋糕专业画册,开创了顾客在蛋糕店看图片订制蛋糕的先河;
1993年,发明了**个塑料仿真蛋糕,改变了蛋糕店用奶油蛋糕做展示的状况,大大节约了成本。
2001年,研发了艺术陶瓷蛋糕,并获得国家。
2007年,发明了捏土仿真蛋糕,使蛋糕突破食品的范畴,向艺术的方向延伸。
携手多位烘焙名家,创办了黎国雄蛋糕烘焙中心,从创校至今,已为中国烘焙界培养了数万名烘焙技师。
文摘
豆沙酥饺
材料
水皮:中筋面粉250克,清水100毫升,猪油70克,砂糖40克,全蛋液50克油心:猪油65克,低筋面粉130克
其他:豆沙、全蛋液、芝麻各适量
做法
1水皮部分的中筋面粉过筛开窝,中间加入砂糖、猪油、全蛋液、清水。
2拌匀至糖溶化,再将面粉拌入中间,搓至面团纯滑。
3用保鲜膜将面团包起,稍作松弛备用。
4油心部分的材料混合搓匀备用。
5将水皮、油心按3:2比例,分切成小面团。
6用水皮包入油心擀薄,卷起成条,折三折再擀成薄片酥皮状。
7用酥皮包入豆沙,将口收捏成角形,排入烤盘。
8扫上全蛋液,撒上芝麻,以上火180℃、下火150℃烤15分钟,呈金黄色即可。
制作指导
把油心压扁,再放在水皮上,包起来时要压紧封口。
可可花生果
材料
澄面250克,淀粉75克,猪油50克,清水250毫升,可可粉10克,豆沙、砂糖各适量
做法
1将清水、砂糖加热煮开,加入可可粉、淀粉、澄面。
2澄面烫熟后,取出倒在案板上,加入猪油拌匀。
3搓至面团纯滑。
4将面团分切成每份约30克,将豆沙分成每份约15克。
5将面团压薄,包入豆沙馅。
6将馅料包紧,捏紧包口。
7在中间轻捏成细腰。
8用车轮刀压出花绞。
9再用车轮刀轧成花生果形。
10入蒸笼以大火蒸约8分钟至熟即可。
制作指导
用车轮刀压花绞时,要控制好力度,否则容易走形。要等糖水完全煮开后再加入澄面,以确保澄面烫熟。可可粉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适量添加,添加越多味道越苦。
三色水晶球
材料皮:澄面100克,淀粉400克,清水550毫升,砂糖少许
馅:豆沙馅、莲蓉馅、奶黄馅各100克做法1将皮部分的清水、砂糖倒入盘中加热至煮开,加入澄面、淀粉拌匀。
2取出面团,倒在案板上。
3搓至面团纯滑。
4切成每份约30克的面团。
5将面团压薄。
6用薄皮分别包入三种不同的馅料。
7将口收紧成球状。8将分别包入不同馅料的球坯排于蒸笼内,用大火蒸约8分钟至熟即可。
制作指导
澄面要烫熟,每个分切的面团包馅前要柔软,面皮厚薄要均匀,这样蒸出来的点心才会色彩分明。
棉花杯
材料
低筋面粉250克,澄面50克,猪油35克,清水150毫升,泡打粉15克,砂糖120克,白醋13毫升
做法
1砂糖、清水混合,拌匀至糖完全溶化。
2加入白醋拌匀。
3加入低筋面粉、澄面,拌至透彻。
4加入猪油,拌至均匀。
5直至面糊纯滑。
6将面糊装入裱花袋。
7将锡纸模排入蒸笼内。
8将面糊挤入模内至八分满,稍作静置后,用大火蒸约6分钟至熟即可。
制作指导
加入材料时,要一边加一边搅拌,直到搅拌成黏稠可以流动的面糊为宜,这样装入裱花袋挤面糊时,才不会有颗粒,面糊会比较顺畅。
黑糯米盏
材料
黑糯米250克,植物油20毫升,清水200毫升,红樱桃适量,砂糖100克
做法
1黑糯米洗净,与清水一同用碗盛起,放入蒸笼蒸20分钟。
2取出黑糯米,加入砂糖拌匀。
3然后加入油。
4拌至完全混合有黏性。
5然后搓成米团状。
6放入圆形锡纸模内。
7摆放于碟中。
8用红樱桃装饰即可。
制作指导
蒸熟的糯米会黏手,如果没有手套,搓团前可以在手上蘸点凉开水,就不会黏手了。
潮州粉果
材料皮:澄面350克,淀粉150克,清水550毫升
馅:花生100克,猪肉200克,韭菜100克,白萝卜20克,盐4克,鸡精适量,香油、淀粉各少许
做法
1锅中加清水煮开,加入淀粉、澄面,待澄面烫熟后,倒在案板上搓匀至面团纯滑。
2将面团分切成每份约30克,压成薄片。
3馅料部分的材料洗净切碎后,与调料一起
拌匀成馅料;用薄皮将馅料包入。
4将收口捏紧成形,均匀排入蒸笼内,然后用大火蒸约6分钟至熟即可。
制作指导
烫熟的面粉倒在案板上时要趁热搓匀,这样搓出来的面团更纯滑。
序言
轻松快乐做中点
在“吃货”盛行的当代社会,点心已经成了广受大家欢迎的经典美食,不管是街头小巷,还是高档咖啡屋,都弥漫着点心的浓浓香味,吸引着人们蠢蠢欲动的味蕾。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有没有想过换一种方式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在摆满刮刀、黄油、砂糖的厨房中做自己喜欢的点心,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式美食亦是如此。中式点心的历史非常悠久,其品种丰富、工艺精湛,还与食疗紧密结合,突出养生的特点。相比西式点心的小巧精致、以甜味为主的特点,中式点心突出的是它的厚重感和味道的层次感。点心主要是以粮、糖、蛋等为材料,经过细心调制、精心造型、巧心烹制而成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与其说点心是食物,还不如说它们是一件件工艺品。中式点心还与中国的传统工艺相结合,质朴中带有明显的民族气息。中式点心用料、制作的精致,味道的可口和营养的丰富,加上技术不断改进完善,使其现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在充斥着快餐或各种聚会大餐的年代里,让我们抽身回归到*初的宁静,去感受中式点心所带来的诱惑。那些美妙的味道是我们童年的印记,它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味,还有回忆和感动。中式点心的造型千变万化,口味甜咸皆备、荤素俱全,且具有各地的独特风味。
