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千古食趣:吃货们想知道的那些事儿。吃的不仅是美食,还是一段历史和故事
定价:29.00元
作者:君淮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21010038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吃货们想知道的那些事儿。★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内容提要
《千古食趣》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通俗读物,以饮食为写作的缘起,进而用文化俘获读者的心,在杯盘碗盏觥筹交错之中,历史人物情感
目录
章 节令佳节这样吃,没白过
立春:春饼 / 002
正月十五:元宵 / 004
二月二:炒豆、猪头 / 006
清明:青团 / 010
端午:粽子、雄黄酒 / 012
立秋:炖肉 / 016
七夕节:巧食 / 018
中秋节:月饼 / 021
重阳节:菊花酒、重阳糕 / 025
冬至:馄饨 / 028
腊八节:腊八粥 / 030
小年:糖瓜 / 035
除夕:年夜饭 / 037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冲着“吃货”这两个字来的,期待着能看到一些新奇的烹饪技巧或者网红美食的探店心得。结果,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本精美的文化地图册,每一章都带领读者“穿越”到不同的时空背景下。作者对细节的把控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比如某一类食材在古代的流通路径,涉及到的贸易路线和当时的赋税制度,这些内容本身就足够精彩,而作者却能将这些略显枯燥的背景知识,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读起来毫无压力。最妙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看”食物,而不是“吃”食物。现在走在街上,看到那些寻常的叫卖声,我脑海里不再是简单的“想吃”,而是会下意识地联想到这种食物在古代某个特定节日里的象征意义,或是它如何与某个历史事件产生了微妙的联系。这种阅读体验是极其丰富和立体的,让人感觉自己的认知边界被极大地拓宽了。
评分从文学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文字功力也是一流的。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考究,既有古典文学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白话的流畅性。比如,描绘某种宫廷菜肴时,那份华丽与精致感扑面而来;而描写民间小吃时,笔触又变得朴素而真挚,充满了对劳作者的尊重。我尤其喜欢作者在章节转换时所采用的过渡手法,往往会设置一个小小的悬念,或者抛出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引导读者带着好奇心进入下一段探索。这种精心的结构设计,让整本书读起来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它成功地将“口腹之欲”这种最本能的需求,提升到了文化和历史的层面进行审视,让“吃”的行为有了一种全新的重量感和意义感。
评分坦白讲,市面上关于饮食的书籍很多,但大多要么是食谱的堆砌,要么是零散的轶事拼凑。然而,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建立了一种清晰的“美食史观”。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某个东西怎么做,而是告诉你这个东西为什么会这样被创造出来,以及它在不同历史阶段承载了哪些社会功能。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具象化为可感的味道和气味。例如,书中对某一类发酵食品的探讨,竟然能牵扯到古代的酿酒技术、微生物学的萌芽乃至宗教仪式的变迁,这种知识的跨界融合,让人大呼过瘾。读完后,那种满足感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充实,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熨帖,仿佛自己也参与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舌尖寻根之旅”。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常读常新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拿捏得极好,张弛有度,既有短小精悍、让人拍案叫绝的典故,也有长篇累牍、引人入胜的文化考察。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近乎偏执的求真精神。很多时候,面对流传已久的“美食传说”,作者并不满足于人云亦云,而是会去翻阅大量的古籍、地方志甚至是诗词歌赋进行交叉验证。这种严谨的态度,让书中的每一段文字都充满了信服力,让人甘心沉醉其中。更难得的是,即便是在讨论严肃的历史议题时,文字中也始终流淌着一股温暖的人间情怀。它让我们明白,那些所谓的“千古美味”,其实是无数普通人在特定环境下智慧的结晶,是生存与审美相互作用的产物。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传统”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传统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流动的、充满生命力的历史积淀。
评分这部书的文笔实在太吸引人了,读起来简直像是在听一位知识渊博又风趣幽默的长辈,娓娓道来那些尘封在时光里的味道与记忆。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某些食物的起源时,那种抽丝剥茧的考据过程,绝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将历史的脉络、地域的变迁,乃至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都巧妙地融入其中。比如,书中对某一种南方小吃的记载,从最早的文字记载,到不同朝代做法上的微调,再到如今如何在城市里被重新演绎,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入骨髓的热爱,让人由衷地敬佩。读完之后,我甚至开始对家里的普通一餐都充满了探究的兴趣,仿佛每一口食物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等待被发掘的秘密。这哪里是一本“吃”的书,分明是一部关于生活哲学的微型史诗,让人在咀嚼美味的同时,也能品味到历史的厚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