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华典故彩图馆 | 作者 | 孙沛 |
| 定价 | 39.80元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 ISBN | 9787511359056 | 出版日期 | 2016-05-01 |
| 字数 | 页码 | 427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全书精选了近600则典故,分为言志、情感、形貌、经济、世态、闲趣、言语、勤政、国家、司法、品行、学问、谋略、景物、时令、人伦、哲理、功业、技艺、军事、境遇、罪戾、交往、失策等篇。编者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并将每一个典故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阅读典故原始的故事,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阅读能力,更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的趣味。 |
| 作者简介 | |
| 孙沛,女,编辑。热爱文字,曾参与编写《老上海的趣闻传说》、《老广西的趣闻传说》、《窥探历史真相》、《窥探文化真相》等书。 |
| 目录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编辑推荐 | |
| 让我们翻开书,一起走进中华典故的世界,一起去品味中华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 文摘 | |
| 版筑饭牛 典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 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造土墙和喂牛的人后来做了大官。指出身贫贱、胸怀大志、有奇才的人物。 殷代盘庚中兴之后,小辛、小乙继位,殷朝重又中落。武丁即位之后,想复兴殷国大业,可就是找不到好臣子来辅佐朝政。 有一天,武丁做了个好梦,梦见自己遇到一个身高肤黑、两目炯炯有神、名叫“说”的圣人。第二天,武丁遍视群臣百官,其中没有一个像梦中圣人的。武丁跑遍全国寻找圣人,来到了傅岩。傅岩下有一条重要道路,常被大水冲垮,官员们调来一批囚徒,修筑大墙,堵截山洪,保护道路。在修路工中,武丁发现一个身材很高、皮肤黝黑、目光如电的,就是自己梦中见到的圣人。他是个隐士,混杂在囚徒中一起筑墙护路。武丁跟他交谈后,大喜说:“你就是我梦中见到的圣人。”立即任他为国相,殷国从此大治。隐士没有名姓,就以傅岩为姓,称为“傅说”。“版筑”就是用版作范,中间实土石筑墙的意思。 而“饭牛”讲的则是春秋时的故事。齐桓公要迎接周天子派来的使臣,天未亮就带领仪仗队开门出城,等候贵宾。城河边,有一队商旅驾着牛车,点着火把,等候天亮开关入城做买卖。桓公驱车上前,私察民情,他见到有个人弯着身子,手捧青草喂牛,边喂边以手拍打牛角,用悠长的声调唱着歌: 从昏饭牛至夜半, 长夜漫漫何时旦? 黄犊上坂且休息, 吾将舍汝相齐国! 桓公想:“好大口气,一个穷喂牛的,竟想当齐国的宰相……不过嘛,奇人好发奇论,说不定他真的有本事。” 迎宾结束,桓公带着歌者回宫,发现对方果真是个怀大志、有奇才的人物,就毫不犹豫地将国政交给他管理。这个人名叫宁戚。 由以上两则故事形成了“版筑饭牛”的成语。 ……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我个人对这类文化普及读物最大的期待,就是它能否将那些高高在上的“大道理”落地,让普通人能够真正理解其精髓。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晦涩的古代语境或繁琐的考据,而是用极其贴近现代生活、甚至带有一丝幽默感的语言去解读每一个典故背后的道德寓意和为人处世的智慧。很多我过去只停留在“听说过”层面的典故,通过这里的阐释,瞬间变得鲜活起来,仿佛它们就是昨天才刚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这种“古为今用”的阐释方法,极大地增强了书籍的实用价值和代入感,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其中蕴含的积极价值观。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逻辑清晰得让人赞叹,它似乎完全理解了一个初学者在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华典故时会产生的无措感,并巧妙地为我们搭建了一条平稳的学习阶梯。作者在选取典故时,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既有那些耳熟能详、作为文化基石的经典,也有一些相对小众却同样富有深意的逸闻。更重要的是,它没有采取生硬的罗列方式,而是通过一些巧妙的串联和对比,让这些看似独立的典故之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形成了一个更为宏大和立体的文化图景。每一次阅读,都像是跟随一位博学的长者在历史的长廊中漫步,他知道在哪里驻足,知道该如何引出下一个精彩的章节,让学习的过程变成了一种愉快的探索之旅,而不是枯燥的任务。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典雅又不失活泼的风格,非常符合我对“中华典故”的想象。光是捧在手里摩挲封面的质感,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内页的印刷色彩饱满,图文排版疏密得当,阅读体验极佳。我尤其欣赏它在版式处理上,既能保证信息的清晰传达,又不让版面显得过于拥挤呆板。每当我翻开新的一页,就像是进入了一个精心布置的艺术画廊,那些古老的智慧和故事,在现代设计的衬托下焕发出新的光彩。这种对视觉美学的追求,无疑是让一本知识性书籍变得更容易亲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时常翻阅欣赏的工艺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每次路过都会忍不住想再拿起来翻阅一番,细细品味那些恰到好处的留白和点缀。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阅读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它有一种令人安心的稳定感,让你愿意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流逝。我发现,当我读完一个典故后,往往不会立刻跳到下一个,而是会停下来,回味一下书中描绘的场景,甚至会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类似情境。这说明作者在叙事时,植入了足够的情感触点,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它就像一个温和的引导者,引导你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反思和文化认同的构建,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才是优秀文化读物最可贵之处,它真正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评分坦白说,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担心它会像许多同类书籍一样,为了追求信息量而牺牲了深度,流于表面的介绍。然而,这本书在保持可读性的同时,对于典故的溯源和文化背景的介绍,做得相当扎实。它没有满足于简单地讲述故事本身,而是会深入挖掘这个典故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演变、被哪些名人引用、又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哪些新的内涵。这种多维度的剖析,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满足感。你会清晰地感受到,每一个流传下来的故事,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和复杂的人性纠葛,绝非几句话可以概括,这无疑提升了整本书的学术品味和收藏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