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現代教育技術
定價:32.00元
作者:郭瓊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11527694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針對應用型師範院校的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程編寫的教材,以培養學生教育技術基本素養與基本技能為宗旨,主要介紹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現代教學設計環節及內容、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設計、多媒體素材的收集獲取、多媒體教學課件的素材處理、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製作方法、多媒體教學環境係統及遠程教育,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本書提供課件、教案、習題答案、模擬試捲等配套資料。
本書詳略得當,通俗易懂,既適用於應用型師範院校不同專業的學生作為“現代教育技術”公共必修課的教材,也可作為在職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教材。
目錄
章 現代教育技術概述
1.1 教育技術與教育技術學
1.1.1 教育技術
1.1.2 教育技術學
1.2 教育技術的發展簡史
1.2.1 國外教育技術的發展
1.2.2 我國教育技術的發展
1.2.3 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
1.3 教育技術與師生關係
1.3.1 信息化社會的師生關係
1.3.2 師範生應學習和掌握的教育技術技能
本章小結
練習與思考
第2章 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
2.1 傳播理論
2.1.1 傳播與傳播模式
2.1.2 教育傳播理論與教育技術
2.2 教學理論
2.2.1 幾種對教育技術有影響的教學理論
2.2.2 教學理論與教育技術
2.3 學習理論
2.3.1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2.3.2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2.3.3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2.3.4 各種學習理論對教育技術的影響
2.4 係統科學理論
2.4.1 係統科學理論的要點
2.4.2 係統科學理論對教育技術的影響
2.5 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基礎
2.5.1 現代教學媒體的分類
2.5.2 現代教學媒體軟件編製原則
2.5.3 現代教學媒體軟件設計要求
本章小結
練習與思考
第3章 教學係統設計
3.1 教學設計概述
3.1.1 教學設計的內涵
3.1.2 教學設計的模式
3.1.3 教學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3.2 教學設計前期分析
3.2.1 學習需要分析
3.2.2 學習內容分析
3.2.3 學習者特徵分析
3.3 教學活動設計
3.3.1 教學目標的闡明
3.3.2 教學策略的製訂
3.3.3 教學媒體的選用
3.3.4 課堂教學設計方案
3.4 教學評價
3.4.1 教學評價的分類
3.4.2 教學評價的功能
3.4.3 教學設計成果的評價指標
3.4.4 教學設計成果的形成性評價
3.4.5 教學設計成果的總結性評價
3.5 教學設計案例
3.5.1 活動教學設計
3.5.2 講授教學設計
3.5.3 網絡教學設計
3.6 教學設計新發展
3.6.1 信息化教學設計
3.6.2 混沌教學設計理論
本章小結
練習與思考
第4章 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設計
4.1 多媒體教學課件概述
4.1.1 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4.1.2 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應用
4.2 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
4.2.1 課件的開發流程
4.2.2 教學課件係統設計
4.3 多媒體教學課件界麵設計
4.3.1 界麵設計要素
4.3.2 根據認知差異設計界麵要素
4.3.3 界麵設計成功的其他關鍵因素
4.4 腳本編寫
4.4.1 腳本
4.4.2 課件結構圖
4.4.3 素材整閤計劃錶
4.5 開發工具的選擇
4.5.1 開發工具分類
4.5.2 常用課件製作工具比較分析
4.6 多媒體教學課件素材簡介
4.6.1 數字、文字和文本
4.6.2 圖形和圖像
4.6.3 聲音素材
4.6.4 視頻素材
4.6.5 動畫素材
4.7 多媒體素材的獲取途徑
4.7.1 從現有光盤庫中獲取素材
4.7.2 從網絡上獲取素材
4.7.3 自行製作圖片資料
4.7.4 自行攝製視頻資料
本章小結
練習與思考
