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全四冊) 9787546143910

本草綱目-(全四冊) 9787546143910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明李時珍 著
圖書標籤:
  • 本草綱目
  • 中醫藥學
  • 傳統醫學
  • 藥物學
  • 中草藥
  • 李時珍
  • 古籍
  • 醫藥
  • 養生
  • 科普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黃山書社
ISBN:9787546143910
商品編碼:30139791749
包裝:綫裝
齣版時間:2014-12-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本草綱目-(全四冊) 作者 (明)李時珍
定價 380.00元 齣版社 黃山書社
ISBN 9787546143910 齣版日期 2014-12-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綫裝
開本 16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齣醫學傢李時珍的著作,也是我國幾韆年來藥物學的總結。分類嚴密、科學,記載藥物數目眾多,文筆流暢生動,被譽為“東方藥方巨典”。本書延請專傢校注,配以雙色版畫詮釋文章內容,延展文章意境。竪行排版,手工綫訂。

   作者簡介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人,中國古代的醫學傢、藥物學傢。所著《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古代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

   目錄
冊一
捲序例
四時用藥例
服藥食忌
飲食禁忌
第二捲主治
諸風
傷寒熱病
渚氣
脾胃
諸腫
腳氣
咳嗽
虛損
痔漏
腰痛
痛風
咽喉
婦人經水
小兒初生諸病
第三捲水火土部
鼕霜
臘雪
井泉水
溫湯
鹽膽水
生熟湯
漿水
桑柴火
炭火
艾火
火針
赤土
黃土
烏爹泥

第四捲金石部
珊瑚
紫石英
丹砂
雄黃
石膏
五色石脂
石鍾乳
石炭
石灰
石膽
砒石
食鹽
鹵堿
消石
硼砂
石硫黃
礬石
第五捲草部
甘草
……
冊二
冊三
冊四 

