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淮南子证闻 盐铁论要释
定价:40.00元
售价:20.8元,便宜19.2元,折扣52
作者:杨树达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3256978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中《淮南子证闻》承诸人之后,后出转精,并得印行传世。杨树达此书,以训诂为基础,以声韵之学化训诂之胶滞,继而绳之文法与修辞以求真义。《盐铁论要释》从文字音韵方面,对《盐铁论》进行精审的解释和疏证,订正了历代注家注解《盐铁论》的谬误,阐明了《盐铁论》原文的本义。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毕竟涉及到古代文献的阐释,常常伴随着枯燥和冗长。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却异常流畅,仿佛作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导游,牵着你的手,穿梭在历史的迷宫中。最让我赞叹的是,它并没有为了追求“学术性”而牺牲可读性。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复杂的思想结构“可视化”,那些原本盘根错节的理论关系,在作者的笔下变得井井有条,结构清晰。我甚至在通勤的地铁上都能沉浸其中,这种能够随时随地吸收知识的体验,对于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我来说,价值极高。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连接了古代的智慧与当下的读者,让人感叹,原来学习历史思想可以如此轻松而愉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很容易忽略载体的感受,但这里的设计感却与内容完美融合,体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应有的尊重。纸张的质感、字体的选择,都营造出一种沉静而厚重的阅读氛围。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处理那些争议性的文本片段时,展现出一种令人敬佩的平衡感和客观性。他没有急于站队,而是将不同的解释路径清晰地呈现出来,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判断,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学术引导。它不是灌输,而是启发。这使得本书不仅仅是一部研究性著作,更像是一本思想的“工具箱”,提供了分析问题的多种视角和方法论。
评分我很少会对一本纯理论性的书籍产生“感动”的情绪,但这本书确实做到了。它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在整理这些文献时所倾注的巨大心血和对学术的赤诚之心。在很多地方,你能读出作者试图还原原著本意的执着,那种对“真知”的追求,是超越了功利目的的。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追求耸人听闻的结论,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构建认知大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了极大的夯实,尤其是在理解一些传统文化中“内圣外王”思想的现实意义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清晰度。这本书无疑是近年来我所阅读的关于古代思想阐释领域中,最值得推荐的一本“定海神针”式的著作。
评分这部书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故作高深的学术著作,而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典籍解读得深入浅出。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梳理脉络时的那种匠心独运,每当感觉自己快要被复杂的历史背景绕晕时,总能找到一个清晰的切入点,让我豁然开朗。书中的引文引用得恰到好处,既能展现出原著的精髓,又不会让人感到阅读的压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那个时代的思想动态有了更立体、更鲜活的认识,不再是死板的教科书式的记忆,而是有血有肉的理解。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忽略的细节,作者的挖掘和阐释,着实功不可没。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并且在不同人生阶段都能读出新意的佳作,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像是一次与古代智者的深度对话。
评分我通常对这种看似“注释”或“考辨”类的书籍抱持着谨慎的态度,因为很多时候,它们最终沦为作者一厢情愿的文字游戏。然而,这本作品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的论述逻辑严密到令人咋舌,每一步推导都像是精密的几何证明,找不到任何可以被轻易攻破的逻辑漏洞。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于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那种力求精准、不留歧义的写作风格,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扎实的学识基础。它不是在简单地复述前人观点,而是在进行一场严肃的、基于文本的学术“考古”。对于那些真正想深究古代思想体系内部运作机制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座宝库,它提供的分析深度和广度,远超我预想中的“通俗解读”范畴。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智力上的高强度训练,让人欲罢不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