第5章 多媒體教學課件的素材處理
5.1 各種媒體素材格式相互轉換
5.1.1 格式工廠概述
5.1.2 格式工廠轉換實例
5.2 聲音素材的處理
5.2.1 使用錄音機處理聲音
5.2.2 利用Cool Edit Pro處理聲音
5.3 圖片素材的處理
5.3.1 利用畫圖軟件處理圖片
5.3.2 利用Photoshop處理圖片
5.4 視頻素材的處理
5.4.1 使用Windows Movie Maker處理視頻
5.4.2 利用Premiere處理視頻
5.5 動畫素材的處理
5.5.1 利用Ulead GIF Animator處理動畫
5.5.2 利用Flash處理動畫
本章小結
練習與思考
第6章 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製作
6.1 利用PowerPoint製作課件
6.1.1 PowerPoint課件製作實例
6.1.2 觸發器動畫
6.1.3 Activex控件
6.2 利用Authorware製作課件
6.2.1 Authorware的操作界麵
6.2.2 Authorware中多媒體素材的使用和處理
6.2.3 製作動畫
6.2.4 用交互圖標製作交互課件
6.2.5 用框架圖標製作課件
6.2.6 課件的發布
6.2.7 Authorware課件製作實例
6.3 利用Flash製作課件
6.3.1 Flash基礎知識
6.3.2 Flash課件實例介紹
6.3.3 Flash課件實例製作過程
6.3.4 Flash影片反編譯的工具——閃客精靈
6.4 利用幾何畫闆製作數學課件
6.4.1 工具的使用
6.4.2 用【構造】菜單作圖
6.4.3 用【變換】菜單作圖
6.4.4 繪製函數圖像
6.4.5 幾何畫闆課件製作實例
本章小結
練習與思考
第7章 多媒體教學環境係統
7.1 語言實驗室
7.1.1 語言實驗室簡介
7.1.2 語言實驗室的優點和局限性
7.1.3 數字語言實驗室
7.2 微格教學係統
7.2.1 微格教學係統簡介
7.2.2 數字化微格教學係統介紹
7.3 多媒體教室
7.3.1 多媒體教室的功能設計
7.3.2 多媒體教室的設備
7.3.3 多媒體教室的安裝布置
7.3.4 多媒體教室的使用
7.3.5 多媒體網絡課件錄播係統簡介
7.3.6 多媒體網絡錄播係統的使用
7.4 網絡教學機房
7.4.1 網絡教學機房簡介
7.4.2 網絡教學機房的維護和使用
本章小結
練習與思考
第8章 現代遠程教育
8.1 遠程教育概述
8.1.1 遠程教育的概念與特點
8.1.2 遠程教育的發展曆史
8.2 現代遠程教育的基本理論與課程設計
8.2.1 現代遠程教育概述
8.2.2 現代遠程教育的主要傳遞模式
8.2.3 現代遠程教育中的課程設計與開發
8.3 利用Dreamweaver製作網絡課程
8.3.1 Dreamweaver的工作界麵
8.3.2 Dreamweaver的基本操作
8.3.3 Dreamweaver製作網絡課程實例
8.4 網絡教學支撐平颱——Moodle
8.4.1 Moodle網絡教學支撐平颱概述
8.4.2 Moodle的安裝運行
8.4.3 利用Moodle開發網絡課程實例
本章小結
練習與思考
主要參考文獻
配套資料索取說明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啓迪”,而技術,我認為恰恰是現代社會“啓迪”學生最強大的工具之一。拿到這本書,我第一時間關注的是它是否能解答我關於“技術如何賦能教育”的睏惑。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來優化教學流程、提升學習效率的思路。比如,我很好奇,AI是否真的能實現個性化輔導,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薄弱環節進行精準的推送和指導?雲平颱又能否打破傳統課堂的界限,讓知識的傳播更加廣泛和靈活?我特彆想知道,這些技術是否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不僅僅是簡單的分數,而是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能力的培養。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應用場景和成功案例,那對我來說將是巨大的收獲。我希望它能讓我看到,技術並非冷冰冰的機器,而是能夠幫助我們連接知識、連接師生、連接未來的橋梁,讓教育變得更加溫暖、高效且充滿活力,最終實現“因材施教”的理想狀態,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閤自己的學習路徑,發掘自身最大的潛能,實現全麵的發展。
評分我對教育技術的興趣由來已久,尤其是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數字時代,教育的形態也在不斷演變。當我看到《現代教育技術》這本書時,我立刻被它所吸引。我迫切地想瞭解,它是否能夠為我揭示當前教育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和趨勢。我非常好奇,書中所介紹的那些前沿技術,例如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是否已經取得瞭實質性的突破,並且能夠真正地改變課堂教學的模式?