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一學就會的114 種中點(百變中式點心,名師指點,一學就會!)
定價:29.8元
作者:黎國雄
齣版社: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3745152
字數:25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軟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式美食亦是如此,尤其是中式點心,其曆史非常悠久、品種豐富、工藝精湛,還與食療緊密結閤,突齣養生的特點。相比西式點心小巧精緻、以甜味為主的特點,中式點心突齣的是它的厚重感和味道的層次感。本書精選大傢耳熟能詳的114 道易上手的中點,從初級、中級、高級循序漸進,圖文並茂,簡單易學,不管你是喜愛DIY的點心愛好者還是專業人士,都可以做齣造型韆變萬化、口味甜鹹皆備、葷素俱全的中式點心。
更多精彩好書點擊這裏:
href='#' target='_blank'>吐司三明治自己做**吃(簡單易學,十幾分鍾就搞定,早餐也可以輕鬆做!)
href='#' target='_blank'>一學就會的107 種西點(107種西點做法大公開,新手也能零失敗!美味西式點心輕鬆做!)
href='#' target='_blank'>自己在傢成功做餅乾(您的**本零基礎餅乾製作寶典!)
href='#' target='_blank'>一學就會的119 種蛋糕(親手做美味蛋糕,傢庭烘焙的手冊!)
href='#' target='_blank'>一學就會的111 種麵包(烘焙新手的麵包製作教科書!)
href='#' target='_blank'>
內容提要
本書介紹瞭114道易上手的中點,分為初級入門、中級入門、高級入門三部分,都是大傢耳熟能詳,吃過卻可能不會做的點心。每道中點在選料、分量搭配、造型、烘烤蒸製等方麵都做瞭詳細的指導,並配有詳細的分解步驟圖,配方完整大公開,在充滿樂趣的氛圍中還能滿足自己的味蕾。全書圖文並茂,簡單易學,初學者可根據難易程度,由淺入深地進行學習。不管你是喜愛DIY的點心愛好者還是專業人士,本書都能滿足您的需求。
目錄
作者介紹
黎國雄:
1987年,製作瞭**本蛋糕專業畫冊,開創瞭顧客在蛋糕店看圖片訂製蛋糕的先河;
1993年,發明瞭**個塑料仿真蛋糕,改變瞭蛋糕店用奶油蛋糕做展示的狀況,大大節約瞭成本。
2001年,研發瞭藝術陶瓷蛋糕,並獲得國傢。
2007年,發明瞭捏土仿真蛋糕,使蛋糕突破食品的範疇,嚮藝術的方嚮延伸。
攜手多位烘焙名傢,創辦瞭黎國雄蛋糕烘焙中心,從創校至今,已為中國烘焙界培養瞭數萬名烘焙技師。
文摘
豆沙酥餃
材料
水皮:中筋麵粉250剋,清水100毫升,豬油70剋,砂糖40剋,全蛋液50剋油心:豬油65剋,低筋麵粉130剋
其他:豆沙、全蛋液、芝麻各適量
做法
1水皮部分的中筋麵粉過篩開窩,中間加入砂糖、豬油、全蛋液、清水。
2拌勻至糖溶化,再將麵粉拌入中間,搓至麵團純滑。
3用保鮮膜將麵團包起,稍作鬆弛備用。
4油心部分的材料混閤搓勻備用。
5將水皮、油心按3:2比例,分切成小麵團。
6用水皮包入油心擀薄,捲起成條,摺三摺再擀成薄片酥皮狀。
7用酥皮包入豆沙,將口收捏成角形,排入烤盤。
8掃上全蛋液,撒上芝麻,以上火180℃、下火150℃烤15分鍾,呈金黃色即可。
製作指導
把油心壓扁,再放在水皮上,包起來時要壓緊封口。
可可花生果
材料
澄麵250剋,澱粉75剋,豬油50剋,清水250毫升,可可粉10剋,豆沙、砂糖各適量
做法
1將清水、砂糖加熱煮開,加入可可粉、澱粉、澄麵。
2澄麵燙熟後,取齣倒在案闆上,加入豬油拌勻。
3搓至麵團純滑。
4將麵團分切成每份約30剋,將豆沙分成每份約15剋。
5將麵團壓薄,包入豆沙餡。
6將餡料包緊,捏緊包口。
7在中間輕捏成細腰。
8用車輪刀壓齣花絞。
9再用車輪刀軋成花生果形。
10入蒸籠以大火蒸約8分鍾至熟即可。
製作指導
用車輪刀壓花絞時,要控製好力度,否則容易走形。要等糖水完全煮開後再加入澄麵,以確保澄麵燙熟。可可粉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適量添加,添加越多味道越苦。
三色水晶球
材料皮:澄麵100剋,澱粉400剋,清水550毫升,砂糖少許
餡:豆沙餡、蓮蓉餡、奶黃餡各100剋做法1將皮部分的清水、砂糖倒入盤中加熱至煮開,加入澄麵、澱粉拌勻。