   編輯推薦

   文摘

   序言

《本草綱目》是一部匯集瞭李時珍及其前人藥物學知識的巨著,全書共四冊,收錄藥物一韆八百多種,新增藥物三百餘種,附方一韆一百餘首,插圖近韆幅。此書的價值遠不止於醫藥領域,它更是中國古代科技、文化、曆史的集大成者,對後世的醫學、農學、甚至哲學思想都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醫藥學上的裏程碑 《本草綱目》最核心的價值體現在其對藥物學領域的巨大貢獻。李時珍在前人藥物學著作的基礎上,進行瞭大量的實地考察、臨床驗證和去僞存真工作。他不僅記錄瞭藥物的名稱、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還詳細描述瞭藥物的形態、産地、采集、炮製等,為後世研究藥物提供瞭詳實而準確的依據。 在藥物分類上,《本草綱目》突破瞭以往按功效分類的模式,而是根據藥物的自然屬性,將藥物分為“金石”、“草木”、“獸”、“禽”、“蟲”、“魚”、“介”等十六部,下設六十類,共計一韆八百九十二種藥物。這種分類方式,更符閤藥物的天然屬性,也更便於後人理解和記憶。其中,新增藥物三百餘種,更是填補瞭當時藥物學研究的空白。 例如,在“草木部”中,李時珍對各種植物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描繪,從根、莖、葉、花、果,到生長環境,無不詳盡。他對“人參”的記載,就區分瞭不同産地、不同年份的品質差異,並詳細闡述瞭其補氣、生津、安神的功效,以及用於治療虛脫、勞倦等癥的用法。他對“麻黃”的記載,則清晰地指齣瞭其發汗解錶、宣肺平喘的功效,並強調瞭其不宜久服的禁忌。 《本草綱目》不僅收錄瞭藥物,還附有大量方劑,這些方劑大多是經過臨床驗證,療效顯著的。李時珍在附方中,既有前人的經驗,也有自己的實踐。他尤其重視對病機病證的分析,以及方證對應的關係。例如,對於“傷寒”的治療,他根據不同的證候,提齣瞭相應的方劑,如“桂枝湯”用於太陽中風,“麻黃湯”用於太陽傷寒等,這些方劑至今仍被廣泛應用。 此外,《本草綱目》還對一些常用藥物的炮製方法進行瞭詳細的說明,例如,對“生地黃”和“熟地黃”的炮製過程進行瞭區分,解釋瞭為何要用酒蒸、曬等方法來改變藥物的性質和功效。這些炮製技術的詳細記載,對於保證藥物的療效和降低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超越醫藥的文化價值 《本草綱目》的價值絕 not confined to medicine. Its broad scope and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fer a valuable window into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culture, and scientific thought. 科學精神的體現: 李時珍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以及通過實地考察、臨床驗證來糾正前人錯誤的精神,代錶瞭中國古代科學發展的最高水平。他敢於挑戰權威,不迷信古籍,以事實為依據,這種科學精神在當時是極為可貴的。 地理與物産的記錄: 書中對藥物産地的詳細描述,不僅有助於瞭解中藥的來源,也反映瞭當時中國的地理環境、物産分布以及交通狀況。例如,對“當歸”産於甘肅隴西的記載,也暗示瞭當時該地區對這種藥材的生産和貿易的重要性。 民俗與生活方式的反映: 許多藥物的民間用法、驗方,以及對藥物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記載,反映瞭當時人民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疾病觀念以及民間醫藥的傳承。例如,對“艾草”的記載,不僅講述瞭其藥用價值,也間接反映瞭古人熏蒸去邪、艾灸保健的習俗。 藝術與工藝的融閤: 書中所附的插圖,雖然以寫實為主,但許多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些插圖不僅幫助讀者辨認藥物,也展現瞭當時繪畫和雕版印刷的工藝水平。 哲學與思想的滲透: 李時珍在闡述藥物功效時,常常會涉及陰陽五行、寒熱溫涼等中醫理論,這體現瞭當時中醫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緊密結閤。他對藥物“升降浮沉”的論述,也暗含瞭對事物運動變化規律的哲學思考。 《本草綱目》的傳承與影響 《本草綱目》的問世,對中國乃至世界都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對後世中醫藥學的影響: 《本草綱目》成為後世中醫藥學研究的基礎著作,無數醫藥學傢從中汲取養分,在其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創新。直到今天,它依然是學習中醫繞不開的經典。 對外國醫藥學的影響: 《本草綱目》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傳播到世界各地,對日本、朝鮮、越南以及歐洲一些國傢的醫學發展産生瞭積極影響。例如,它對日本的漢方醫學,以及歐洲植物學的研究都曾提供重要的參考。 對農業和化工的影響: 書中關於植物栽培、育種、病蟲害防治的知識,對中國古代的農業生産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一些藥物的炮製方法,也為後世的化學工業和食品工業提供瞭初步的靈感。 總而言之,《本草綱目》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巨著,它不僅是中華民族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更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和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它以其嚴謹的科學態度、浩瀚的知識內容、深遠的文化內涵,跨越時空,至今仍閃耀著不朽的光輝。它不僅僅是一部藥書,更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傑齣貢獻。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對科幻小說的癡迷程度,已經到瞭隻要看到“硬核”兩個字就忍不住要買的地步。最近讀的這本探討星際文明衝突與時間悖論的長篇巨著,完全滿足瞭我對宏大敘事和嚴謹邏輯的所有幻想。作者構建的宇宙觀極其復雜而迷人,涉及多維空間理論和蟲洞旅行的物理基礎,讀起來簡直像是在上高階物理課,但又充滿瞭扣人心弦的冒險和人性的掙紮。書中關於不同種族在麵對資源枯竭時采取的倫理選擇,更是引發瞭我長達數周的思考。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塑造主要人物時的細膩筆觸,即便是麵對跨越光年的戰爭,他們內心的恐懼、愛與犧牲,依然展現齣人類共通的情感內核。一口氣讀完,感覺自己的想象力被狠狠地拉伸瞭一把,準備再二刷,這次要帶著筆記本,把那些精彩的理論設定都記下來,迴味一下那種智力被充分挑戰的感覺。

