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萬捲樓國學經典(升級版):孔子傢語 顔氏傢訓
定價:29.80元
作者: 王肅, 顔之推,復華
齣版社:萬捲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47041628
字數:
頁碼:35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孔子傢語》《顔氏傢訓》影響國人育兒、傢庭教育、傢風培養一韆多年的傳世國學經典,是提升自身修養、培養傢風、教育下一代的國學讀物。n
內容提要
《孔子傢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生平與言行的著作,可以從中學習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及其弟子的人生經曆與道德水準、行為準則,有著極為重要的教育意義及史料價值。n
《顔氏傢訓》是南北朝時期學者顔之推寫給自己後裔的迅捷,詳細記錄瞭他的個人經曆、思想與學識,還有對人生的思考,對於增強個人修養、維護傢庭倫理方麵有著重要作用。n
本書將這兩本具有傳世意義的教育著作放在一起,希望能帶給讀者全新的閱讀體驗與實際傢庭教育意義n
n
目錄
孔子傢語n
捲一n
相魯n
始誅n
王言解n
大婚解n
儒行解n
問禮n
五儀解n
捲二n
緻思n
三恕n
好生n
捲三n
觀周n
弟子行n
賢君n
辯政n
捲四n
六本n
辯物n
哀公問政n
捲五n
顔迴n
子路初見n
在厄n
入官n
睏誓n
捲六n
執轡n
論禮n
捲七n
觀鄉射n
五刑解n
刑政n
禮運n
捲八n
辯樂解n
問玉n
屈節解n
捲九n
本姓解n
終記解n
正論解n
捲十n
麯禮子貢問n
麯禮公西赤問n
顔氏傢訓n
捲n
序緻n
教子第二n
兄弟第三n
後娶第四n
治傢第五n
捲第二n
風操第六n
慕賢第七n
捲第三n
勉學第八n
捲第四n
文章第九n
名實第十n
涉務第十一n
捲第五n
省事第十二n
止足第十三n
誡兵第十四n
養生第十五n
歸心第十六n
捲第六n
書證第十七n
捲第七n
音辭第十八n
雜藝第十九n
終製第二十n
n
作者介紹
王肅(195年—256年),三國時曹魏經學傢,王肅曾遍注群經,編撰《孔子傢語》等以宣揚道德價值,將其精神理念納入官學,其所注經學在魏晉時期被稱作“王學”。顔之推(531年-約591年)中國古代文學傢,教育傢,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間。著有《顔氏傢訓》,在傢庭教育發展史上有重要的影響。是北朝後期重要散文作品。n
文摘
【原文】n
吾觀《禮經》,聖人之教:箕帚匕箸①,咳唾唯諾,執燭沃盥guàn②,皆有節文,亦為至矣。但既殘缺,非復全書;其有所不載,及世事變改者,學達君子,自為節度③,相承行之,故世號士大夫風操。而傢門頗有不同,所見互稱長短;然其阡陌④,亦自可知。昔在江南,目能視而見之,耳能聽而聞之;蓬生麻中,不勞翰墨。汝曹生於戎馬之間,視聽之所不曉,故聊記錄,以傳示子孫。n
【注釋】n
①匕箸:羹匙和筷子。②沃盥:用水洗手。③節度:規矩、法則。④阡陌:本義指道路,南北為阡,東西為陌,此處引申為方法、途徑。n
【譯文】n
我看《禮記》,都是些聖人的教誨:為長輩清掃時簸箕掃帚的使用方法,如何選擇吃飯所用的匙子、筷子,咳嗽、吐痰應該注意什麼,應答怎樣得當,以一種什麼樣的態度侍奉父親公婆,酒席宴會應該遵守哪些規定,應該如何侍奉長輩盥,所有這些,都有的規範要求,講得特彆周詳。但是現在看到的隻是殘本,不再是全本;還有一些禮儀規範,書中沒有進行輯錄,其中又有一些是需依照情況的不同作相應調整的,博學通變的士大夫們,其中的規則可以自己去權衡,一個接一個地遵守並且把它推廣開來,這也就是為什麼把這些禮儀規範稱為士大夫風範。各個傢庭對各種禮儀規範看法不同,但在大的方嚮上還是一緻的。過去我在江南,經常置身於各種禮儀規範之中,感受理解得特彆深刻,就像是蓬蒿生長在麻之中,不用任何的約束力也長得很直一樣。像你們這一代,生活在戰亂之時對這些禮儀規範當然就不那麼容易聽到和看到瞭,為此我姑且把它們都記錄下來,以便將來傳給子孫後代。n
……n
序言
古今傢訓,以此為祖。n
——陳振孫n
n
篇篇藥石,言言龜鑒,凡為人子者,可傢置一冊,奉為明訓,不獨顔氏。n
——王鉞n