2取齣麵團,倒在案闆上。
3搓至麵團純滑。
4切成每份約30剋的麵團。
5將麵團壓薄。
6用薄皮分彆包入三種不同的餡料。
7將口收緊成球狀。8將分彆包入不同餡料的球坯排於蒸籠內,用大火蒸約8分鍾至熟即可。
製作指導
澄麵要燙熟,每個分切的麵團包餡前要柔軟,麵皮厚薄要均勻,這樣蒸齣來的點心纔會色彩分明。
棉花杯
材料
低筋麵粉250剋,澄麵50剋,豬油35剋,清水150毫升,泡打粉15剋,砂糖120剋,白醋13毫升
做法
1砂糖、清水混閤,拌勻至糖完全溶化。
2加入白醋拌勻。
3加入低筋麵粉、澄麵,拌至透徹。
4加入豬油,拌至均勻。
5直至麵糊純滑。
6將麵糊裝入裱花袋。
7將锡紙模排入蒸籠內。
8將麵糊擠入模內至八分滿,稍作靜置後,用大火蒸約6分鍾至熟即可。
製作指導
加入材料時,要一邊加一邊攪拌,直到攪拌成黏稠可以流動的麵糊為宜,這樣裝入裱花袋擠麵糊時,纔不會有顆粒,麵糊會比較順暢。
黑糯米盞
材料
黑糯米250剋,植物油20毫升,清水200毫升,紅櫻桃適量,砂糖100剋
做法
1黑糯米洗淨,與清水一同用碗盛起,放入蒸籠蒸20分鍾。
2取齣黑糯米,加入砂糖拌勻。
3然後加入油。
4拌至完全混閤有黏性。
5然後搓成米團狀。
6放入圓形锡紙模內。
7擺放於碟中。
8用紅櫻桃裝飾即可。
製作指導
蒸熟的糯米會黏手,如果沒有手套,搓團前可以在手上蘸點涼開水,就不會黏手瞭。
潮州粉果
材料皮:澄麵350剋,澱粉150剋,清水550毫升
餡:花生100剋,豬肉200剋,韭菜100剋,白蘿蔔20剋,鹽4剋,雞精適量,香油、澱粉各少許
做法
1鍋中加清水煮開,加入澱粉、澄麵,待澄麵燙熟後,倒在案闆上搓勻至麵團純滑。
2將麵團分切成每份約30剋,壓成薄片。
3餡料部分的材料洗淨切碎後,與調料一起
拌勻成餡料;用薄皮將餡料包入。
4將收口捏緊成形,均勻排入蒸籠內,然後用大火蒸約6分鍾至熟即可。
製作指導
燙熟的麵粉倒在案闆上時要趁熱搓勻,這樣搓齣來的麵團更純滑。
序言
輕鬆快樂做中點
在“吃貨”盛行的當代社會,點心已經成瞭廣受大傢歡迎的經典美食,不管是街頭小巷,還是高檔咖啡屋,都彌漫著點心的濃濃香味,吸引著人們蠢蠢欲動的味蕾。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有沒有想過換一種方式讓自己的生活豐富起來?在擺滿颳刀、黃油、砂糖的廚房中做自己喜歡的點心,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式美食亦是如此。中式點心的曆史非常悠久,其品種豐富、工藝精湛,還與食療緊密結閤,突齣養生的特點。相比西式點心的小巧精緻、以甜味為主的特點,中式點心突齣的是它的厚重感和味道的層次感。點心主要是以糧、糖、蛋等為材料,經過細心調製、精心造型、巧心烹製而成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與其說點心是食物,還不如說它們是一件件工藝品。中式點心還與中國的傳統工藝相結閤,質樸中帶有明顯的民族氣息。中式點心用料、製作的精緻,味道的可口和營養的豐富,加上技術不斷改進完善,使其現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在充斥著快餐或各種聚會大餐的年代裏,讓我們抽身迴歸到*初的寜靜,去感受中式點心所帶來的誘惑。那些美妙的味道是我們童年的印記,它們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美味,還有迴憶和感動。中式點心的造型韆變萬化,口味甜鹹皆備、葷素俱全,且具有各地的獨特風味。
本書介紹瞭114道易上手的中點,分為初級入門、中級入門、高級入門三部分,都是大傢耳熟能詳,吃過卻可能不會做的點心。每道中點在選料、分量搭配、造型、烘烤蒸製等方麵都做瞭詳細的指導,並配有詳細的分解步驟圖,配方完整大公開,在充滿樂趣的氛圍中還能滿足自己的味蕾。全書圖文並茂,簡單易學,初學者可根據難易程度,由淺入深地進行學習。不管你是喜愛DIY的點心愛好者還是專業人士,本書都能滿足您的需求。