評分

最近傢裏添瞭兩個小傢夥,對“親子共讀”這件事就上瞭心。我一直在尋找那種既能讓孩子感到有趣,又能潛移默化地進行美育和價值觀引導的圖畫書。這套以“自然萬物為主題”的繪本係列,真是太棒瞭!它的插畫風格非常獨特,不是那種過於卡通化的處理,而是用非常寫實、細膩的水彩描繪瞭植物的生長過程、昆蟲的蛻變,以及四季更迭的細微變化。我的小女兒現在每天都會指著書裏的圖案問我:“爸爸,這是什麼?”我們一起觀察蝴蝶如何從蛹中掙脫,體會生命的脆弱與堅韌。更重要的是,它通過簡單溫馨的故事綫,教會瞭孩子們尊重生命、耐心等待和探索未知。比起那些隻注重娛樂性的讀物,這套書在培養孩子觀察力和對自然世界的好奇心方麵,展現齣瞭極高的專業水準,是那種可以陪伴孩子度過童年時光的經典之作。

評分

我最近在著手研究古代哲學思想的演變脈絡,尤其關注那些對後世産生瞭深遠影響的早期論述。我發現,很多現代人對古代智慧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碎片化的引用上,缺乏對原始語境和思想全貌的把握。我手裏拿著的這套關於古代哲人思想精粹的匯編,正好填補瞭這個空白。它係統地梳理瞭從先秦到魏晉時期幾位關鍵思想傢的核心觀點,不僅收錄瞭重要的篇章,更重要的是,它附帶瞭詳盡的注釋和背景資料,這對於理解那些跨越瞭韆年時空的晦澀概念至關重要。比如,其中對於“天人閤一”在不同流派中的側重點對比分析,真是鞭闢入裏,讓我對這個概念有瞭更立體和深刻的認識。我花瞭好幾天時間對比不同版本對同一段落的解讀,這本書提供的版本無疑是最為權威和易於理解的,極大地提高瞭我的研究效率。

評分

我一直緻力於搜集和學習不同地域的民間傳說和地方誌,因為我覺得真正的文化精髓往往藏在那些不被主流曆史書寫下來的細枝末節之中。這套關於某特定山脈周邊古老氏族風俗的口述史記錄,簡直是淘到瞭寶貝!它的價值不在於記錄瞭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在於它細緻入微地描繪瞭當地人如何與自然相處、如何處理傢族內部矛盾、他們的祭祀儀式中蘊含的古老信仰。比如,書中描述瞭他們如何通過觀察特定鳥類的遷徙來預測豐收與災禍,這種與土地緊密相連的樸素智慧,遠比教科書上的宏大敘事更讓人動容。文字風格樸實無華,充滿瞭泥土的芬芳和淳樸的生命力,仿佛能透過文字聞到那裏的山風和柴火味。對於人類學和民俗學愛好者來說,這絕對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田野資料集,每一個章節都值得反復推敲。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簡直是太讓人驚喜瞭!拿到手的時候,那種厚重感和紙張的質感就讓人覺得物有所值。封麵設計得既古典又大氣,那種微微泛黃的書頁仿佛帶著曆史的沉澱,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開它,沉浸到文字的世界裏。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字體選擇的考究和排版的清晰度,即使是麵對如此浩瀚的古代典籍,閱讀起來也毫不費力。那種捧著一本“大傢夥”的感覺,本身就是一種享受,讓人對接下來要探索的知識充滿瞭敬畏和期待。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擺在書架上都覺得整個房間的文化氣息都提升瞭好幾個檔次。對於喜歡實體書、追求閱讀體驗的朋友來說,這套書的實體版本絕對是物超所值的投資,光是這份觸感和視覺上的享受,就足以讓人愛不釋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