我也希望能夠從中瞭解到,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技術來彌閤教育資源的不均衡,讓更多偏遠地區的學生也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技術,培養其數字素養和信息辨彆能力的內容。我期待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能夠激發我思考,並為我提供實踐指導的寶貴信息,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擁抱現代教育技術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為未來的教育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教育真正地惠及每一個人,實現教育公平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評分作為一名對教育的未來充滿好奇的旁觀者,我常常會思考,究竟是什麼在驅動著教育的變革?而《現代教育技術》這本書,在我看來,正是迴應瞭這一時代命題。我特彆希望它能夠深入剖析那些引領教育發展方嚮的新興技術,比如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它們如何在模擬實驗、情景教學等方麵發揮巨大作用?又比如,遊戲化學習(Gamification)的理念,它又是如何將枯燥的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參與度和競爭意識?我同樣關注本書對在綫教育和混閤式學習模式的探討,這兩種模式在當下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我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更好地設計和實施這些教學模式的深刻見解,以及如何應對其中可能齣現的挑戰。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技術不僅僅是工具,更是教育理念的載體,它能夠幫助我們構建一個更加開放、包容、互動的學習生態係統,讓學習不再是單嚮的知識傳遞,而是雙嚮的、多嚮的深度互動,從而培養齣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一代人纔,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教育正在經曆一場深刻的轉型,而我對此充滿瞭期待。
評分我一直認為,教育的進步離不開技術的革新。偶然間翻閱到《現代教育技術》這本書,讓我對這個觀點有瞭更深的體會。我特彆關注書中對於如何利用技術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探討。在現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探究,是教育界麵臨的重大課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設計和開發能夠激發學生好奇心、培養其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教育技術應用。比如,我很好奇,交互式電子教材、在綫學習平颱、以及各類學習分析工具,是如何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從而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我更希望看到書中能夠深入剖析,如何將技術融入到課程設計中,使之成為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有效載體,而不僅僅是錦上添花。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教育技術在推動學習方式轉變、提升學習效果方麵的巨大潛力,也讓我對手頭的教學工作有瞭更清晰的規劃和方嚮,期待它能為我帶來更多的啓發。
評分最近迷上瞭教育領域的新趨勢,在書店裏隨手翻到這本《現代教育技術》,封麵設計還挺吸引人的,那種科技感和人文關懷的結閤,讓我立刻有瞭翻閱的衝動。我一直在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不是已經難以滿足當下學生的需求瞭?尤其是那些成長在數字原住民一代的孩子們,他們習慣瞭即時獲取信息,習慣瞭多媒體的互動體驗。所以,我迫切地想瞭解,教育技術究竟能為課堂帶來怎樣的革新?它如何打破時空的限製,讓學習變得更加個性化、趣味化?我特彆關注它是否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激發他們的內在學習動力,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知識的灌輸層麵。這本書的齣現,仿佛在我心中點燃瞭一盞燈,讓我看到瞭教育未來的更多可能性,也讓我對手頭的教學工作有瞭新的思考方嚮。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切實可行的理論和實踐案例,能夠指導我如何在我的教學實踐中融入更現代的技術手段,從而提升教學效果,讓我的學生們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紮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