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學一些基礎且實用的中式點心製作技巧,特彆是那些適閤日常傢庭製作的品種。這本書的選材角度非常貼閤這一點。它沒有一味追求那些過於繁復、需要特殊工具和稀有原料的宮廷點心,而是聚焦於那些真正能走上尋常百姓傢的餐桌,或者在節慶時拿得齣手的小吃。比如,我對其中關於油酥和麵皮的比例講解印象深刻。作者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解釋瞭不同水油比例對麵團質地産生的影響,這一點比那些冷冰冰的科學數據要管用得多。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基礎酥皮”配方做瞭一次桃酥,那酥脆的口感和濃鬱的堅果香氣,簡直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擁有瞭烘焙天賦。更重要的是,書裏還貼心地標注瞭不同季節對配料吸水性的微小調整建議,這種細緻入微的關懷,真的體現瞭作者的用心良厚。
評分這本書拿到手的時候,我真是驚喜萬分!首先,從裝幀設計上看,它就非常吸引人。封麵色彩搭配得恰到好處,既有傳統中式的韻味,又不失現代感。內頁紙張質量也相當不錯,印刷清晰,即便是長時間翻閱也不會覺得眼睛纍。我特彆喜歡它排版布局的方式,每一款點心的步驟講解都配有精美的實物圖和過程圖,這對於我這種烘焙新手來說簡直是福音。以前看其他食譜書,光是看文字描述就容易一頭霧水,但這本書不同,它把復雜的步驟拆解得非常細緻,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師傅在旁邊手把手地教你。光是看圖解,我就對手裏那堆陌生的食材有瞭更直觀的認識。而且,書裏介紹的很多中點種類都是我平時在外麵想嘗試卻又望而卻步的,比如那些精緻的小酥皮點心,看起來工序復雜,但這本書的講解方式讓人感覺“原來如此簡單”。
評分與其他市麵上那些花裏鬍哨、過度美化的烹飪書籍相比,這本書給人的感覺是踏實、可信賴。作者的文風沉穩又不失親切,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更像是鄰傢一位手藝精湛的長輩在耐心地指導。我特彆注意到,書中收錄的很多點心都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每道點心後麵還會簡要介紹一下它的曆史淵源或流行地區,這為平淡的製作過程增添瞭一抹人文色彩。比如,當我嘗試製作一款特定區域的酥餅時,作者不僅教瞭我做法,還提到瞭當地人在食用這款點心時的傳統搭配習慣,比如搭配什麼茶飲或飲品。這種全方位的體驗指導,讓製作過程本身也變成瞭一種文化探索,極大地豐富瞭我的烘焙樂趣。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是食譜本身,更在於它所傳遞的那份對手工技藝的敬畏與熱愛。
評分從一個追求效率和實用性的現代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速成”定位名副其實。我時間有限,不能每天都泡在廚房裏做復雜的點心。這本書的優勢就在於它提供的很多方子都非常“友好”,比如那些免烤或簡單蒸製的點心,操作時間大大縮短。我最欣賞的是它對常見失敗案例的分析。書中有一個章節專門討論瞭“為什麼我的燒麥皮總是破裂”或者“為什麼我的麻球總是塌陷”,並直接給齣瞭解決方案。這種未雨綢繆的提示,避免瞭我走很多彎路。我記得有一次我做的某個糯米類點心口感偏硬,迴來翻閱時發現書中正好提到瞭“糯米粉浸泡時間過長會導緻成品口感發柴”的警告,這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經驗總結。它用最簡潔的方式,幫你規避瞭最常遇到的陷阱。
評分這本書的知識體係構建得非常完整,絕非簡單的食譜堆砌。我發現它不僅僅停留在“怎麼做”,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這麼做”。在介紹到某些發酵類點心時,作者用瞭專門的篇幅講解瞭酵母的活性與溫度的關係,以及不同麵粉的筋度對成品口感的影響。這種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學習效率。過去我總覺得做中點很玄乎,好像需要什麼祖傳秘方,但讀瞭這本書,我開始理解瞭背後的基本原理。比如,在處理紅豆沙餡料時,書中強調瞭炒製過程中的火候控製和糖的用量對沙度和粘度的決定性作用。這種由錶及裏的闡述,讓我對中點製作的理解提升瞭一個層次,不再是機械地復製步驟,而是能夠根據手頭的原料和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和創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