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全四册) 9787546143910

本草纲目-(全四册) 978754614391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李时珍 著
图书标签:
  • 本草纲目
  • 中医药学
  • 传统医学
  • 药物学
  • 中草药
  • 李时珍
  • 古籍
  • 医药
  • 养生
  • 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黄山书社
ISBN:9787546143910
商品编码:30139791749
包装:线装
出版时间:2014-12-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本草纲目-(全四册) 作者 (明)李时珍
定价 380.00元 出版社 黄山书社
ISBN 9787546143910 出版日期 2014-12-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线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学家李时珍的著作,也是我国几千年来药物学的总结。分类严密、科学,记载药物数目众多,文笔流畅生动,被誉为“东方药方巨典”。本书延请专家校注,配以双色版画诠释文章内容,延展文章意境。竖行排版,手工线订。

   作者简介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中国古代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所著《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目录
册一
卷序例
四时用药例
服药食忌
饮食禁忌
第二卷主治
诸风
伤寒热病
渚气
脾胃
诸肿
脚气
咳嗽
虚损
痔漏
腰痛
痛风
咽喉
妇人经水
小儿初生诸病
第三卷水火土部
冬霜
腊雪
井泉水
温汤
盐胆水
生熟汤
浆水
桑柴火
炭火
艾火
火针
赤土
黄土
乌爹泥

第四卷金石部
珊瑚
紫石英
丹砂
雄黄
石膏
五色石脂
石钟乳
石炭
石灰
石胆
砒石
食盐
卤碱
消石
硼砂
石硫黄
矾石
第五卷草部
甘草
……
册二
册三
册四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本草纲目》是一部汇集了李时珍及其前人药物学知识的巨著,全书共四册,收录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新增药物三百余种,附方一千一百余首,插图近千幅。此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医药领域,它更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历史的集大成者,对后世的医学、农学、甚至哲学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医药学上的里程碑 《本草纲目》最核心的价值体现在其对药物学领域的巨大贡献。李时珍在前人药物学著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临床验证和去伪存真工作。他不仅记录了药物的名称、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还详细描述了药物的形态、产地、采集、炮制等,为后世研究药物提供了详实而准确的依据。 在药物分类上,《本草纲目》突破了以往按功效分类的模式,而是根据药物的自然属性,将药物分为“金石”、“草木”、“兽”、“禽”、“虫”、“鱼”、“介”等十六部,下设六十类,共计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这种分类方式,更符合药物的天然属性,也更便于后人理解和记忆。其中,新增药物三百余种,更是填补了当时药物学研究的空白。 例如,在“草木部”中,李时珍对各种植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从根、茎、叶、花、果,到生长环境,无不详尽。他对“人参”的记载,就区分了不同产地、不同年份的品质差异,并详细阐述了其补气、生津、安神的功效,以及用于治疗虚脱、劳倦等症的用法。他对“麻黄”的记载,则清晰地指出了其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并强调了其不宜久服的禁忌。 《本草纲目》不仅收录了药物,还附有大量方剂,这些方剂大多是经过临床验证,疗效显著的。李时珍在附方中,既有前人的经验,也有自己的实践。他尤其重视对病机病证的分析,以及方证对应的关系。例如,对于“伤寒”的治疗,他根据不同的证候,提出了相应的方剂,如“桂枝汤”用于太阳中风,“麻黄汤”用于太阳伤寒等,这些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此外,《本草纲目》还对一些常用药物的炮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例如,对“生地黄”和“熟地黄”的炮制过程进行了区分,解释了为何要用酒蒸、晒等方法来改变药物的性质和功效。这些炮制技术的详细记载,对于保证药物的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越医药的文化价值 《本草纲目》的价值绝 not confined to medicine. Its broad scope and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fer a valuable window into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culture, and scientific thought. 科学精神的体现: 李时珍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以及通过实地考察、临床验证来纠正前人错误的精神,代表了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他敢于挑战权威,不迷信古籍,以事实为依据,这种科学精神在当时是极为可贵的。 地理与物产的记录: 书中对药物产地的详细描述,不仅有助于了解中药的来源,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地理环境、物产分布以及交通状况。例如,对“当归”产于甘肃陇西的记载,也暗示了当时该地区对这种药材的生产和贸易的重要性。 民俗与生活方式的反映: 许多药物的民间用法、验方,以及对药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疾病观念以及民间医药的传承。例如,对“艾草”的记载,不仅讲述了其药用价值,也间接反映了古人熏蒸去邪、艾灸保健的习俗。 艺术与工艺的融合: 书中所附的插图,虽然以写实为主,但许多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插图不仅帮助读者辨认药物,也展现了当时绘画和雕版印刷的工艺水平。 哲学与思想的渗透: 李时珍在阐述药物功效时,常常会涉及阴阳五行、寒热温凉等中医理论,这体现了当时中医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紧密结合。他对药物“升降浮沉”的论述,也暗含了对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哲学思考。 《本草纲目》的传承与影响 《本草纲目》的问世,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后世中医药学的影响: 《本草纲目》成为后世中医药学研究的基础著作,无数医药学家从中汲取养分,在其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直到今天,它依然是学习中医绕不开的经典。 对外国医药学的影响: 《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对日本、朝鲜、越南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医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例如,它对日本的汉方医学,以及欧洲植物学的研究都曾提供重要的参考。 对农业和化工的影响: 书中关于植物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的知识,对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些药物的炮制方法,也为后世的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提供了初步的灵感。 总而言之,《本草纲目》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更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它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浩瀚的知识内容、深远的文化内涵,跨越时空,至今仍闪耀着不朽的光辉。它不仅仅是一部药书,更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着手研究古代哲学思想的演变脉络,尤其关注那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早期论述。我发现,很多现代人对古代智慧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碎片化的引用上,缺乏对原始语境和思想全貌的把握。我手里拿着的这套关于古代哲人思想精粹的汇编,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系统地梳理了从先秦到魏晋时期几位关键思想家的核心观点,不仅收录了重要的篇章,更重要的是,它附带了详尽的注释和背景资料,这对于理解那些跨越了千年时空的晦涩概念至关重要。比如,其中对于“天人合一”在不同流派中的侧重点对比分析,真是鞭辟入里,让我对这个概念有了更立体和深刻的认识。我花了好几天时间对比不同版本对同一段落的解读,这本书提供的版本无疑是最为权威和易于理解的,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研究效率。