這部《萬捲樓國學經典(升級版):孔子傢語 顔氏傢訓》我算是下瞭不少功夫去啃讀的。首先被吸引的是它的裝幀和排版,拿到手裏就感覺沉甸甸的,這在如今這個追求輕薄的時代,反而讓人覺得踏實可靠。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很講究,字跡清晰,注解詳實而不擁擠,閱讀體驗極佳。我個人對先秦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獻尤其感興趣,這兩篇經典恰好處於這個交匯點。《孔子傢語》的部分,我原以為會是《論語》的簡單重復或補遺,但深入閱讀後發現,它提供瞭更多生活化、場景化的孔子形象,那些關於禮儀、處世的細節描摹,遠比抽象的哲理思辨來得鮮活。尤其是在談及弟子之間的互動和孔子對具體事件的裁決時,那種“真人真事”的代入感非常強烈,讓人仿佛置身於周遊列國的大弟子身邊,聆聽夫子的教誨。這套書的版本在注釋上做得非常到位,很多晦澀的古文和典故,都有清晰的現代文釋義和齣處考證,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即便是初次接觸古代經典的讀者,也能順利領會其精髓。這種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現代閱讀習慣的結閤,使得這部書不僅是學術研究的材料,更是尋常百姓傢可以常讀常新的案頭必備佳作。
評分從文學性的角度來看,這套書也提供瞭極佳的鑒賞價值。孔子傢語的語言古樸典雅,充滿瞭一種莊重的敘事感,讀起來仿佛能聽到古人在廟堂之下的低語。而顔之推的文字則更具散文的靈動,他的比喻和敘事技巧,即便放在今天來看,也是極高明的。特彆是當他描繪世態炎涼、亂世艱難時,那種深沉的情感流露,絲毫不遜色於後世的大傢名篇。能夠將如此重要的兩篇文獻集於一冊,並且在設計上達到瞭如此高的水準,實屬不易。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是一次對傳統經典的重拾,更是一次對中國傳統士人精神世界的深度探訪。我給它的評價是,它是一把通往古代智慧寶庫的鑰匙,而且是經過精心打磨、不易磨損的優質鑰匙,非常值得擁有並時常翻閱,讓那些古老的聲音,在現代生活中重新響起。
評分購買這套書,很大程度上是衝著它所代錶的“實用哲學”理念去的。我們常說國學深奧,仿佛是高不可攀的殿堂,但這兩部作品,恰恰是從最基本的“個人修身”和“傢庭教化”入手,去探討如何安身立命的。孔子談的很多是君子之道,是社會規範下的自我要求,而顔之推則更側重於傢長對子嗣的具體期許,兩者結閤起來,形成瞭一個從個體到傢族,從個人修養到社會責任的完整鏈條。我個人嘗試將顔之推關於“交友之道”的幾條原則應用到日常的人際交往中,發現效果立竿見影,它教導的不是圓滑世故,而是基於原則和真誠的交往藝術。這種“知行閤一”的可能性,是這部經典最打動我的地方。它不是讓你去背誦,而是讓你去思考,如何將幾韆年前的智慧,內化為當代生活中的行動指南,讓傢風、傢教不再是空泛的口號。
評分說實話,剛翻開《顔氏傢訓》的部分時,我帶著一絲懷疑,因為“傢訓”這個題材總容易流於說教和空泛的道德說辭。然而,顔之推的文字卻有著一種曆經滄桑後的沉穩與洞察力,絲毫沒有矯揉造作之態。他結閤瞭自己亂世中顛沛流離的親身經曆,去談論教育、治學、以及如何持傢立業,這使得他的訓誡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和曆史厚重感。特彆是其中關於“讀書做學問”的論述,比如他強調要博覽群書,但又反對死記硬背,提倡融會貫通,這對於我們今天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依然具有警醒意義。我尤其欣賞他那種不拘泥於一傢之言的開放心態,他既肯定儒傢的基本規範,也吸取瞭道傢的灑脫與佛傢的因果觀念,構建瞭一個非常立體、圓融的士人修養體係。這本書的選材和編排,很能體現齣復華先生在整理這套“國學經典”時的用心良苦,他沒有簡單地堆砌原文,而是通過精心的版式設計和輔助材料的嵌入,讓兩部經典之間既能獨立成章,又能在主題上形成有趣的對話,非常推薦給為人父母者細細品味。
評分這次的升級版在校勘和整理上的提升,是讓我最為驚喜的地方。我之前讀過一些老舊的影印本,總會遇到一些字跡模糊不清或者標點符號混亂的問題,閱讀體驗大打摺扣。但這一版的字體清晰度、標點符號的規範性都達到瞭目前市麵上國學讀物的頂尖水準。特彆是在注釋方麵,它采用瞭多本互參的方式,對於一些關鍵的詞義爭議點,都會在腳注中有所提及,這體現瞭編纂者嚴謹的學術態度。比如在《孔子傢語》中一些關於“仁”的解釋,不同篇章可能側重點不同,這套書的注釋就能幫助讀者梳理齣脈絡。再談到《顔氏傢訓》,古代抄本中常有的避諱字或脫漏,在這套書中都得到瞭良好的訂正和說明。這種近乎苛刻的考證,確保瞭我們接收到的信息是盡可能接近原貌的,使得我們在學習先賢智慧時,不會被錯誤的文本誤導,這對於緻力於深入研究傳統文化的讀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基礎保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