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跟着君之学烘焙Ⅱ
定价:39.80元
作者:君之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304793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推荐购买此套装,现货销售,附赠君之烤箱菜跟着君之学烘焙(全4册,君之1 君之2 蛋糕 饼干)君之烤箱菜来了!畅销100万的“君之烘焙套装”附赠烤箱菜别册,并全新收录制作视频。价格不变,精彩更多。
内容提要
新浪*烘焙博主君之*力作,专为家庭烘焙量身打造。秉承简单实用可口的家庭烘焙原则,作者君之选取了*家庭烘焙的、深受读者喜爱的百款西点,用超详细的步骤图、极细致的过程解说、*实用的烘焙tips,带给你前所未有的零失败成功体验。
如同作者的超人气烘焙一样,这本书也是你*贴心的烘焙课堂,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轻松做出美味西点。
目录
作者介绍
君之,因热爱烘焙,走上手工烘焙之旅。从初的烘焙爱好者变为一个专业的家庭烘焙践行者。自2008年3月起,在新浪开设“君之的手工烘焙坊”,点击量超过100000000,迅速跃居同类榜首。他的烘焙方子实用可口,可操作性极强,君之也因此成为烘焙界走红快、名声响亮的男人,受到烘焙发烧友们热情追捧。
文摘
序言
我个人非常欣赏作者对于“为什么”的深入挖掘。很多烘焙书只告诉我们“怎么做”,但这本书在关键的步骤背后,常常会穿插一些关于原料特性的科普知识。比如,解释为什么鸡蛋需要回温,或者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面粉在口感上会有何区别。这些知识点并非冗长乏味的说教,而是以一种非常精炼、必要的方式被植入到食谱说明中。正是这些“为什么”,帮助我建立起了一套自己的烘焙逻辑系统,而不是停留在机械模仿的阶段。当遇到新情况或需要临时调整配方时,我能够凭借这些底层知识进行合理的推断和修正,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这本书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从一个被动的食谱执行者,成长为一个能自主思考的烘焙创作者。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技术说教感。作者在讲解每一个配方和技巧时,都像是老朋友一样,用非常口语化、充满生活气息的词汇来阐述那些原本可能听起来有些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比如,当提到面团揉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时,他会用“像婴儿的皮肤一样光滑细腻”来做比喻,这种生动的描述一下子就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可感,极大地降低了烘焙的入门门槛。对于我这种偶尔会因为专业术语而感到气馁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这种讲解方式简直是福音。它不仅仅是食谱的集合,更像是一本烘焙心法的手册,教会你如何去“感受”面团、如何去“理解”温度,这种由内而外的教学,比死记硬背步骤有效得多,让人在烘焙的过程中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和自信。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封面色彩的搭配和字体选择都透着一股温馨又专业的味道,让人一拿到手里就忍不住想翻开看看。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摸起来光滑细腻,油墨的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复杂的步骤图和成品展示图,细节也还原得非常到位,看得出来出版社在制作上是下了不少功夫的。而且,书的整体排版布局非常合理,图文穿插得恰到好处,即便是烘焙新手,也能很快地找到重点,不会感到眼花缭乱。我尤其欣赏它在关键步骤上所做的标注和细节提示,那种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傅在你身边手把手指导的感觉,非常踏实。这本书的厚度适中,拿在手里既有分量感,又不会过分笨重,方便在厨房操作台上随时取阅参考,这对于经常需要边看边做的烘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一个加分项。从整体的视觉体验到实际的阅读感受,都体现了一种对读者的尊重和对烘焙艺术的敬畏。
评分这本书在食材选择和工具使用上的推荐也显得格外实在和接地气。它没有一味追求那些稀有昂贵、只有专业店才有的进口材料,而是大量推荐了在国内普通超市或烘焙用品店就能买到的基础原料。这对于大多数家庭烘焙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考量因素,保证了食谱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同时,对于一些非必需但能提升效果的工具,作者也会进行说明,并提供替代方案,比如没有专业打蛋盆时可以用什么器皿代替,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让人倍感亲切。它传达的信息是:烘焙的本质在于热爱和技巧的积累,而非昂贵的设备堆砌。这种务实的态度,让我更有勇气去尝试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成品,因为我知道,我手边现有的工具和材料,就已经足够开启这段美妙的旅程了。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划分和内容进阶逻辑设计得极其巧妙。它不是简单地把所有食谱堆砌在一起,而是遵循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学习曲线。从基础的饼干和玛芬,到稍微复杂一些的蛋糕体,再到后面涉及到酵母发酵和法式点心的部分,每一步的难度提升都是循序渐进的,这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熟练程度进行选择和挑战。更重要的是,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处理“失败案例”。在介绍某个配方时,他会预先指出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并提供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或者预防性的建议,这种未雨绸缪的关怀,真的能帮人省去不少“重头再来”的挫败感。这种结构安排,让这本书不只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个系统化的学习路径图,引导着学习者稳步向前,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都能获得实质性的进步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