评分

我一直致力于搜集和学习不同地域的民间传说和地方志,因为我觉得真正的文化精髓往往藏在那些不被主流历史书写下来的细枝末节之中。这套关于某特定山脉周边古老氏族风俗的口述史记录,简直是淘到了宝贝!它的价值不在于记录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在于它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当地人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家族内部矛盾、他们的祭祀仪式中蕴含的古老信仰。比如,书中描述了他们如何通过观察特定鸟类的迁徙来预测丰收与灾祸,这种与土地紧密相连的朴素智慧,远比教科书上的宏大叙事更让人动容。文字风格朴实无华,充满了泥土的芬芳和淳朴的生命力,仿佛能透过文字闻到那里的山风和柴火味。对于人类学和民俗学爱好者来说,这绝对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田野资料集,每一个章节都值得反复推敲。

评分

最近家里添了两个小家伙,对“亲子共读”这件事就上了心。我一直在寻找那种既能让孩子感到有趣,又能潜移默化地进行美育和价值观引导的图画书。这套以“自然万物为主题”的绘本系列,真是太棒了!它的插画风格非常独特,不是那种过于卡通化的处理,而是用非常写实、细腻的水彩描绘了植物的生长过程、昆虫的蜕变,以及四季更迭的细微变化。我的小女儿现在每天都会指着书里的图案问我:“爸爸,这是什么?”我们一起观察蝴蝶如何从蛹中挣脱,体会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简单温馨的故事线,教会了孩子们尊重生命、耐心等待和探索未知。比起那些只注重娱乐性的读物,这套书在培养孩子观察力和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是那种可以陪伴孩子度过童年时光的经典之作。

评分

说实话,我对科幻小说的痴迷程度,已经到了只要看到“硬核”两个字就忍不住要买的地步。最近读的这本探讨星际文明冲突与时间悖论的长篇巨著,完全满足了我对宏大叙事和严谨逻辑的所有幻想。作者构建的宇宙观极其复杂而迷人,涉及多维空间理论和虫洞旅行的物理基础,读起来简直像是在上高阶物理课,但又充满了扣人心弦的冒险和人性的挣扎。书中关于不同种族在面对资源枯竭时采取的伦理选择,更是引发了我长达数周的思考。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塑造主要人物时的细腻笔触,即便是面对跨越光年的战争,他们内心的恐惧、爱与牺牲,依然展现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内核。一口气读完,感觉自己的想象力被狠狠地拉伸了一把,准备再二刷,这次要带着笔记本,把那些精彩的理论设定都记下来,回味一下那种智力被充分挑战的感觉。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简直是太让人惊喜了!拿到手的时候,那种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就让人觉得物有所值。封面设计得既古典又大气,那种微微泛黄的书页仿佛带着历史的沉淀,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它,沉浸到文字的世界里。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字体选择的考究和排版的清晰度,即使是面对如此浩瀚的古代典籍,阅读起来也毫不费力。那种捧着一本“大家伙”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让人对接下来要探索的知识充满了敬畏和期待。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觉得整个房间的文化气息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对于喜欢实体书、追求阅读体验的朋友来说,这套书的实体版本绝对是物超所值的投资,光是这份触感和视觉上的享受,就足以让人爱不释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