本书介绍了114道易上手的中点,分为初级入门、中级入门、高级入门三部分,都是大家耳熟能详,吃过却可能不会做的点心。每道中点在选料、分量搭配、造型、烘烤蒸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指导,并配有详细的分解步骤图,配方完整大公开,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还能满足自己的味蕾。全书图文并茂,简单易学,初学者可根据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不管你是喜爱DIY的点心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本书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学一些基础且实用的中式点心制作技巧,特别是那些适合日常家庭制作的品种。这本书的选材角度非常贴合这一点。它没有一味追求那些过于繁复、需要特殊工具和稀有原料的宫廷点心,而是聚焦于那些真正能走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或者在节庆时拿得出手的小吃。比如,我对其中关于油酥和面皮的比例讲解印象深刻。作者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解释了不同水油比例对面团质地产生的影响,这一点比那些冷冰冰的科学数据要管用得多。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基础酥皮”配方做了一次桃酥,那酥脆的口感和浓郁的坚果香气,简直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拥有了烘焙天赋。更重要的是,书里还贴心地标注了不同季节对配料吸水性的微小调整建议,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真的体现了作者的用心良厚。
评分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完整,绝非简单的食谱堆砌。我发现它不仅仅停留在“怎么做”,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做”。在介绍到某些发酵类点心时,作者用了专门的篇幅讲解了酵母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以及不同面粉的筋度对成品口感的影响。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过去我总觉得做中点很玄乎,好像需要什么祖传秘方,但读了这本书,我开始理解了背后的基本原理。比如,在处理红豆沙馅料时,书中强调了炒制过程中的火候控制和糖的用量对沙度和粘度的决定性作用。这种由表及里的阐述,让我对中点制作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层次,不再是机械地复制步骤,而是能够根据手头的原料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创新。
评分与其他市面上那些花里胡哨、过度美化的烹饪书籍相比,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踏实、可信赖。作者的文风沉稳又不失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更像是邻家一位手艺精湛的长辈在耐心地指导。我特别注意到,书中收录的很多点心都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每道点心后面还会简要介绍一下它的历史渊源或流行地区,这为平淡的制作过程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比如,当我尝试制作一款特定区域的酥饼时,作者不仅教了我做法,还提到了当地人在食用这款点心时的传统搭配习惯,比如搭配什么茶饮或饮品。这种全方位的体验指导,让制作过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文化探索,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烘焙乐趣。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是食谱本身,更在于它所传递的那份对手工技艺的敬畏与热爱。
评分从一个追求效率和实用性的现代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速成”定位名副其实。我时间有限,不能每天都泡在厨房里做复杂的点心。这本书的优势就在于它提供的很多方子都非常“友好”,比如那些免烤或简单蒸制的点心,操作时间大大缩短。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常见失败案例的分析。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为什么我的烧麦皮总是破裂”或者“为什么我的麻球总是塌陷”,并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案。这种未雨绸缪的提示,避免了我走很多弯路。我记得有一次我做的某个糯米类点心口感偏硬,回来翻阅时发现书中正好提到了“糯米粉浸泡时间过长会导致成品口感发柴”的警告,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经验总结。它用最简洁的方式,帮你规避了最常遇到的陷阱。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我真是惊喜万分!首先,从装帧设计上看,它就非常吸引人。封面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既有传统中式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感。内页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眼睛累。我特别喜欢它排版布局的方式,每一款点心的步骤讲解都配有精美的实物图和过程图,这对于我这种烘焙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以前看其他食谱书,光是看文字描述就容易一头雾水,但这本书不同,它把复杂的步骤拆解得非常细致,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傅在旁边手把手地教你。光是看图解,我就对手里那堆陌生的食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且,书里介绍的很多中点种类都是我平时在外面想尝试却又望而却步的,比如那些精致的小酥皮点心,看起来工序复杂,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让人感觉“原来如此简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